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教育的光华
发布日期 : 2012-01-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高密市教育局 杨宗荣
人本教育的光华
——读李希贵著《学生第一》
日前,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了国家督学、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先生的新著《学生第一》。这本书文风朴实,文字简约,内容丰富,思想灵动,读来让人耳目一新,颇受教益。作者在自序中说:“我和我的同事们在努力诠释着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我们试图创造一个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学校,给他们搭建舞台,提供空间,创造条件。”通读《学生第一》,可以看到,作者所说的这个教育学的基本价值取向,正是人本主义的教育追求。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在《第二次教育革命是否可能——人本主义的回答》中说:“追求人的存在价值的实现,是人本主义的伟大传统与伟大追求。”宋代思想家、教育家朱熹说:“圣人施教,各因其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教育的一切,都应该“让人成人”。而这些,只有通过真切、生动、全面、有效的人本教育,才能实现“无弃人”的目标。李希贵先生说,“一个成熟的学校管理者”,应该努力“去实现学生为本的价值”。《学生第一》所展示的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理念,就是当前人本教育极好的阐释。
营造尊重他人的氛围。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在人生的历程中儿童有儿童期的地位,绝不该以成人的标准抹杀儿童的尊严。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强调,尊重和自我实现,是人类高层次的心理需求。从《学生第一》中,我们可以看到该校管理者尊重学生、尊重教师的许多例子。比如,邀请应届高中毕业生,与老师一起对教材进行重新修订和编写;高二学生冯嘉荟利用李希贵校长听课课间,上交成立少年社会科学院的提案,得到学校领导重视,她和少年社会科学院的几位创始人,因此获得了首届校长奖学金“金钥匙”奖;在校内合影中,李希贵尽量不处在中间位置,他认为校长把自己放在边缘位置,就会使整个照片的位置全都成为好位置;《学生第一》的扉页印上了所有老师的名字,包括外籍教师,李希贵还附有这样的赠语——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同事们。正是有了对他人的尊重,李校长诚恳邀请学生共进午餐,倾听学生的声音;校务会每个月有一次会议研讨学生提案,并请学生在会上阐述主张;在开学典礼上,全体老师为现场所有同学颁发“护照”并签名,十一学校成了欢乐的海洋,新学期如一位天使走进了每一位师生的心空。正是有了对他人的尊重,李希贵坚信,在学校少年文学院、科学院、社会科学院等平台上,一定会锻造出一批了不起的国家栋梁和民族脊梁。
“敬人者,人恒敬之。”高密市教育局提出“尊重、信任、理解、发展,是人本管理的要义”,康成中学提出“每位孩子都是好的”,凤城中学倡导“做最好的自己”,育才实验中学践行“尊重”教育,这些理念和做法,与李希贵先生在《学生第一》中的相关阐述是一致的。尊重,是一种理念,一种气度,一种作风,更是一种力量,应该成为教育管理者辛勤耕耘的第一追求。
搭建自我实现的平台。任何人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一定的平台做支撑。教师是知识分子集中的群体,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自我实现的强烈愿望。作为教育系统的管理者,要有容人之胸,识人之眼,用人之胆,要善于搭建师生共同成长、自我实现的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创造人才辈出、健康向上的和谐发展的格局。
李希贵先生深谙管理之道,并积极付诸实践。十多年前,他任高密市教委主任,在全市推出了“读书工程”,向教育系统的干部教师重点推荐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帕夫雷什中学》。后来,他到潍坊市教育局工作,又向教育干部推荐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引导大家学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使老师们获益良多。
从《学生第一》中可以看出,李希贵到十一学校后,依然没有停止思想的砥砺和探索的脚步。他提出了很多创意,并积极变成生动的校园实践,让学生和教师得以展示自我、成就自我。比如,校园机会榜,把学校日常管理的一些工作进行分类,学生能做的事情直接交给学生做。学生出版社,由学生负责文稿的征集、编辑、印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校园吉尼斯大擂台,让更多有特长的学生脱颖而出,成为人们关注的“明星”;十一学生大使团,让学生向外宾介绍学校,介绍自己。以许许多多这样的活动为载体,提醒老师们:“学生永远是学校的主人,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应当指向学生、为了学生、成长学生!”
