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教育之道 悟师道尊严

发布日期 : 2010-10-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青岛市第六中学 刘波

做了15年的班主任工作,悟了15年的师道,琢磨出几条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法则,在此和各位同仁交流。

一、我们的工作就是让学生“不犯错误,少犯错误”

生活中,我们不可能为了让孩子知道触摸电线插座是危险的,就拿着他的小手去试一试,教育学生也是一样的道理。学生做错了事要付出代价,接受教训,固然这也是一种教育,但是有些代价是惨痛的,是学生接受不起的,这样的代价就一定要想方设法避免。试想一个受了好几次处分的学生,你想让他重新再来,背着包袱前进,难度可想而知。班主任要努力把工作做在前面,预防事情的发生,引导学生将事情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是做一个不断给学生收拾残局的班主任。

二、对待学生的错误要有一颗平常心,还要有耐心

当学生犯点错误时,做教师的要保持一颗平常心,因为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发火不能解决问题,重要的是要给他指明改错的方向。例如:有的学生不完成作业,我问他原因,他就理直气壮地说:“我不会。”我就会说:“不会就对了。”学生很诧异地看着我,我接着说:“如果你都会了,你就不用在这坐着了。我批评你不是因为你不交作业,而是你没有一种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行动。不能按时交上,可以晚交,可以在老师同学的帮助下继续完成,而不是把作业放在那里置之不理,甚至不会还可以理直气壮。”学生有不对的地方我们可以放他们一马,但是要让学生知道遵守规章制度是不能谈条件的,你一时做不到我可以等你,但你不可以不做。

三、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而不是你在“整”他

我批评学生是很严厉的,但我有一个底线:一定要以尊重为前提和学生平等对话,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否则学生会记恨你一辈子。我有这样的体会,有时你说完了一句话,你可能觉得没有什么,但是和学生的仇就结下了。因此,教育学生时教鞭要举得很高,但是仅仅是举着,尽量不要落到学生的身上。平常教育学生决不姑息迁就,但是到了给他写档案、写评语、进行量化的时候,一定要宽容一些,多看他们的长处,毕竟档案要跟着他们走一辈子,要让学生觉得老师是爱护他们的,这样你的教育才会发生作用。

四、滥惩罚是教师无能的表现

这句话看起来有问题,其实能做到这点是教师对自己的一种保护,也给自己的工作留有了余地。为什么这样说呢?试想一下,学生因为迟到被罚站,早自习甚至第一节课不能上,就为他完不成作业找了借口,“我没上课不知道作业是什么”;学生因为上课睡觉,你让他在教室后边站着,结果什么样的站姿都有,有的学生还出鬼脸,影响其他学生学习听讲;学生因为不完成作业被罚抄5遍课文,挺好的知识成了学生厌恶的教育手段,还让学生厌学……所以,我真的觉得不管什么样的惩罚措施都不是最佳的教育手段,如果学生就是和你对着干,破罐子破摔,我们拿他真的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所以,我认为使用惩罚措施是无能的表现,也会使我们的教育走进死胡同。

那么,学生犯了错误怎么办?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错误,比如有的学生为迟到,为不完成作业,为上网吧撒谎找理由,这时候教师不妨装一下糊涂,因为他说谎话说明他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也怕家长老师发现真相,也想通过谎言掩盖一下,说明他还有羞耻心。那么,我们就要将计就计,给他一个面子,给他留有余地,要多创造这样的机会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端起来,不给他撕破脸皮破罐子破摔的理由和借口。否则,学生就是豁出去了,那么,学校的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作用。这样的学生流向社会,就会成为社会的负担,就需要法律来教育他,这个学生也就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因而作为教师我真是觉得责任重大。

五、要寻找和学生谈话的契机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出现了问题,第一时间被叫到教导处或老师办公室谈话,这样好不好呢?我想到了孔子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句话用在教育学生上也非常合适,就是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教师再选择合适的机会对学生进行启发教育。

在我刚工作时,有时候没有把握好和学生谈话的契机,就顺口一说,不仅没有起到教育的效果,还让学生觉得老师事多,婆婆妈妈,谈得不好在学生面前还会露怯。慢慢地我开始改变策略,和学生谈话前我都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怎么开头,谈什么,对学生提什么要求,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谈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都想好了,再根据学生的情况找一个合适的机会去谈。不谈则矣,谈了就要有提高,不能谈不谈都一样。这就是不打无准备之仗。我觉得我的精心准备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在和学生的深度对话中达到教育目的。事实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大多数情况学生都能和我心平气和地交谈,勇于承认错误,事后也乐于改正错误。

教育工作是一门“遗憾”的工作,我对学生的教育永远都做不到尽善尽美。缺憾的地方,学生离开了,我就永远没有办法再去弥补。正因为这样,我也就时刻告诫自己,十年树木,百年育人,这是教师的责任和使命。我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无愧于老师这一神圣的称号。

 

(《山东教育》20109月第26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