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子之手,与子共读,与子成长

发布日期 : 2019-05-12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宁阳第八中学   郭广华

古往今来,许多文史哲人都对读书作出过精彩论断。什么是书呢?为什么明明有人手里拿着一本书,但他却说这是垃圾。看来,并不是纸张上印上字然后装订成册的都叫书。同样,现代网络上的很多电子传媒也并不都叫电子书。笔者认为,所谓书,指的是能让人获得有益知识,能提升人的审美能力、陶冶人的性情,亦或给人以人生启迪的读物。简而言之,凡是让人能获得真善美的读物方能称谓书。

那么哪些书能给我们以真善美呢?

首先是经典书。

一位国学大师说:“人一辈子如果不读几本‘正经’,那他就可能一辈子‘不正经’”。这话说得幽默、诙谐、到位。哪些书是经典书呢?如诸子百家、唐诗宋词元曲、中国四大才子书、《论语》《道德经》《三字经》《莎士比亚全集》等。

经典书籍,人人都得读,读之受益无穷,不读面目“狰狞可怖”。

以我本人为例,我大儿子在上幼儿园时我就让他背《三字经》的经典语段,他不认字,我就领着他背,背过之后有奖励。不超半个月,儿子把《三字经》重点语句就背得滚瓜烂熟了。我们想一下,一本《三字经》,共有一千一百四十五个字,却几乎涵盖了几乎整个中国文学文化史,其内容之丰富,语言之精炼,是当今任何学者专家所比拟不了的。难怪儿子上初中时,对政史这两学科情有独钟,十次考试九次满分,还有一次99分。要知道,很多学生刚上初中对政史两学科都很陌生,读背起来困难重重,做起题来更是难上加难。

儿子上小学三四年级时,我又让他精读《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当然是原著),到六年级时,终于啃完了这三本书。有人或许会问,你说的这些书本都是半文言性质,里面很多字高中生都不认得,小学生怎么能读呢?我是这样做的,在孩子读之前,我先读至少一遍,里面难认的字词提前标上拼音,这样基本把字词障碍提前给孩子扫清了。更可喜的是,我读书时,孩子也会像我一样拿起一本书有模有样地去读。由此也可看出,在一定程度上说,我们大人(家长)的读书功力将会直接影响到孩子,我们大人(家长)的躬身实践将会影响到孩子的一言一行乃至终身习惯的养成。

儿子上八年级之前的那个暑假,我和他利用半个月的时间比赛背《道德经》,结果儿子比我背得又快又准,我以失败告终。儿子则越读越来劲儿,越读越觉得自己懂得的东西太少,需要吸取的又太多太多。

儿子读上述这些经典,收获了很多很多。每一次作文成绩,儿子都能达到一类文35分以上。在宁阳县举行的国学经典诵读大赛上,他曾获得过全县特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前些天还代表宁阳县(全县共派了四位选手)去参加泰安市诗词听写大赛的笔试。儿子的文化课总成绩也是很乐观的,曾在期末统考中获得过全县第三名的好成绩。

其次是专业书。

原浙江大学教授郑强说过,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外语过了几级,而在于你自身是否拥有精湛的专业水平。什么是专业书呢?是文是理,是教育是医学,是天文是地理,是行政是工程……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家长,就应该注意孩子的兴趣特长在哪些方面,以备将来大学时选准专业,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

再次是时髦书。

古人云:“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如果学有余力,可以和孩子一块儿读些时髦书,哪些是时髦书呢?比如校园小说,时文鸡汤等。读时髦书,可以避免做人的古板僵化,更好地与人交流,更好地融入社会。

和孩子一块读书,不但孩子受益,家长也能受益无穷。拿笔者为例,读书,写作,收获颇丰。近五年来,我在《小说月刊》《金山》等杂志和公众平台上发表文章近500篇,获得了近两万元的稿费。

开卷必有益,读书必有得。愿我们每位家长和孩子一起,多读书,读好书,愿我们成为一名顺乎时、合乎道的当代读书人。

最后归结为十二个字———执子之手,与子共读,与子成长。

(《山东教育》2019年4月第15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