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给我当老师

发布日期 : 2016-06-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济阳县济北中学   张龙国

 

陶行知先生说:“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从教近十年,许多经验和教训为陶行知先生的这句话提供了丰富的注脚。教育是师生心灵的和谐共振,是师生互相感染、互相影响、互相欣赏的精神创造过程,是心灵对心灵的感受、理解、耕耘和创造。

地理教材中“地球的运动”是一节非常难讲的课,众多教师穷尽所有方法都不能深入浅出地让学生弄明白这一节的知识点。去年讲述这个知识点时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感触颇深,也更深刻地体会到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给教学带来的好处。

学过高中地理的人都知道,地球自转所引起的地理意义有三点。其第三点是地球的自转使得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这就牵扯到了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的问题。新授课课后当堂演练有个练习题,就是老生常谈的长江口崇明岛会与哪个岸相连接的问题。当时很多学生不太明白为什么应该会和北岸相接,于是我给他们解释了多遍: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应该向右偏转,而长江自西向东流,其南岸受到的流水冲击比较严重,泥沙很难在南岸沉积;相对的,由于北面水流速度小,泥沙较易沉积,所以崇明岛按理论知识讲最终应该和北岸相接。但看到学生们那茫然的眼神,我知道这个讲解对于他们的理解帮助不大。

课后,我正在为如何讲明白这个问题而发愁时,有个叫建坤的学生来找我说:“老师,关于崇明岛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思考解决呢?”我回答道:“好啊,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吗?说一下我们来讨论讨论。”“我们抛开地理学的知识先不用,因为现在同学们对于地球的运动掌握得还不是很好,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解释或许更容易让同学们理解。”“说一下你的想法吧,好的话咱们下节课再给同学们讲一讲。”虽说有些怀疑,但我还是这样说道。“您看这样行吧,我们都知道,一个物体两边受到的力如果不一样大的话,它会往受力小的一边运动。咱们现在假设往长江里扔一块和崇明岛一样大的漂浮物,让它随波逐流,由于右侧受到的水的冲击力比左侧大,所以最终它会和长江的左岸相连,这样是不是更容易理解一些?”

真是令人惊讶,我听后不住地点头表示赞同。虽然他是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的,更准确地说是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解决这个问题的,但是解释得非常好,也很容易让人接受。这不禁让我对学生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再上课的时候,我用这个方案又给学生们解释了一下,结果问题迎刃而解。

教学相长,老师也是学生,学生也是老师,其理亦然!学生有很多好的方法,我们做老师的应该放下身段好好向他们学习。把学生当老师,有时我们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山东教育》20165月第15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