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跳高架”

发布日期 : 2014-10-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泰安市泰山区泰山实验中学   齐洪波

 

运动场上,健儿们个个精神焕发,斗志昂扬,那股争胜劲儿令人敬佩。特别是跳高场地上,运动员们身轻如燕,掠杆而过,更让我羡慕。看着那标准的跳高架和厚厚的、软绵绵的大垫子,使我不由得想起了那儿时的“跳高架”。

我的家乡在农村,离城镇比较远,村内的学校是一所附近几个村子的联办学校,当时有初中部和小学部。我上小学时,学校条件很差,师资力量薄弱,更谈不上有什么音体美专职教师。一般来说,每天只上语文、数学、自然、政治等课程,至于那些艺体课是我们奢望不到的,有时语文或数学教师偶尔给我们上一节,我们就心满意足了。后来,听说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学校每年必须开一次运动会,因此体育课就按时开课了,这样每周的两节体育课就成了我们的一种企盼。

上体育课的时候,老师有时教我们学习掷铅球、投手榴弹,有时让我们练短跑、长跑,还有时在沙坑边教我们学跳高、跳远……这样的体育课对我们这些农村孩子来说可谓是丰富多彩了,这些体育活动简直就是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桌桌美味大餐。每当遇到体育老师有事要调课或体育课被其他课挪用时,同学们总免不了一番唏嘘哀叹的。

在这些体育活动中,我们班好多同学,特别是男生都喜欢跳高。体育课上,老师只要把跳高架在沙坑边上一放,早就有同学把那长长的竹竿横在跳高架上,随后好多男生还没等到上课就开始热热闹闹地跳开了。那时我们的跳高姿势真是五花八门,有的用单脚起跳,有的好像在空中练武打,有的简直就是蹦过去的,还有的跑到跳竿前认为跳不过去就倏地从竿下钻了过去,让人看了真是感到好可笑!直到一节体育课上完了,同学们还没有过足“跳高”的瘾。所以一下课我们就探讨如何亲自动手制作一副跳高架,自己什么时候想跳就跳,再说如果通过训练能跳得很高,说不定在运动会上还会得奖,为班级争得荣誉呢!这时我们几个小伙伴就怀揣着这样一个“梦”,开始了探讨如何能做一个简易的跳高架。后来,我们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农村常见的玉米秸就是制作简易跳高架的好材料。

到了秋末,庄稼地里的玉米收割完毕,村子里每户人家的大门口、院墙外都会整整齐齐地斜放着一捆捆去掉叶子的玉米秸。一天放学后,我们几个小伙伴来到距离学校比较近的一户人家门口去“偷”他家那又直又结实的玉米秸。我们躲在这家大门口的对面,观察一会儿,认定没有人出入的时候,突然出击(不然的话,这户人家发现我们“偷”他们家的玉米秸,就会劈头盖脸地骂我们一顿,因为那时我们庄户人家一年四季全靠这些柴火做饭),从那家的玉米秸中干净利落地抽出刚才各自看好的几根,攥在手里扭头就向学校的沙坑跑去。

到了学校的沙坑边,我们几个小伙伴就开始分工制作跳高架。有的用小刀削玉米秸,有的在玉米秸上测量高度并记上记号,有的去找小树枝削尖后插在玉米秸上标有刻度记号的地方。不一会儿,几个简易的跳高架就制成了。然后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将支架插到沙坑里,再放上一根长玉米秸作横杆,开始跳了起来。这时,我们一张张充满稚气的小脸蛋上都洋溢着一种难以言状的笑容,因为我们体会到了上体育课时没有过足的“跳高瘾”的那种感觉。

几个跳高架分别插在沙坑四周,小伙伴们从不同方向一起朝沙坑跑来,脚一抬,就像热水锅里下水饺一样,“扑腾扑腾”地都跳到了沙坑中间。有时你踩了我的脚,有时我碰了你的头,有时先跳到沙坑里的倒了,后跳到沙坑的就砸在了他的身上。可是,谁也不会吭一声,就像没事似的,又迅速地从沙坑里走出来,向起点奔去……

天色渐渐地暗下来了,有的家长做好饭出来喊孩子回家吃饭了。一会儿,人越来越少了,只剩下我们几个废寝忘食的,学校里的校工也来劝我们赶快回家吃饭,免得父母担心。这时,我们才不得不再看一眼那简易的跳高架,恋恋不舍地离开它们,朝回家的方向走去。

到了家,父母不免要数落我几句。因为长时间地练习跳高,我的头发里满是沙,鞋子里也灌进了沙,身上也蒙了一层沙土,全身脏兮兮的。这时,母亲一边不停地拍打着我身上的土,一边说我简直就是一个“小土驴子”。

从那天起,一到放学,我们几个小伙伴就用自制的简易跳高架练习跳高,有时脚被磨破了,甚至腿被摔伤了,我们都咬牙坚持着,从没有放弃过。因此在那一年的学校运动会上,我们班的“跳高”成绩在全校男子乙组排名第一,班主任很高兴,除了学校的奖励之外,还特意买了好多我们喜欢的小人书发给我们。

这简易的跳高架孕育了我们儿时的“梦”,让我们从小就有了梦想和追求,知道了在追梦的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有七色的彩虹,也会有电闪雷鸣,有成功的喜悦,也会有失败的酸涩。别小看这简易的跳高架,它还成就了我的一位同学呢!这位同学高中毕业后就凭着“跳高”和“短跑”这两个强项,考上了一所理想的体育院校。

时间过去好多年了,每当看到运动场上的跳高架,我就会想起那儿时的“跳高架”,那儿时的“跳高架”永远催生着我心中的“梦”。我坚信,有梦想,就会有追求;有追求,就一定会有成功。

 

(《山东教育》20149月第27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