在重视学生的同时,李希贵并没有忘记或忽视教师,因为不管一个校长有多么好的思想、理念、创意、策划,都需要教师去落实,去影响、引导、转化为学生的一言一行。于是,十一学校推出了名师大讲堂,让一些在专业领域或者某个感兴趣领域很有研究的老师在专设的课堂上激情演讲;评选“月度人物”,只要教师在某一方面或领域做出令人感动的事情,代表学校主流价值观,就可以获评;专门为35岁以下青年教师设置了“青年才俊”评选项目,成立教育家书院、教师互助中心,让有体育特长的非体育教师代体育课,等等。
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著名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他认为,教育的真谛不但是使新生一代适应当前的环境,还要养成他们继续不停地适应向着未来而迅速发展的广大世界和日新月异的民主社会。杜威的弟子、我国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他说:“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为帕夫雷什中学的师生们提供了“丰富而多方面的精神生活”。
十一学校的尝试,渗透着关注师生的精神生活,将学校建成师生幸福成长乐园的人本追求。成就需要靠成就来激发。没有比成就感更能振奋一个人的心志,更能为一个人的漫长旅程加油添力。高密市教育系统倡导“能者为师”理念,邀请特长教师进机关讲课,将康成书院改造成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开设了教育研究、教师文苑、专题征文、未来作家四个版块和20多个子栏目,启动城乡教师交流工程,组建教育艺术团,设立名师工作室和虚拟教研室,激活了“一池春水”,让更多的师生体验到成就感,增强了不断上进的动力。
走出制度管理的误区。高密市教育系统自上世纪90年代起,从经验管理转入制度管理,建立起规范和秩序,提升了管理效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制度管理的边际效应和负面作用越发彰显,诚如李希贵所说,“许多组织开始过分迷信制度的威力,甚至成了规章制度的奴隶”,“许多学校甚至在校园里构建所谓‘全覆盖’‘无缝隙’的制度,将工业化时代某些认证体系也引入教室……本该生龙活虎、充满创意的校园,演变为师生望而生畏的‘文明监狱’。”一些管理者将制度简单化、僵化甚至异化,“法为私器”,将制度当成整人、治人的工具。在制度的高压线下,老师们被动应付,消极应对,加剧了职业倦怠。从《学生第一》的描述里,可以看到,当代教育家、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先生,已经深刻认识到制度管理极端化的弊病,正在重塑学校文化,用文化的力量引领师生发展,引领学校攀向新的高峰。他说:“教育教学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也是一项只有靠启动教师个人的内在动力和情感才能做好的工作。”“在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网络时代,如果过分强化有可能不合时宜的规章,如果死板地遵守可能僵化的制度,就极有可能使众多鲜活的灵感泯灭。这时候,人们开始呼唤文化的力量。”于是,十一学校制定了《学校行动纲要》,明确学校工作中各个主要领域的价值追求;在学校管理上慎用监督,让教学过程的控制和反馈落脚于教师的成长和素质提高上;开始将检查和评价分开,慎用正式评价,更多地使用非正式评价。李希贵先生这些深刻的论述,十一学校实践中的探索,坚定了我们以县为主整体推进教育文化管理的信心和决心。
近年来,高密市教育局积极推行文化管理,树立“用文化凝心聚力,靠学研富脑修身”的管理理念,倡导“对干部严、对教师和、对学生爱”的管理原则,塑造“敬业、乐群、尚贤、求是”的教育精神,变刚性管理为柔性管理,变物本管理为人本管理,变常规管理为创新管理,打造主流价值观,提升核心竞争力,极大地唤醒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感,激发了教师内驱力,让老师们在成就事业的同时得以成就幸福人生。
一切有效的管理都来源于实践的探索和思考。苏霍姆林斯基,这位以实践见长,同时又进行了不懈理论求索的教育家,他的大部分生涯是在乌克兰一所普通乡村学校——帕夫雷什中学度过的。他的“教育劳动充满了紧张的探索和思考”。他在这里任教33年,其中当校长26年,用亲身经验著成一部教育经典《帕夫雷什中学》,被誉为“活的教育学”,影响广泛而深远。李希贵先生的教育实践也“充满了紧张的探索和思考”,他的《学生第一》也是一部“活的教育学”。作为教育工作者,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饱满的力量,坚定地走在实践与思考的路上,人生和事业一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
(《山东教育》2011年12月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