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深处有酒香

发布日期 : 2016-07-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蓬莱市潮水中学   吴龙凯

 

上小学的女儿一本正经地对我说:“老爸,你能猜出我背的是谁的诗歌?”我说好啊,于是,女儿张口而出:“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看着女儿那可爱的样子,我笑了,这不是王翰的《凉州词》么?得意中,我思考着:“醉卧沙场君莫笑……”自从仓颉造字后,中国文化有文字记载以来,酒的芳香便从历史的深处一路弥漫袭来。

谈到美酒代言人,不能不提到那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乱世枭雄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何以解忧,惟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曹操一边喝着杜康,一边抒发着雄才大略,此诗一出,杜康酒便名扬天下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帝王将相尚有难解之忧,黎民百姓难免有难于上青天之隐,怎么办?曹操说喝杜康啊!能喝上杜康酒的人不知有多少,但文人墨客似乎从此无酒不成诗,无酒不成名。

将美酒与文学的广告发扬光大者,则非诗仙李白莫属。杜甫曾在《酒中八仙歌》为其画像: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嗜酒狂放不羁似乎是李白赐金被逐冠冕堂皇的原因,实则是诗人不屑与腐朽统治集团沆瀣一气的反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能开心颜”是李白天生傲骨的写照,那种“天生我材”不得用的抑郁屡屡借酒而发,“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酒中见真性,如此看来,李白以诗仙称名于世,若冠以酒仙亦不枉然。

酒成就李白诗名,酒亦壮英雄胆,《水浒传》中武松便是明证。且说武松那日连饮十八碗后夜闯景阳冈,一只吊睛猛虎闪现。俗话说:不听善人言,吃亏在眼前。看来是凶多吉少。然而武松传世美名就此注定,酒消人醒,老虎一扑,武松一闪;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就势上其身,抡起铁拳一阵狂扁,送虎见了阎王。伏在暗处的众猎户现身叩拜,直呼“真神”也。试想若没有“三碗不过冈”之激,武松哪得青史留名?当然施耐庵老先生在《水浒传》中关于此章节的描写要比我这简叙精彩得多,你在拜读的时候千万要记住了武松当时喝的是什么酒啊,是透瓶香!一听这名就挺诱人的,怪不得武二郎会连饮十八碗。酒香也怕巷子深,尽管现在阳谷县景芝酒厂出的“景阳春”酒瓶上画着武松打虎,可为什么不用这透瓶香作品牌名呢?真是白白浪费了大好的广告资源。

如果说世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那么赵匡胤乃真正伏虎高手。在陈桥驿兵变中若无众将拥戴,赵匡胤哪得黄袍加身?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赵匡胤担心手下大将如法炮制取而代之,寝食难安,绞尽脑汁之后便演出了一场“杯酒释兵权”典故,至于宴席上喝的是什么美酒不得而知,反正君臣皆大欢喜,君解忧,臣得善终,至今还被后人津津乐道。有好事者将朱元璋与之相比感叹:“都说出家人慈悲为怀,可这假和尚还真是心狠手辣。”可能是朱元璋摆的鸿门宴上众功臣不识相吧,要不然朱元璋咋会一把火烧了庆功楼,从而给“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做了最好的注脚。

由此来看,古今成大事者,莫不借酒行大事,酒席中掀万丈狂澜,善书者亦借酒成惊世之作。书圣王羲之醉时挥毫而作《兰亭序》,“遒媚劲健,绝代所无”,而至酒醒时“更书数十本,终不能及之”,此帖一问世,便引人觊觎。传说唐太宗李世民为得到此瑰宝更是煞费苦心,一旦得手,便手不释帖,死后竟以之陪葬,后世流传其摹本也价值连城。我们是不是受此启发,喝上三斤五斤小酒便可写出神韵?再看一例,草圣张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于是有其“挥毫落纸如云烟”的《古诗四帖》。由此来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想当状元就得有酒量。

虽不善饮酒,但可善卖酒者,亦可青史留名,自西汉流传至今的卓文君“当垆卖酒”佳话便是一例。且说那日尚未发迹的司马相如一见貌美如花的卓文君便为之倾倒,心切之下便以一曲大胆泼辣的“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的《凤求凰》来撩拨挑逗寡居的卓文君,识才爱才的卓文君便上了司马相如的贼船,与其暗夜私奔,在婚姻大事推崇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的封建社会,如此无法无天即使不被扣上大逆不道的帽子,也是毫不光彩之事,何况这卓王孙家在当地是名门望族。卓王孙盛怒之下,不仅不予认可,还一文不济这可恶的穷光蛋女婿。无奈之下,卓文君与司马相如只得“当垆卖酒”以度日,从而奏响一曲封建社会女子大胆追求爱情的乐章。有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娇妻与己同患难实在是司马相如的造化,司马相如理应善待卓文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然而人心不似水,平地起波澜。后来在文君支持下,司马相如远赴京城博取功名,一曲《子虚赋》让司马相如声名鹊起,更赢得汉武帝的青睐,一朝选在君王侧,从而飞黄腾达起来。在声色犬马中迷惘的司马相如渐对异地分居的卓文君产生抛弃之心,便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哑谜诗试探,面对这负心郎,伟大的卓文君一没“怒请包公铡陈世美”,二没大哭大闹去上吊,只是回书一封《怨郎诗》:“……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做女我做男。”原来文君才华并不在己之下,再一想当日旧情,便把司马相如看得惭愧难当汗如雨下。文君再一首《诀别书》:“……琴尚在御,而新声代故!……锦水汤汤,与君长诀!”更把司马相如看得两股战战,原来的美娇妻实是烈女子。文君再一首《白头吟》:“……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又把相如看得转忧为喜,迷途知返的相如把文君接到京城与其终老一生,从而给这才子佳人的故事拉下完美的谢幕。好一个既忠贞于爱情,又有独立人格的卓文君,给几千年后有那么一个推崇女性在爱情面前保持自尊独立的舒婷写《致橡树》树立了偶像。

孔夫子一句“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道出中国自古以来重男轻女传统意识的劣根,在“无才便是德”的封建卫道士眼里,爱饮酒的女人更是不守妇道,然而就有这么一个一生饮酒的奇女子李清照却让中国文学怎么绕也绕不开。有好事者统计李清照传世之词不足六十首,写酒的就有二十六首之多,从写少时的生活美好惬意“沉醉不知归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到初嫁人妇的甜美“共赏金尊沉绿蚁,莫辞醉,此花不与群花比”,再到分居无聊之苦“险韵读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再到丧夫之痛的“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再到“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风烛残年的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可以说酒才是李清照一生的伴侣。尽抒人生的酸甜苦辣之味,也可使她发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千古绝唱,其气魄之大实非那个奉旨填词“此去经年,纵有良辰美景,更与何人说”自甘堕落的柳三变可比,仅此就可为易安居士折腰,谁敢说她是个弱女子?说她是“婉约派”词宗可以,可不能说她写不得豪放词,让那个“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前辈苏东坡来以酒会友恐怕也会说后生可畏,真可谓巾帼不让须眉啊!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还是诗仙李白说得实在,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化长河中,酒掀起多少涟漪,多少浪花,多少惊涛骇浪,多少刀光剑影,也推动着历史滚滚向前,研究中国文化就不可忽视酒对文学的影响。

在月朗星稀的静夜中,捧一本书,品一壶酒,浅吟低唱,遥望星河,追溯历史,那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酒不醉人,人自醉,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山水是地上的文章,文章是案头的山水,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山东教育》20166月第18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