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一个亟需重新审视和辨析的话题

发布日期 : 2014-09-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问题学生”:一个亟需重新审视和辨析的话题

郑立平

 

“问题学生”的教育与管理,似乎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得不面对却又都感到棘手的问题。但是,“问题学生”的产生与存在又是一个伴随着教育产生与发展的永恒问题,谁也不可能杜绝其产生,谁也不可能保证其根治。所以,预防胜于诊疗,永远是根本之策。

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辨析清楚两个概念,一是“学生问题”,二是“问题学生”。所谓“学生问题”是从来就有的,并随时都会发生的普遍问题;而“问题学生”则是指那些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由于受到家庭、社会、学校等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及自身存在的有待改进的因素,从而导致在思想、认识、心理、行为、学习等方面偏离常态,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学生。很明显,在“学生问题”得不到密切关注,较长时间内得不到切实解决,经过积聚、扭曲、恶化,在个别学生身上集中体现或爆发时,“问题学生”便出现了。

实际上,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数量如学习态度差、心理郁积多、品行低俗的学生,在他们身上相对集中地凸显了不少问题。其中,有的不遵守学校班级纪律,挑衅老师,严重影响教学秩序;有的以校园英雄自居,敲诈勒索,欺负同学;有的沉迷网络世界,荒废学业;有的对同学暴力相向,甚至离家出走……“问题学生”数量不多,但给学校管理、教学秩序带来的负面影响却非常大。这部分“问题学生”一旦形成,便难以转化,并且一茬带一茬,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果教育措施不力,还会呈现几何递增的趋势,是学校和班级管理中最令人头疼的问题。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也经常有教师反应过度,武断、轻易地给一些有违纪行为或个性表现的学生扣上“问题学生”的帽子,给学生造成伤害,甚至导致师生矛盾冲突,酿出原本不应该的悲剧。

江西某地一名高中学生因班主任没收了他的手机而愤怒地把教师砍死,广东某地几个初中女学生在宿舍里群殴同学,安徽某地一名学生因被劝其回家反思怒刺教师……在追求和平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不少因“问题学生”而引发的恶性事件频频发生,令人触目惊心。这些血淋淋、赤裸裸的恶性事件给学校和教育工作者一次次敲响了警钟:预防“问题学生”的产生,已成为每个学校不容回避的问题。健全的人格与良好的品行应该是学生具备的最基本素质,我们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就必须先从预防“问题学生”的产生入手,把不产生“问题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底线。素质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全面素养,决不能让“问题学生”成为素质教育的顽疾。

“防患于未然”总优于“亡羊补牢”。对待问题学生,转化固然重要,但预防才是关键。问题学生的“问题”不是天然生成的,它的形成与许多因素密切相关,只有从源头入手,抓严抓实地教育好、管理好、引领好每一个学生,才能真正地实现“治本”的目标。

治病要治根。“问题学生”的初始之错往往错不在己,而在于有“问题”的生活土壤。因此,改善和优化家庭教育环境至关重要。“问题学生”的形成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中,家庭影响是最重要的因素。通过多年对“问题学生”的追踪和研究,我发现,“问题学生”的产生,与家庭变化、家庭教育的失误以及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不协调有着直接关系。家长既是孩子的父母,也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及家庭环境,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绝大多数“问题学生”,都是在家庭中种下的病根。有的父母自身文化层次低,缺少正确的教育方法,动辄打骂训斥;有的忙于生计,隔代教育,家长与孩子、学校与家长交流不畅,使学生游离于家庭有效监护之外,在“真空”地带沾染上一些不良习性;有些“问题学生”本身就生活在“问题家庭”中,父母不能给予孩子正常的家庭生活与关爱,导致孩子性格孤僻偏激。

如何采用积极、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家庭教育的缺失进行有效的弥补,是我们加强家校沟通中必须关注的焦点。美国人格心理学家赫根汉认为:“世界上最困难的事和最重要的任务,都是抚育儿童,教育子女。”再忙,也不能成为家长推卸自己责任的借口。要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学校必须承担起指导家长教育孩子的重任,优化家庭教育。这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为此,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交流,为家长提供必要的家教方法指导,还可以邀请专家和研究人员做有关家庭教育的报告,给家长提供一些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大力提倡家长多从情感和内心深处了解孩子的需要,亲子之间交流的内容不应只限于学习,更要关注素质的全面发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要革新拓宽家长会的模式,创新家长会的内容,积极挖掘家长会的内涵,结合实际情况,重新定位家长会的目的、形式,彻底改变一味的“开会”方式,以丰富多彩的研讨培训、案例剖析、联欢互动等模式取而代之,并尝试着由家长主持,让家长和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积极参与、共同协商。把家长会真正开成学生喜欢、家长高兴的亲情会、促进会,这样,就会对化解亲子矛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创新性地建立家校联动教育机制,也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可以用家长委员会、家长义工、家访等有效方式,调动家长积极参与班级学生管理,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充分发挥家长群体资源优势,为学校和班级教育的优化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创建和谐的教育教学环境,有效预防“问题学生”的产生。

