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静悄悄地自由呼吸——《面向个体的教育》阅读手记

发布日期 : 2015-06-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刘笑天

 

拿到李希贵先生新作《《面向个体的教育》》的第二天,源创图书的吴法源先生嘱我写点阅读心得。李先生的每部作品我都会精心阅读,而且自觉自愿地抒写阅读体会。写书评,犹如戴着镣铐跳舞,但是自主状态下好在可以信口开河、自说自话,而“遵命文章”约等于猴头套上金箍。极想扮作职业书评人模样,竭力与作品保持中距离,不偏不倚,零度情感。

然而,这可能吗?

本书如同李先生的其他著作一样,绝不刻意谋求构建某种体系;或者给自己的教育思想贴一个标签,仿佛开了一道济世良方。他一以贯之地在书中叙述一个个鲜活隽永的“故事”,读者的第一感受便是这本书是“做”出来的,而并非仰仗妙笔“写”出来的,教育家首先应该重“行”,然而谁也不会因此否认作者思考的深度和维度。“知”“行”合一,“知”寓“行”中,既是作者之本色,也是本书的特色。读者不会淹没于铺天盖地的学术依据和名词术语中而无可措手,一座智慧奔涌、个性夺目的校园就在你身边,让你心驰神往,自由呼吸。

读罢此书,即便熟知作者也难免感慨,何以有如此强大的内在磁场20年改革不息,进而成为其教育实践的一种常态和习惯——其中原动力何在?

中国古今最伟大的教育家莫过于孔子和蔡元培。孔夫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其中栋梁与精英的比例相当之高。单论形式,孔子自主自由对话的教育方式功莫大焉,“侍坐”一章即为明证,面对二三学子,便于“救失”,更便于“长善”。蔡元培先生首倡“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梅贻琦、蒋梦麟虽然伟大,教育思想无外乎蔡先生的支流余脉;西南联大8年中毕业学生约2000人,属于不折不扣的精英教育。

而今,班级授课制背景下,面向学生个体,因材施教,发展其独有的潜力与创造性,何其难哉,甚至几乎是无解命题。我想这也是困扰校长和老师的核心问题,阅读此书,会从中觅到一条极具操作性可供借鉴的路径。

时下,教育虽然普惠寻常百姓家,然而优质教育资源却依然稀缺。十一学校的育人纲领提出:“着力于培养志远意诚、行圆思方的民族脊梁和社会栋梁。”在繁复纷纭大背景之下,实现这一目标,需要考验的绝不止于智商、脑力、情商、辛勤和技术。

如作者在《自序》中所述,2011年,北京十一学校深入改革:

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生涯规划进行选择,这样便都有了一张自己选择的课程表。至此,一场静悄悄但却撼天动地的改革全面铺开。

4000多名学生有4000多张课表,他们组合成1430个教学班,因材施教的命运从过去教师的手上转到了学生自己的手上。

如作者所言,这场改革“静悄悄”但足以“撼天动地”。孔子因材施教的教育理想在剪不断理还乱的教育现实中踏实地落在炽热的土地上,而实施处处离不开科学优效的规划和对教育规律的尊重。

《平等对话,教育才能真正开始》中写道:行政班消失了,班主任消失了。一位曾经的资深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两个小时,仍然无法让学生心悦诚服,而过去“问题解决”只需要15分钟。最终教师为自己的“先入之见”向学生道歉,学生立刻向老师“赔礼”,师生间觅到融通之路。读罢深思,过去的15分钟真的把问题解决了吗,还是学生摄于班主任的“威严”而“服从了”——我们的教育借助了泛滥了的“行政力量”,甚至师生交流也无法幸免,悄然之间,教育应遵循的平等沟通之道被漠视抛弃了,转而迷信“权力”这把便捷锋利的宝刀。而今,师生之间的坚冰已融化,学生的心灵可以自由舒张,他感受到的是尊重、包容、倾听……教育因此而回归本质。

与此同时,教育教学工作面临巨大挑战,如何解决?

抛除管理者、教师全面转型之外,李希贵先生一如既往在各个领域谋求长效机制的构建。比如《从“自理生活”到“自谋生活”》中提到,面对向校长借款的学生不断增加,他利用稿费由学生招标建立两家投资银行,而并非简单的鼓励或帮助,这何尝不是引导学生规划人生投资意识和方略,同时以此使校园“小池塘”接规社会“大海洋”,助推学生“自谋生活”的能力。《放手才有更多的教育机会》中写到的邀约学子与校长共进晚餐并非偶尔为之的秀场,而是长年累月,一方面倾听学生心声,一方面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素养与习惯——精英就是这样炼成,而且是充满公民意识的精英,绝非“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建立机制之外,李先生把教育改革置于一种生活的常态之中,使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自我、自由成长。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这是教育的至高境界。

单论学校管理的科学与技术含量,客观而论,本书所述十一学校的教育改革确立了一个可供实践的高度。

然而,笔者更关注科学元素背后的教育情怀和文化精神。李先生那本广为人知的著作中拥有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关键语汇: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我觉得《面向个体的教育》蕴含着作者教育改革的终极关怀,同时也是他源源不绝内驱力的源头活水。教育理想落地,需要一个个理想校园承载。我们曾经拥有过,我们曾经迷失过,现在我们则怀揣由衷的欣喜期盼更多此类校园的涌现。教育也由此不再人为造就形形色色的泡沫、风暴和神话,进而静悄悄地回归真谛。

所以,《面向个体的教育》虽然在“叙述故事”,其中却包含高妙心法。只读到“故事”的人,犹如梅师姐偷师《九阴真经》,仅练招数,最终练就的只能是九阴白骨爪。

我忠实于自己对本书的阅读体验与所见所思:真正受人尊敬的教育家绝非任何人可以封赠,而是社会、学生、家长、业内同行以口为碑、以文为碑、以心为碑自然而然形成的。

教育当如是。

 

(《山东教育》20155月第15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