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要有角色转换意识
管理与评估来源:胶南市宝山镇中心中学 柴清红查看次数:276发布日期:2010-10-15
要做好班主任工作,教师必须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就是说要演好各种角色。
一、严父
古人云:“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威严的象征,在孩子的面前,他就是一把利剑,就是一支标尺,无论孩子干什么,心中要始终记得“他”就是行为的准则,游离了这个准则就要受到相应的惩罚。
一个班级也是这样,甚至比一个家庭更复杂,因为有几十个孩子,班主任更应该当好“严父”!俗话说“严师出高徒”,这句话现在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作为一个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必须“严”字当头,要制定严格的班级管理制度,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如果严重违犯了班级和学校纪律,必须严肃处理,以起到以一骇十的作用。汉语有个词语叫“敬畏”,就是说“敬”和“畏”相依而存的,离开了“畏”,那就是“亲而不敬”;离开了“敬”,那就会“口服心不服”。班主任要让学生“敬”你,更要让学生“畏”。太松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目无尊长,养成自由懒散的坏毛病,所以,班主任首先必须当好“严父”。
二、慈母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是对母爱的真实写照,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离不开爱,而最初得到的,也是一生中最可贵的便是母爱。如果一个家庭缺少了母爱,那这个家庭便是畸形的,在没有母爱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他的思想与人格便是不健全的。
一个家庭这样,一个班级亦是如此。学生离开家庭离开父母来到学校,在班级这个大家庭中,如果光有“严父”,那这个班级便是畸形的,所以班主任还必须要当好“慈母”!这就需要班主任有一颗慈爱之心,需要班主任必须耐心细致。班主任要深入学生当中,留心观察,处处体贴,经常和学生交流。发现学生学习上的困难,就要耐心指导;失败了就要和他们一起找原因,及时走出失败的阴影;进步了就和他们一起欢呼庆祝,并鼓励再攀高峰;发现学生思想上有疙瘩,就多与他们谈心,并尽量以身边的具体事例启发引导,使其走出困境;学生生活上有困难,尽量从精神与物质上给予帮助。班主任必须要“心细”,要明察秋毫,还要多体谅学生,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就是“慈母”,班级就是自己的家。
三、良师
班主任首先是一名老师,既是一名老师,就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同时也必须热爱自己的岗位。只有做到了这两点,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对待,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孜孜不倦,积极进取。有句话说得好,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就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学生。怎样提高自身素质呢?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与时俱进,孜孜不倦地学习,积极进取,开辟新教法,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积薄发。
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学生都喜欢模仿,将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为学生做出榜样。凡是教师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做。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才能让学生心服口服。
韩愈说过,“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既是这样,老师就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而现在的教育形式,现在的学生情况,更要求班主任必须多才多艺。所以,要当好一名班主任,必须不断地学习,要学习各方面的知识,除了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正确运用各种教学设施与教学方法,最好能具备一定的艺术才能,如书法、绘画、音乐、舞蹈、体育等等,这样既能够在各方面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又能够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威信。
四、益友
老师要想成为学生的朋友,就必须和学生交心,真正为学生着想。平时,我只要发现学生学习或生活中的问题,总是及时找学生谈心,而且,我从不利用班主任身份,要求学生格外注意上我的课,多做我的作业。再是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安排各科学习时间。时间久了,学生信任我了,什么事情也愿意和我说了,把我看成了朋友。
作为老师,作为益友,要允许学生犯错误。现在的学生所犯的错误,是我们这个年龄的老师想都想不到的,可是,如果老师真正爱护学生了,喜欢学生了,就会怀着善意的态度去处理问题,绝不可以讽刺他们、诋毁他们。当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去想问题,为了他的未来去设想,学生就一定能体会出老师的良苦用心,师生之间就不会出现矛盾,问题也会容易解决。
(《山东教育》2010年9月第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