除家庭原因外,很多学生之所以会成为“问题学生”,还与青春期没有得到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关。据统计,“问题学生”中有37.5%是心理问题。中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的“过渡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想摆脱成人的监护,难以听进他人的意见建议,甚至会用一些极端的方式手段来进行“反抗”,这就是所谓的“叛逆心理”。叛逆心理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作为教育工作者应正确面对,既不能挖苦讽刺,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给予应有的理解、尊重与鼓励,并适时加以引导。

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曾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集体无意识”是一种典型的群体心理现象,时时处处影响着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学生若处于积极向上、有凝聚力的团队中,就会不自觉地遵守各种纪律要求;而脱离团队,集体的约束力和个人的自制力就会降低。因此,教师要用充满爱的视线随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用充满智慧的教育引领学生“安全”读过成长过程中的“危险期”,不让一个学生因产生问题而掉队,这是预防“问题学生”产生的重要手段。

长期的教育实践使我坚信,“问题学生”的问题很多时候并不是“问题”,而是他们释放没有被满足的心理需求的一种特殊的方式。比如,那些沉溺于网络、有着网络成瘾性依赖的学生一般都有如下特征:学业上遇到困难,学校生活不愉快,长期处于一种压抑与挫折感之中;个性比较内向,与环境交流困难;父母关系出现“红灯”,或者是事实上的单亲家庭,家庭教育处于缺失状态。而网络之所以越来越普遍地成为一个引人关注的社会问题,是因为它已经成为很多青少年表达自我、释放需求的一种方式。对有着现实困扰却找不到出路的很多青少年而言,网络就成了一种能够与心灵共振的语言,一种能够突破现实的肆无忌惮的青春狂想;再加上其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自然就很难抵御网络世界的诱惑。

我们深知: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教育赋予生命的应该是健康、幸福、温暖,是向上的力量。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教师首先要着力提高自己的心理品质,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通过专家报告、读书学习、外出参观、学历深造、身心保健等一系列手段,用科学的知识和方法调整情绪和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豁达大度的健康心理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学教育工作中去。情绪、思想、精神等都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种胜过言教的身教,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学生。

如果尺子本身出了问题,那么所得出的长度必然错误。我们成年人总习惯于用自己的眼光和标准去评判孩子,结果常常会得到一厢情愿的答案;而善于用孩子的思维来观察和分析,才是帮扶和解决“问题学生”的关键一步。关注“问题学生”的确应该从心理疏导开始,但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尊重也不容忽视。只要我们用心分析就不难发现,很多所谓的“问题学生”其实身上并没有多大的问题。多数时候,我们眼中的“学生问题”或者“问题学生”是以我们自己的主观思维来判断的,而我们判断的尺子本身常常就存在很多问题,有的把小问题无限放大,有的把人之常情扭曲。于是,有的孩子因为过于喜欢偶尔拿玩别人东西就被戴上偷盗的帽子,有的孩子因为青春期情感萌动而给喜欢的异性同学写了张小纸条就被弄得满城风雨,更有的孩子之所以被老师称为“问题学生”,只是因为和老师的性格不合而不被老师喜欢……我们教师眼中之问题未必是真正存在之问题,成年人焦虑之问题未必是影响孩子成长之问题,我们今日认为之问题也未必是伴随孩子人生之问题。绝大多数“问题学生”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孩子,更不是一成不变的现象,他们往往只是在学习上相对较弱,而其他方面大多都有自己的“强项”,有的在文体特长突出,有的操作能力很强,有的表现欲强烈等等。不同的学生个性必然有不同的成长需求,而现在学校的教育形势和模式却很难满足学生多元学习的需要,同时,受传统教育观念和评价方式的影响,有些教师还片面地揪住分数不放,依然采用落后的教育方式方法,根本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当学生自身某些方面的优势得不到发挥、个性遭到压抑时,其成长过程中就缺少应有的成功体验和认可度,久而久之,就造成性格和行为的偏差,于是就慢慢变成了真正的“问题学生”。

其实,教育的魅力就在于教育对象——学生个性的千差万别和成长变化的精彩多样。我们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之处,学校和班级可以利用一切可用资源,设立自己的“特长小超市”,开办自己的“实践小工场”,在书法、球类、田径等国家常规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培花、养鱼、棋术、演讲、舞蹈、武术、陶艺、刺绣、烹饪、剪纸等有意义的特色课程,最大条件满足每一个孩子的发展需要。为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学校要尽量缩小班额,同时要求教师在传授知识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课堂整体教学与个性化特殊需要教育相结合,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要,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成功的喜悦,保持积极向上的状态,健康快乐地成长。

