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发布日期 : 2010-04-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淄博市教研室 王玉强


——读周国平

  周国平的书,我买了很多,已基本买齐,也看了很多。凡是他的新书,我是见一本买一本。买来之后,放在床头,恨不能一晚上就要看完。


  记得最初接触周国平的书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一个小书店里,见到一本薄薄的《人与永恒》,文章的哲思感染了我。这本书全是片段感悟式的,片语里藏着智慧与灵光,我爱不释手,一连读了几天,以后也常看常新。之后,又读了一整套他的集子,是南海出版社出版的,有《智性时光》《风中的纸屑》等。以后又读了《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安静》《朝圣的心路》《无用之学》等等。


  2004年读了他的《岁月与性情》,是他54岁写的心灵自传。我一夜未睡,沉浸在他历练的岁月里,同他一起呼吸。


  一次看到报纸上说,他要到本市某大学演讲,我喜出望外,但到了日期,他又临时变更时间,会期拖延了,这真是一个遗憾。之后,我又买了他的《演讲集》,阅读他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内容的演讲人生,从字里行间触摸他的思想与智慧,哲学与性情。


  若谈偶像,周国平真是我一个人生阶段的偶像。他的哲学思想,他的灵性小品,他的飞扬文笔,他的不竭文思,都是我所追求的,我所仰慕的。


  他在《岁月与性情》的前言中说:“明年我六十岁了。尼采四十四岁写了《看哪个人》,卢梭五十八岁完成《忏悔录》。我丝毫没有以尼采和卢梭自比的意思,只是想说明,我现在来写自传并不算太早。”我们从中读出了一种情感,一种责任,一种作家的特质,也读出了人生的一种况味。


  让我们近距离触摸一下他的哲思。


  他说:“生活质量的要素:一、创造;二、享受;三、体验。”他大胆地把“享受”也放在了生活质量的要素里,并且曾撰文分析,题目曰《闲适:享受生活本身》。为此,他说:“有钱有闲当然幸运,倘不能,退而求其次,我宁做有闲的穷人,不做有钱的忙人。我爱闲适胜于爱金钱。金钱终究是身外之物,闲适却使我感到自己是生命的主人。”有人也曾说,一些发明家的创造大都是在闲适中发现的。可见闲适不仅能让人放松紧张的神经,还其主人的角色,亦可以在闲适中发现更大的智慧,开启更灵动的哲思。我们有时也有其相同的体验,每逢周末,慢跑在公园早晨的鲜花绿草丛中,放松着自己的躯体,放松着自己的头脑,那一抹云,那一片霞,那偶碰的微笑,也会引发更多思维的火花与人生的思索。可见闲适也是一件好事情,也是人生必不可少的生命历程。


  超脱,与世俗保持距离,这是哲学的理性。他说:“当我们在诗和哲学的天地中悠游和寻求着的时候,偶尔会听见来自尘世的新闻:某某高升了,某某出名了,某某发财了……你有什么感想?我的朋友答道:各得其所。”这是一种超脱的境界,也是一种脱俗的自觉。与世俗保持距离,就是把官、名、利看得淡一些,远一些。“一切外在的欠缺或损失,包括名誉、地位、财产等等,只要不是影响基本的生存,实质上都不应该带来痛苦。如果痛苦,只是因为你在乎,愈在乎就愈痛苦。只要不在乎,就一根毫毛也伤不了。”这就是周国平的超凡脱俗观。当遇到烦心的事,就要用三个字来安慰自己的心灵,那就是“不在乎”。当然,周国平在这里不是让我们什么事都不在乎,而是遇到名利之时的态度。于是他又说:“天地悠悠,生命短促,一个人一生的确做不成多少事。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善待自己,不必活得那么紧张匆忙了。但是,也正因为明白了这一点,就可以不抱野心,只为自己高兴而好好做成几件事了。”


  周国平说:“现代人只能从一杯新茶中品味春天的田野。”意思当然是明确的,人们离自然远了,离泥土远了,离春天秋天远了,这是提倡人们要亲近自然。他还说:


  “现在,我们与土地的接触愈来愈少了。砖、水泥、钢铁、塑料和各种新型建筑材料把我们包围了起来。我们把自己关在宿舍或办公室的四壁之内。走在街上,我们同样被房屋、商店、建筑物和水泥路面包围着。我们总是活得那样匆忙,顾不上看看天空与土地。”


