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心素养 优化地理课堂教学

发布日期 : 2021-06-14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第五高级中学   肖皓华

核心素养是各科素养的精髓和灵魂,也是个体终身发展所必备的能力和素养。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力和地理实践力。高中核心素养的确立,要求高中地理教学必须从内到外作出改变和努力,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使教学有新的发展和变化。那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聚焦核心素养,优化地理课堂教学呢?

一、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精心进行教学设计

高中阶段是学生学习知识、提高才能、形成科学的认知观念的重要时期。核心素养是最能体现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在这一时期,以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显得尤为重要。核心素养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虽说在地理教学中要渗透核心素养,但是,地理核心素养需要精准选择教学的切入点,把握好教学的角度,要目标明确,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教学。所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精准定位教学目标,精心进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有目的地进行核心素养教学。如在《主要的地质灾害———地震》一课中,我们知道地震是地壳运动的结果,与地震有关的核心素养是综合思维、区域认知能力,所以,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着重讲解地震的成因,讲述板块交界、地壳活动的知识。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去,利用信息技术和载体搜索有关地震的知识,将可用的素材都融入教学中去,并注意教学的趣味性和针对性。如在导入阶段,可以利用有关智利地震、日本地震的视频来导入,让学生了解地震的破坏力、地震可能带来的危害。然后,在课堂上着重分析某些地区地震灾害频繁的原因,探究地震的规律,并结合学生实际讲述地震预测和自救知识。这样在教学设计环节,就核心素养教学作出积极的预测和合理设计,有助于地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实现,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

二、重视自然地理教学,让学生认识人地关系

人地协调观是地理教育教学的核心观念。人地协调观指人们对人地环境、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人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让他们正确认识地理环境的作用,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保护地理环境的必要性,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地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来说都是有益的。自然地理是高中地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地理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需要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重视自然地理教学,并充分发掘自然地理中有关人地关系的资源,从正反两方面讲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顺应与抗衡的不同后果,以深化学生的认识,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如在学习《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示意图,根据图思考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原因,究竟是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还是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分清谁是主次。然后,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让学生讨论问题,思考该采取哪些治理措施缓解黄土高原的人地关系,提出改进措施。这样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人地关系的内涵,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为他们将来改造自然环境指明正确的方向。

三、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思维是创新的基础,综合思维则是高素质人才的必备素养。地理核心素养中的综合思维是学生对问题、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思考能力。在过去的地理教学中,许多教师采用的都是固定化的教学模式,训练方式也非常呆板。这种教学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地理教学中,根据综合思维的概念和特点,教师要加强地理教学各要素的联系,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深入思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如在学习关于“人口迁移”的知识时,关于人口迁移,许多学生片面地认为,人口迁移就是人口流动,他们对人口迁移的规模、特征都缺少了解。其实,人口迁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概念,人口迁移不仅包括人口流动,它还涉及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迁移的分类,在了解人口迁移问题和现象时,还要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和背景。为了让学生对人口迁移的概念及其背后的知识有所认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中国传统节日———春节前后人们的大规模迁移视频,如许多人在春节前会从城市回老家过春节,春节后又要回到城市,昼夜奔波,乐此不疲。然后,教师可以借助视频提出问题:这种春节期间的人口流动属于不属于人口迁移?再让学生看“上世纪90年代上海浦东人口迁移”图,让学生回答问题:上海中心城人口分布的变化及其变动趋势是什么?导致上海中心城人口分布出现巨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人口迁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有哪些?这样从多个角度提出问题,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对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和演化进行深入思考,促使学生对相关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四、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地理是一门综合类的学科,人类的区域地理环境各不相同。在地理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不同类型的区域,见识到不同的气候区、地形区的地理面貌,认识每一类区域的类型,在这个过程中,是否具备区域认知能力会直接影响地理学习的效果。区域认知能力主要包括空间定位能力、借助地理特征构建地理认知结构和对比区域差异深化区域联系的认知能力。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难点是增加教学的开放性,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不同地理位置的地理条件、地理影响因素有所认识,促使学生对地理元素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如在学习“交通运输的布局”的相关知识时,教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建立交通运输布局,构建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影响的知识结构”,然后结合目标从网络上搜集有关南亚、东亚、欧洲大城市的交通线分布图,如孟买和伦敦的交通线分布图,以图为中心制作课件,将与交通、人地关系等有关的知识都融入其中。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展示课件,结合图示、数据进行比较教学,分析交通线的不同,并剖析影响交通线分布的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探讨交通运输布局对城市产业活动、周边农业和商业贸易的巨大影响,这样从时空角度分析地理事物的特征与相互关系,可以培养学生对区域时空发展变化的认知。

五、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力

地理是一门非常重视实践的学科,许多地理知识、地理现象都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的。在地理学习和研究中,也要经常开展地理户外考察和实践。在过去的高中地理教学中,受教学条件和管理理念的影响,学生根本没有地理实践的机会,他们所学到的知识都是没有情感和温度的书本知识,他们对地理的认识也非常浅显和片面。在核心素养下,实践力成为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也要求教师颠覆传统的教学理念,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地理教学,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指引学生以多种形式积极参与到实践中去。如在学习“水资源”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和开展“地理小博士”知识比赛,让学生比一比,看谁了解更多的世界各地的水资源知识。或者让学生开展“地理主题日”活动,让学生以板报、海报的形式在餐厅、宿舍、公共用水的地方号召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当然,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校门,去城市附近的河流地段采集水资源样本,开展水资源污染调查,撰写社会实践报告。这样都可以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规律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实践力。

(《山东教育》2021年5月第20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