《哈姆莱特》整本书 思辨读写策略探讨
发布日期 : 2019-09-19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青岛艺术学校 张丕荣
身为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师,自己也在探索引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门径,积累阅读整本书的经验。限于中职学生学习水准和阅读现状,对他们进行整本书思辨读写指导的过程确实艰难,不能过于求快求深,需要耐心、详细、循序渐进,需要照顾到学生的学习水平。笔者在吸收借鉴了整本书阅读先行者优秀做法的基础上,自己探索实践,取得了不错成效,学生们的读书兴趣、思考深广度较以前均有了较大提升。
一、阅读目标
《哈姆莱特》是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成就最高的作品,以中世纪的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毫无疑问,对中职生而言这是一部有难度、有深度、思辨性极强的作品。对这样一部巨著的阅读,笔者设定了几个目标:
把握基本故事情节,理清剧中人物关系及矛盾关系;学会思辨分析哈姆莱特形象的典型意义与文学价值;深入理解“生存还是毁灭”的内蕴;通过课堂讨论与写作实践,提升思辨读写能力。
二、研读流程
余党绪老师把整本书阅读的课程功能定位为“‘读经典、学思辨、练读写’。引导学生读书,在细读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读写结合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追求‘三位一体’的综合效益。”语文实践活动包括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几个方面,整本书阅读其实就是一个包容复杂的语文实践活动过程。受余老师启发和影响,我也努力从“读、思、写”三个方面入手,在整个读书过程中力求使学生于各个方面都有收获。
由于《哈姆莱特》剧本本身并不太长,要求学生在三个周内把剧本完整地读完,至少读两到三遍,第四个周讨论探究。时间放得稍微宽裕一些,是因为有些学生没有定力和耐心,根本读不了几页就放弃,要给教师留出不断提醒、督促他们全面阅读的时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慢下来,等一等。
第一遍自由通读,第二、三遍带问题精读、深入读,同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惑。
第四周讨论思辨,这个根据问题情况决定时间长短,一般情况下讨论两至四节课足矣。
讨论后写读后感,或研究性小论文,或进行课本剧演出。
三、策略与实践
(一)自由读
第一遍,每个同学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整体通读,了解基本故事情节,理清人物关系。
(二)带着问题深入读
阅读问题的设计依赖于教师的深度阅读与思考,取决于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文本价值观;当然也必须立足于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整本书阅读的关键在于找到具有生发性与整合性的问题,以问题切入作品,以问题解决来引导和推动整本书的理解和思辨。”当然也要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提出后,可以由教师来解答,也可以启发学生回答,还可以让学生讨论。
不论问题解决由谁完成,答案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去“疑”,鼓励学生去“问”,从而培养学生读书时质疑提问的能力。“教师应珍视这些真实问题,和学生一起分析、归类、研究,引导学生聚焦核心问题,找到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我在具体研读过程中两种提出问题方式结合使用。先是教师抛出问题(一般情况下,问题在读书之前就已给学生,不是在第二个环节才给出),学生边读边思考;然后读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会不断涌现出新问题,及时进行小组汇总,在之后的讨论探究环节共同探讨。
在《哈姆莱特》思辨阅读中,教师和学生围绕以下任务和问题进行探讨:
常规问题:
1.以思维导图形式,理清每一幕、每一场的故事梗概。
2.详细梳理剧中人物关系并画出图示。
3.剧作里面有三组复仇情节,请找出。
4.国王克劳狄斯的三个阴谋是哪三个?请思考第三个阴谋在情节发展中的作用。
5.哈姆莱特一开始的理想是怎样的?(即在父亲死前他怎样看待父亲、母亲及父母的关系?)哈姆莱特后来所看到的现实又是怎样的?哈姆莱特对“人”和人世的看法前后有怎样的变化?
思辨问题:
6.《哈姆莱特》剧中有三组复仇情节,是一个复仇故事。在我国也曾一度译为《王子复仇记》。你认为《哈姆莱特》和《王子复仇记》这两种译法,哪一种更好?说说理由。
7.有人说剧作由多个“骗局”组成,是“骗局”的对抗。你能读出里面的“骗局”吗?
深度思辨问题:
8.哈姆莱特是真疯还是假疯?说出理由。
9.哈姆莱特延宕复仇了吗?说出理由。
10.有人把哈姆莱特的一生概括为“快乐的王子”“忧郁的王子”“延宕的王子”三个阶段,你认为这有什么合理性?
11.作为后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的拉康(德)提出了一种新观点,大意是“人的欲望只能是他者的欲望”,他认为“哈姆莱特的欲望依靠于他者,哈姆莱特没有自己行动的可能,他只能按他者的时间来行动”。请从文中找出相关证据和说明。
12.根据以上探讨和分析,归纳哈姆莱特的形象特点,并指出其典型意义与文学价值。
学生的追问:
13.这么一个犹犹豫豫、不英勇果断敢做敢当的人物,好像不是我们经常说的“英雄”人物,尤其他对待杀父之仇的处理态度和方式,也与一般复仇人物完全不同,但却是文学史上的经典存在,那么其魅力到底体现在什么地方?