  实际上发展也是一柄双刃剑,人类过度地无限制地利用地球与自然,也是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为什么呢?人类曾经以地球的主人自居,对地球为所欲为,结果破坏了地球上的生态环境,并且自食其恶果。我们试想一下,如旅游业,旅游发展到哪里,就败坏了哪里的自然风景。我们应该赞成现代生态学家的说法:人类是作为绿色植物的客人生活在地球上的。作为客人就应该善待自然吧,所以我们应该亲近自然,更应该善待自然,尊重自然。让我们的身心永远放逐于广袤的自然与生态良好的季节吧。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读周国平的《安静的位置》明显感受到了这一点。他说:“有两种哲学家。一种人把哲学当做他的职业,即谋生的手段。另一种人把哲学当做他的生命甚至是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苏格拉底是后者的典范,他也许是哲学史上因为思想而被定罪并且为之思想而英勇献身的最早也是最著名的一位哲学家了。苏格拉底就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什么才叫省察过的人生呢?周国平的人生随笔里处处闪现着这些思想,实际上,“省察过的人生”就是有思考的人生,有内涵的人生,有创造的人生。他对这样的人生有不少精彩阐述: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每个人的天性中蕴藏着大自然赋予的创造力。


  几乎一切创造欲强烈的思想家都对书籍怀着本能的警惕。


  因为失去童年,我们才知道自己长大;因为失去岁月,我们才知道自己活着;因为失去,我们才知道时间。


  我用法国作家辛涅科尔的话回答:“是的,对于宇宙,我微不足道;可是我自己,我就是一切。”


  人,永远走在生存和存在的途中。周国平在《从生存向存在的途中》说:“虽然人生有许多缺憾,生而为人仍然是世上最幸运的事。人生最大的缺憾便是终有死。生命太短暂了,太珍贵了,无论用它来做什么都有点可惜。总想做最有意义的事,足以使人不虚此生、死而无恨的事,却没有一件事堪当此重责。”但是,人活着总得做点什么,周国平给了我们一个大课题:我为人生的一件什么大事、有意义的事而来?


  生命,几乎是周国平随笔的普遍性主题。他在《热爱生命》中说:“生命的第一声啼哭是不夹一丝悲伤的,因为生命由之而来的那个世界里不存在悲伤,悲伤是我们这个世界的产物。”一张白纸而来,落在了有色彩的世界,自然就有了喜怒哀乐的情感。于是周国平在《论幸福》一文中设问:“幸福的与不幸的人呵,仔细想想,这世界上有谁是真正幸福的,又有谁是绝对不幸的?!”在这里,哲学的头脑用了两个标点符号,一个疑问,是问号;一个肯定,是叹号。我们可以设想,幸福是有限的,因为上帝的赐予本来就有限。痛苦也是有限的,因为普通人自己承受痛苦的能力也有限。他还说:“幸福是一个抽象概念,从来不是一个事实。相反,痛苦和不幸却常常具有事实和坚硬性。幸福是一种一开始人人都自以为能够得到,最后没有一个人敢说已经拥有的东西。”这又是哲学的反思,当然绝对的幸福是没有的,幸福总是相对的。


  这就是哲学,这就是相对与绝对,这就是闲适与充实,这就是缺憾与重责,只有达到了两者的统一,两者的融合,人生才有了意义,才有了蕴藉,才有了期盼。


  周国平对读书有何看法呢?他在《读永恒的书》中把书分成了三类:一是完全不可读的书,二是可读可不读的书,三是必读的书。“所谓必读,是就精神生活而言,即每一个关心人类精神历程和自身生命意义的人都应该读,不读便会是一种欠缺和遗憾。”他并且举例说,读书决不会遗漏掉《论语》《史记》《红楼梦》这样的书,柏拉图、莎士比亚、托尔斯泰这样的作家。他进而说:“从一个人的读物大致可以判断他的精神品级。一个在阅读和沉思中与古今哲人文豪倾心交谈的人,与一个只读明星逸闻和凶杀故事的人,他们当然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世界。”这就说明,一个人的阅读世界也决定着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也进而决定着一个人的人生世界。


  近来看了莫言的一篇文章,他也谈到读书,他说:以前是为没有书读而发愁,现在是因书太多为读不完书而发愁。确实,世界多元了,世界开放了,面对当代生活,确实面临读书选择的问题。周国平说:“天下好书之多,一辈子也读不完,岂能把生命浪费在读这种无聊的东西上。”作者还引用了一个歌德的故事:歌德做过一个实验,半年不读报纸,结果他发现,与以前天天读报相比,没有任何损失。这说明有些东西只是过眼云烟,而丰富的人生应该读更有价值的精神产品。就像苏格拉底和蒙田那样,用读书来“拥抱所有国家和所有时代”。这样,一个人的生活质量将有归宿了。


  周国平还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人问一位登山运动员为何要攀登珠穆朗玛峰,得到的回答是:“因为它在那里。”


  试想,人生不也是如此吗?那高耸入云的品质,那生活的高质量,那哲学的召唤,那有价值的名著,那堪当人生重责的几件事,那活泼的语文课堂,那无邪的渴望智慧的眼睛———那座最高的山峰就矗立在那里。周国平走向了它,他说“因为它在那里”。我们也应该走向它,我们也应该大胆地说:因为它在那里。


(《山东教育》2010年3月第8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