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仁”

发布日期 : 2021-12-12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北京一零一中学   程   翔

让我们把历史的镜头推向2500年前,那是春秋末期的某一天,在鲁国都城曲阜,一个被后人称为“杏坛”的地方,孔子正和他的弟子举行第一次学术讨论会。这次会议讨论的主题是:什么是“仁”。

孔子上课有一个特点,就是善于从学生的问题入手。他环视全场,发现弟子们谁也不说话,似乎有些紧张。他知道,今天的话题非常重大,因为这是他思想中核心的问题,弟子们都小心翼翼。

孔子笑着说:“今天讨论的话题虽然重大,但也要畅所欲言,不必紧张。谁先提问题啊?”

子贡说:“先生多次言及管仲。我以为管仲非仁者。桓公杀死公子纠,管仲非但不殉节,反而做了桓公之相。这种人实在不能称其为仁者。”

子路随即附和道:“端木兄言之凿凿,我深以为然。”

其他弟子也都附和。

孔子变得严肃起来。他感觉弟子们对“仁”这个关乎他核心思想的重大问题理解有偏差。于是他说道:“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子贡若有所悟,问道:“先生,如能广泛施恩于百姓,帮助百姓过上好日子,这样的人算是仁者吗?”

孔子回答:“何止是仁者,一定是圣人了!”孔子接着说道:“管仲做桓公之相,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匡救天下,百姓一直到今天蒙受其恩赐。假如没有管仲,你我大概尚处于被发左衽的落后年代。殉节,是小节,我们要看的是大节。大节,就是为百姓谋幸福!”

孔子一席话如醍醐灌顶,弟子们茅塞顿开。子路说:“先生说得对。像我,虽然有一点本领,但距离仁者尚有十万八千里呀!”子路对冉有说:“子有兄,你也不能算是仁者吧,你替季氏附益,老师把你臭骂一顿,你还记得吗?”冉有颇为尴尬,说道:“你怎么哪壶不开提哪壶啊!”

大伙哈哈大笑起来。孔子也笑了。他看到弟子这么快就理解了他的仁政思想,打心眼里高兴。他看到颜回低头不语,若有所思,这是他最欣赏的弟子。

“颜回,你在想什么呢?”孔子主动问他。

颜回听见老师叫他,马上端正姿势,非常恭敬地回答孔子道:“先生,弟子在想,那些统治者,往往只为满足个人欲望,置百姓冷暖安危于不顾。那么,怎样才能让统治者信服并接受先生的主张呢?”

孔子十分感慨:颜回太了解他的内心了。孔子主张仁政,目的是给统治者提供治国方略,抛弃霸道,施行仁道,恢复周礼。他微微叹口气,说:“问得好呀!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接下来,各位弟子先后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有子问道:“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子张问道:“令尹子文是仁者吗?”

提问题的还有仲宫、司马牛、樊迟、孟武伯、宰我等人。

孔子一一作了回答。最后,孔子总结道:“你们要想做君子,就必须具有仁德。离开仁德,怎能成就好的名声呢?你们记住,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孔子转向曾参,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曾参啊,一定记住,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曾参用力点点头,说道:“先生放心,弟子谨记在心!”

讨论会暂时结束了,让我们把镜头拉回到2500年后的今天。作为当代人,我们如何理解孔子所说的“仁”呢?今天在学校生活、家庭生活中,需要不需要“仁”呢?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需要不需要“仁”呢?怎样让这个古老话题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呢?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有学者说,“仁”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从人从二,表示人与人的亲和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友善”一词不就体现这个意思吗?翻看《尚书》《诗经》经典,其中有少量“仁”字出现。到了春秋时期,“仁”字逐渐增多:《国语》中出现24次,《左传》中出现33次。《论语》中“仁”字出现了109次,含义也更加清晰,要义是慈爱,尊重生命。孔子基于孝道之“仁”,并依此为本扩展开去,提倡“泛爱众,而亲仁”(《学而》),尊重普遍意义上的个体生命。孔子主张慎用刑罚,反对杀人,反对战争。可以说,《论语》中的“仁”被孔子确定为最高德行,从而奠定了儒家文化中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这具有世界意义,法国哲学家伏尔泰在他的著作中多次提到这一点。

如果有人说“仁”离我们是遥远的,那么我就回答你们———“仁”就在我们身边,是“切己”的。联系我们学校生活,某某同学得了重病,同学老师为他捐款,这就是“仁”的体现。某某同学身体有残疾,我们尊重、同情他,不拿他的生理缺陷取笑他,这也是“仁”的体现。“仁”还体现在语文学习之中,《孔乙己》中那些取笑断了腿的孔乙己的人,《草房子》中那些取笑秃鹤光头的人,是愚昧的、麻木的,是缺少“仁”的表现。贾谊在《过秦论》中总结秦朝灭亡教训时有一句名言:“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仁”何曾离我们遥远!

 

 

(《山东教育》202111月第46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