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惯性”干扰了判断力

发布日期 : 2013-11-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胶南市六汪镇中心中学   房绍伟

 

拥有驾驭课堂的智慧能让我们更有效地组织教学。从失败中发掘内因,这种智慧给予我们的力量也是巨大的。这种认识源于一次刻骨铭心的教育经历。

那时担任八年级班主任,记得有一次,我早早到校查看班级情况。走到后门时我想用钥匙打开门锁,试了几次都没成功。我感觉有点蹊跷,以为学生换了门锁,进入班级询问了公物监督员刘凯,他说没人换锁,但眼神有些惊恐异样。巡视班级后,在回办公室的途中,我又下意识地查看了后门铁锁,发现锁孔像是被撬过,脑海中顿时浮现了前两次门锁被撬的情形。七年级时,班级的门锁曾被学生故意撬毁,锁簧弄坏,无法修复,只得拿班费重新配备。我和同学们都断定班内有破坏分子,由于武东平时品行不好,所以他是重大嫌疑,可至今没找到充足的证据。这次的情况经过询问,学生都说不知道。我感觉这次一定又是武东所为,而且还是故意破坏,此时已经火从心中起。

我暗中安排班长私下察访,争取抓住“案犯”,数罪并罚。同时,由于气不过,我在班上公开训话:“后面的锁被同学故意破坏,无法打开,天气炎热,受不了的同学要是骂,就骂破坏锁的人,他真是道德败坏。”说着我用眼睛不时地瞟着武东,心里想:“调查清楚后,我一定制服你。”

气愤归气愤,回到办公室稍微冷静后感觉心里不是滋味,“用这样的方法教育学生对吗?”我不禁暗问自己。

当我正在沉思时,刘凯敲门走进办公室。他低着头,额头有些发亮,是沁出的汗。他声音很低,“老师,锁是我弄坏的,我想买把锁配上。”我一听火了,拿着课本拍了他两下,“原来是你干的,刚才你为什么不承认?以前的锁也是你干的啦,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以前的锁不是我干的。”刘凯紧张地说。但——他怎么说我也不相信。随后我让他写说明和检讨,他苦苦哀求,我则置之不理。

过了两节课,怒气渐消,想到刘凯平时诚实稳重,品性不错,该不会做出上述“坏”事。随后我又查看了现场,发现锁孔破坏并不大,好像是用钥匙用力开启不成所致。想到这,我又叫来刘凯,质问他前两次是不是他干的,他仍然坚持说不是。随后,他几乎要哭出来似的告诉我,早晨到校后,他感觉比较热,想打开后门通通风,就用自己的钥匙开启试试,没想到锁被弄坏了。刚才看到老师很生气,没敢承认。

听到这,我为自己捏了把汗,按照“惯性”,我可能会强压他“承认”前两次的行为也是他干的,而后严厉整顿一番,幸好自己冷静地把握住了方向。

那天自习课上,我诚恳地收回了早上的话,并向同学们诚恳道歉。

第二天,我看到崭新的锁换上了。

这次经历只是教育大海中的一滴水,可是却让我认识到学生的表现呈现出一些特点和规律,这为教师推测问题、分析原因提供了便利。如果一味地依赖思维“惯性”,有时我们难免会犯错误。所幸的是我从错误中悟出了深刻的哲理。

“惯性”的判断让我差点铸成大错,如果错误铸成,刘凯可能将“沉冤”一辈子。值得庆幸的是偶然的冷静挽回了教育的失误,更为重要的是教育的反思增添了我的教育智慧。如今的我,正用教育经验汲取到的智慧,收获成功的课堂和实施成功的教育。

 

(《山东教育》201310月第30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