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故事进行到底

发布日期 : 2011-10-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班里女生莹,成绩极佳,这个年龄高中生该有的浮躁、虚荣她都没有,有的是与年龄不相称的成熟、淡定、低调。然而她内向自闭的个性,冷若冰霜的表情,拒人千里之外的态度让老师和家长堪忧。私下谈心,公开表扬好几次,也难以换她一个笑脸。

经过半年的观察我发现,她不在乎她的数学、物理次次考第一,而是特别在乎英语成绩,每次读英语成绩时,她总是抬起头眼睛里亮晶晶的,一种享受与陶醉呈现在她那少有笑容的脸上。我们都知道,喜欢英语的人应该是感性的、浪漫的、张扬的,与她的理性、冷静、内敛很不相称。

分析这个女生的特点,结合英语老师平时的惋惜“莹英语听力、笔试成绩这么好,可口语太一般了”,我决定要帮她扒掉身上厚厚的“壳”,还她一个有声有色的青春花季。突破口就是她在乎的英语,最薄弱的“英语口语”。

为了达到我“一箭双雕”的目的,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我以身边的事例为蓝本,在班会上讲了一个我在学车过程中听到的故事:咱们济南市一所省级大医院里,一知名教授有两个钟爱的博士生,成绩一样出色,不同的是,一个(甲)家在农村,从小学的是哑巴英语,笔译超棒,口语差强人意;另一个(乙)就是咱们济南的,笔译稍逊,但口语极棒。毕业时,只有一个留下来的名额,教授举棋不定。资料的整理、翻译,甲同学似乎做得更好,但是该教授经常走访各个国家,乙似乎更适合,总是能使教授在异国他乡的交流更顺畅。我让班里同学猜结果。班里炸了锅,几乎每个同学都想将甲乙两人合并为一人。莹如我所料,不像以前继续低着头学习,而是托着腮在那里陷入思索中。接下来的自由发言阶段,莹竟主动站了起来,满脸通红地说:“教授留下来的是医生,医生重内涵,他应该留下甲。”说完很慌乱地坐了下去。我第一次见到她的不淡定,感受到她身上的厚壳裂缝的声音。一个开朗大方的女生站起来:“我不同意莹的说法,医生和病人的沟通也很重要,不是说沟通无限嘛!甲感觉像机器人。乙是全才,该留乙。”

我缓缓地讲出结果:教授留下了乙。此时教室里格外的静,小莹的眼神顿时黯淡下来。我接着说:甲也留下了,留在别的科室。学生们为这一还算圆满的结果欢呼起来。

第二天早晨,我像往常一样赶往教室,教室里一片诵读声,标准的、不标准的发音,抑扬顿挫的唐诗宋词,排山倒海地在我耳边响起。莹呢,不再是趴在桌子上奋笔疾书了,破天荒地端着课本,读一会儿,就像惊恐的小鹿一样抬头看看,不到30分钟,她已经神态自若地和其他同学一样了。我当时的感觉就是:昨天的故事真棒,当老师,真幸福!我深知,要想全班同学养成早晨进屋就诵读的好习惯还至少需要三个周,要想扒掉莹的“厚壳”还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整个高中三年的时间,但是我准备好了,要将故事进行到底。

 

(《山东教育》20119月第26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