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管理层次认识和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

发布日期 : 2016-07-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李青山

 

当前,从总体上来说教师队伍的风貌是健康向上的。胸怀高尚的职业道德意识,锐意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孜孜不倦地教书育人,是教师队伍风气的主流。但是,在一些管理和教育质量平庸的薄弱学校的教师群体中,职业倦怠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其表现是:“出工不出力”,从事教学工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因而造成教学工作质量停滞不前。

笔者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除了有教师本身的原因外,从根源上来说,主要是由于学校管理措施不够得力造成的,即“下梁歪”是由于“上梁不正”造成的。

一是应试教育的“血脑屏障”使得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缺乏发挥多方面教育才能的机会,导致教师的工作热情被冷却。本来,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义务和教育活动应该有着诸多的方面和丰富的内涵,可以使教师在发挥教育艺术和取得教育成果方面取得自豪感,从而激发其愈来愈强的工作积极性,但是由于应试教育的异化教育模式,上级领导、家长和社会各界把教师的工作效果仅仅限于使学生取得高分数上,多样化的教育活动被剥离和“化简”,只剩课上传授教材内容和处理教辅习题,教师从事其他教育活动在部分掌握控制资源的人士眼中变得“画蛇添足”。结果,在促使学生健康发展的木桶板条中,仅有知识传授可成为“长板”,其余方面全成了“短板”。这种现象令许多教师不满,从而滋生职业倦怠。

二是学校管理人员道德品质素质不够过硬,造成学校范围内不正之风颇为盛行,影响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有的学校,奖与惩缺乏合理和公正的标准,又缺乏应有的透明度,往往以“萝卜定位”的方式进行。这样做的结果导致凡是“实惠”均被工作不努力但精于人脉关系者“近水楼台先得月”;凡是棘手的、困难的工作则往往被推给“圈外人”,这样的工作即使做得好也不会得到任何好处,管理者一句“那是你应该做的”就将其“打发了事”。长此以往,无论是教师中的“嫡系”还是“旁系”,均不会再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工作上,教学工作由第一职业变成许多教师心目中的“副业”。

三是学校管理人员本身的事业心不够强烈,造成一种反面示范效应,使得教师无意中仿效起来。有些学校的管理工作者,由于自身所能获得的实惠与自身的期望值相去较多、升迁希望渺茫等原因,缺乏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心,不能带着热情与责任意识去从事学校的管理工作,而是把校委会变成了“维持会”,对学校的生存和发展缺乏应有的超前意识、忧患意识,更缺乏奋发图强的勇气,甚至早已选择了“后路”——去别处继续做官,对学校中的正面人物和事物缺乏应有的褒奖,对于反面人物和事物缺乏应有的贬惩。这样的学校,教师怎能产生工作积极性?

四是学校管理人员缺乏对教师的尊重和依靠意识,在管理措施的制定与实施方面独断专行,难于有效地推动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前行。有些学校的管理人员自身业务素质不过关,对教育教学规律不懂得或者懂得不够,对于当前流行的教育和管理理念不是全面、辩证和科学地理解与解读,而是片面、庸俗化和断章取义式地、浅表层次地理解与解读,脱离对教师见解的征求和对教师意愿的兼顾,仅凭单方面的主观意愿制定政策和从事管理工作,结果粗暴地伤害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部分教师干脆以表面完全服从,仅做表面文章,对教育工作缺乏探讨和主动性的方式来消极应付。

五是师生关系一定程度上异化和扭曲,造成许多教师在面对学生时“心凉”。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中学生对教师的敬重与信赖程度大幅度降低。在许多学生心目中,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不再神圣。他们认为教师的工作仅是众多社会的分工形式之一,抱有“你教我挣工资,我上学交费用”的商品交换思想。所以,相当多的学生对教师的管教不再是“言听计从”,而是抱着逆反、质疑甚至抵触的态度,结果导致师生冲突时有发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六是当前社会对教师的求全责备与妖魔化使得许多教师索性“破罐破摔”。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学校发生教育事故与师生冲突在所难免。在许多情况下,教师并不是事故与冲突的过错方与责任方。但是,某些部门和媒体在偏颇化理念支配下,一边倒式地对教师做洗垢求瘢、抉瑕掩瑜式的声讨与责难。这种对教育事故和师生冲突的不公正处置也导致教师对本职工作逐渐生出“心灰意冷”之感,从而淡漠了责任意识。

其他方面的管理不善现象还有一些,在此难以一一详述。

我们认为,教师群体的工作风貌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长期的、持久的影响。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如果长期存在,势必会玷污教师群体在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心目中的形象,从而使教育事业蒙尘。因此,我们应该从管理层面着手,来铲除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产生的根源。

此项工作的关键,在于上级主管部门加强学校领导队伍的建设、管理、检察、监督和民主评议、合理任免,以保证学校管理层次从业人员的政治和道德品质素质过硬,杜绝心术不正者窃据学校领导岗位败坏学校风气的现象发生,使具有管理和决策权力的人员思想公道、作风正派,为所有教师起到优秀的示范和表率作用。保证学校管理人员保持强烈的事业心、进取心和对教育事业的责任意识,对学校未来发展的忧患意识,坚决把丧失进取心的“维持会”式人物调离管理岗位,不再给其尸位素餐的机会,以免贻误学校的生存发展和学生的成长前途。保证学校管理人员具有足够高的管理科学和管理艺术水平,熟知和深谙教育科学规律,避免违背教育科学和教育规律的错误管理行为的发生,充分发扬在尊重和依靠教师基础上的管理民主,保证其决策和管理行为有利于教师教学工作的改进和学生的长远发展。

只有做到这些,教师的职业倦怠现象才会逐步得到消除,教师才会怀着满腔热情去从事和改进教育教学工作,使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质量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山东教育》20166月第18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