措施单一,必然招致成效较低。在教育和转化“问题学生”的问题上,也是如此。创造和谐温馨的校园环境,采取科学智慧的应对方法,是相辅相成的两条基本策略。常言道:“如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学校成长环境的压抑,是“问题学生”的另一大诱因。从教师个人方面,要强化身心修养,严而有格,培养宽容心和幽默感,一定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从班级建设层面,班主任要切实注意到“心育,先于德育,胜于智育”的问题,努力培育欣赏文化,活动、考核等做到公平公正,积极给带有成长问题的学生创造展示、宣泄、化解的机会,用大气、高雅的文化和阳光、进取的正能量带动和引领学生发展;从学校层面上,要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积极开展“阳光心灵”活动,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团体辅导、音乐放松、心理认知调节、学业规划等创造性的措施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尽量淡化管理的成分,努力开发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参与性和可操作性融于一体的课程,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压力,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使学生保持情绪健康、行为协调、身心愉悦、人际关系和谐的心理健康标准。

吃一堑,长一智。人的成长必然伴随着错误,学生出现问题正是教育的一个契机。对正处于成长期的学生来说,当然不能任其我行我素,必须要有制度来规范来约束,更离不开学校的精细化无缝隙管理。学生在学校学习、生活、活动的场所很多,教室、教学楼内有老师的管理和约束,学生处于有效的监督之下,滋生问题的时间和机会就相对较少。但是在宿舍、操场、广场、卫生间等距离教师办公较远的区域,由于呵护和管理不到位,学生的约束力和自制力降低,往往就容易产生问题。如2009518日晚,云南孟连县一中15岁的初二女生小艳,被7名同校初三女生拖进厕所,打耳光、高跟鞋砸头、拳打脚踢,而导育教师却未能及时发觉。

为了避免学生在教师监管不到的地方出现问题,学校一定要建立健全学生督查管理机制,加强学生自主管理;并通过设立咨询台、“心语箱”等,定期开展学生自查、互查活动等,让学生时时处在合理监督之下,使其时刻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爱,从而增强规则意识和纪律意识。对寄宿制学校而言,学生公寓是学生自主、自由时间最长的区域,学生脱离老师管理,容易出现以强凌弱现象。学生在公寓的时间段,是最容易产生“问题”的时间段。加强公寓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息生活习惯,也是预防“问题学生”产生的重要环节。

面对“问题学生”,我们第一要做的,就是看清他身上的这些问题到底是什么问题,他想用这些问题来证明什么,得到什么。例如,有的学生经常打架,怎么办?一般而言,首先想到应是他的家庭环境即成长的原环境没有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归属感,他在班上也没有得到重视,对老师、同学产生了敌意,他打架的目的是保护自己免于孤独的恐惧,用扭曲的负面行为证明自己的强大,试图引起大家的关注。第二要思考的是什么样的成长环境让他变成了这样,问题积聚的程度有多深,要改变的突破口在哪里……很明显,要让“问题学生”在以后不成为一个问题,必须先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分析他问题行为背后深层次的心理因素,并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唤醒、鼓励、帮助、引导他打开自己的改变之门。第三要考虑的就是采取什么方法和措施改善“问题学生”的心理环境和成长环境,截断、萎缩使问题继续滋长的“能源”和继续蔓延的空间。第四则是师长在接纳、理解、信任的前提下,树立良好的榜样并持续关注和扶助,让学生自信自强,看到美好的样子,不断改变和完善自己的形象。

“问题学生”不是“问题”学生,而是“需求缺失”的学生。他们的问题从来都不是“问题”,只是对压抑的需求的一种另类表达。我们有些老师习惯给个别学生戴上“问题学生”或“后进学生”甚至“差生”的帽子,其潜意识里不外乎有这样两种私心:要么是突出自己在这些学生身上的努力和付出,“尽管他是‘问题学生’,但你看我多么用心”!要么是为自己的教育不良效果找借口,“他是‘问题学生’,没学好没做好,不是我的责任,我已经尽力啦”!孙悟空大闹天宫,按我们的标准,应该是个典型的“问题学生”,可即使在佛祖手掌中撒尿,佛祖也只是微微一笑,绝无恼羞成怒之举;子路插嘴抢言,做事粗鲁冲动,按我们的标准,也应该是个典型的“问题学生”,可孔子并没有厌恶与责罚;达尔文偷着跑出教室上树掏鸟蛋追逐捉蝴蝶,按我们的标准,更应该是典型的“问题学生”,可也并没有影响其以后对“进化论”的巨大发现。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场持久的学习,我们在其中的某个阶段都曾经是父母、老师眼中的“问题孩子”;可是,往往就是这些“问题”才促成了我们的成长、成熟。在某种意义上,学生身上的“问题”也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一种财富,而那些所谓的“问题学生”恰恰正是教育者观察和审视自我教育行为的一面镜子。虽然我在这里一直在谈论“问题学生”,但只是想借这个固有的概念来突出我们对教育的思考和探究;因为在我眼中,常有“学生问题”但绝无“问题学生”。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带着各种潜在可能性的生命个体,教育的作用就是提供适合每个孩子发展的“土壤”,让这样那样的生命的种子都能在其中自由呼吸,吸收营养,绽放光彩。

 

(《山东教育》201478月第232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