14.在叔叔祈祷时(第三幕第三场),叔叔手无寸铁,时机难得,他本可以轻而易举地杀死叔叔来复仇,他为什么没这么做?
15.“生存还是毁灭”的具体所指,渴求指点。
(三)问题研讨
小组讨论,各抒己见,合作释疑。
学生之间能解决的,首选学生间互释,如常规问题和稍有难度的问题。对中职学生而言,把故事梗概叙述完整,已是一个不错的成就;如果能举手发言阐述自己观点,那更令人惊喜了。不管如何,能抓住表达机会展示自信与风采,就是一个很好的成长;倘能进行有深度的思考,那就太棒了。
如学生共同合作找出剧本中的“骗局”。
哈姆莱特从父魂口中得知克劳狄斯的罪行,开始构建复仇计划,采取“装疯”方式迎战克劳狄斯;为证实克劳狄斯的罪行,又设下第二个“戏班演出”骗局;克劳狄斯设骗局把哈姆莱特送到英国,其实是想借刀杀人;哈姆莱特干脆将计就计,设下另一个骗局;克劳狄斯利用雷欧提斯为父妹报仇的冲动设下新骗局,怂恿雷哈决斗,并暗涂毒药。
再如探讨《哈姆莱特》并不是一部一般意义上的复仇剧。
一般复仇剧,故事中心是写复仇和个人仇怨,渲染流血、死亡、恐怖。总之,是肤浅的。主人公的主要目的就是找出凶手,然后杀死对方。莎士比亚的创作则不然。剧中第一幕第一场便暗示了“凶手”是谁,并在同幕第五场揭示出来。它的过早揭示说明作者对秘密并不看重,不想以此为全剧悬念。“这一处理降低了‘谁是凶手’这一秘密的重要性,使悬念从为何复仇迅速过渡到如何复仇的问题上。表现如何复仇的过程中,作者呈现给我们一个丰富而深邃的世界,即哈姆莱特的内心世界。”
教师的作用要适时发挥。
有难度的问题,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适时介入,发挥主导作用。
如在讨论“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到底如何理解时,学生们探讨热烈。但囿于知识和视野,并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根本性的答案和认识,这时就需要教师的介入。
这个问题其实需要与前面的多个问题,如“哈姆莱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王子人生三阶段说”“哈姆莱特的犹豫、延宕与疯狂”等等问题整合起来回答,就好理解了。
哈姆莱特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英雄人物,他之所以犹豫纠结,在于他对人生有意义还是无意义产生了纠结,父死、母嫁、叔父篡位,生活的变故使其产生了这种想法。哈姆莱特处于理想与现实矛盾煎熬中,就有了“生存还是毁灭”这个著名的哈姆莱特命题。
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视人生为赎罪,人无权考虑“活与不活”的问题,到了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兴盛,人的意识重新觉醒,从上帝那里索回自己,有了自主权,才产生“活与不活”的问题。所以,哈姆莱特命题的提出,是个体觉醒的标志,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思考。
(四)思辨写作
思辨阅读,应该将问题的解决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在思维训练中解决问题。解决问题有如下几种形式:
文字图表。用文字图表梳理文本内容(情节、人物关系等),形成系统化认识。
读后感。在读完剧本后,可随时写下自己的感悟,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讨论,如人物理解,思想变化,矛盾发展与突变等。
撰写小论文。课堂上讨论的问题,有许多是值得继续深入思考,层层分析的话题,如果课堂讨论没有完成,或者不尽兴,可以请学生课后对这些话题以文章的形式呈现出来,互阅互批,以促使他们更加理性深入地思考。尤其是前面任务和问题中的那些极富思辨性的话题,在充分讨论后非常适合写成小论文。
比较写作。把哈姆莱特与乌鸡国太子(《西游记》37回:乌鸡国太子的父王被人推入水井惨遭谋杀,母后被霸占,大好江山为仇人篡夺)作比较阅读,论述二位王子处事特点及形象特点的不同处。
(五)拓展阅读
一本书读完并不意味着阅读的结束,而应该是新阅读的开始。要让学生带着对文本的真实体验和成功体验,进行延伸阅读,引导思维向纵深发展。这种阅读可以是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某个点重读作品,可以是阅读专家学者对作品的解读,可以是阅读同一作者的其他作品,可以是阅读同一素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可以是主题相近的不同作品。
(六)课本剧表演
笔者一直认为表演是更高层次的理解,即使表演水平稍差一些,对学生的阅读与理解而言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方面,职校学生,尤其是艺术专业学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学生对课本剧表演有异乎寻常的兴趣,他们分小组进行准备,各小组分别选取了不同的经典片断,有“生存还是毁灭”“与母亲的对话”“与奥菲利娅的对话”“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等。课本剧准备时需要深入研读揣摩相关章节,表演前要体悟剧本台词的内蕴,表演中要通过自己的语言、语气、表情乃至肢体动作传达人物的喜怒哀乐和复杂的思想情感,表演后还有评价和小组质疑提问等环节。这些活动对建立学生与剧本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推动阅读进程、深化阅读理解均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山东教育》2019年7、8月第29、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