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隐性知识教学研究综述

发布日期 : 2021-07-11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淄博市文昌湖旅游度假区萌水中学      

20世纪50年代,英国化学家、思想家波兰尼提出“隐性知识”的概念。他将知识分为“内隐”和“外显”两种形式,外显知识是指可以用言语、文字或符号表达的知识,而缄默知识则指那些无法言传或表达不清楚的知识。而历史学科的隐性知识指的是隐蔽在教材中没有表述出来的知识内容和知识联系。在历史课本和教学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知识,毋庸置疑是中学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关于历史隐性知识开发和利用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隐性知识的分类及其教学方法。

一、历史隐性知识的分类

历史隐性知识分为文字和插图。文字性的隐性知识一般认为从目录标题、教材的正文表述、教材的补充性材料、习题这四个方面发掘。插图性的隐性知识则可从历史地图和历史图画中发掘。

(一)文字性的隐性知识

1.从教材的目录和课题中挖掘隐性知识

教科书中的目录和标题都隐藏着大量的隐性知识。例如,七年级教科书的目录中,每一个单元都是按历史的发展和演变顺序记录的。除此之外,每一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其中有大量的隐性知识。如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这就道出了本单元的重点。国家的产生是指夏、商、西周等国家的出现,这标志着从原始社会走向奴隶社会。而社会的变革,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的纷争,这又标志着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所以每个主题都是提纲挈领的,并且每课的课题都是如此。如上册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此课是“统一国家建立”主题中的一课。前一课是秦朝的建立。但是在讲述秦朝建立的时候并没有使用“大一统”,而此课使用“大一统”,就显示汉朝相比秦朝在国家建设方面更加完善,以至于出现了中国历史的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

2.从教材中的正文表述中挖掘隐性知识

教材中正文的有些表述也隐藏了大量的隐性知识,如《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中,开头写道:“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其实,这就要求明白东周是从公元前770年开始,也就是说春秋开始于公元前770年。又如《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辽宋之间自“澶渊之盟”之后,获得了短暂的和平局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这是因为签订了“澶渊之盟”,北宋赔偿的条款使辽朝暂时放弃了大规模入侵北宋的计划。

3.从教材补充性材料中挖掘隐性知识

教材的编排中,字体有颜色和大小之分,所以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虽是如此,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教材中的补充性材料。七年级的历史教科书中几乎每一课都有补充性的材料,主要是教科书中的导入框、脚注、阅读文字、文献资料以及课后自由阅读卡等方面。如上册《夏、商、西周的兴亡》在“世袭制”一词中就有脚注解释为:帝王世代沿袭的制度。这呼应了此单元的主题“国家的产生”。导入框和正文中的文献资料,经常被引入考试中。如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中有一文献资料选自《宋史》:“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此句可以看出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导致经济重心不断南移的因素等等,这些都成为考点。

4.习题中的隐性知识

七年级的历史教科书中,每一课都有若干“动脑筋”和课后练习题。“动脑筋”穿插在课文中间,是学生思考、分析和探究历史问题主要的训练场。如上册《秦王扫六合》一课中,有一道“动脑筋”:谈一谈,秦朝在中国历史上起了什么重要的作用?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课文中秦始皇的功绩有清晰的理解。在充分理解显性知识的情况下,通过思考、分析,才能得出隐性知识。

(二)插图性的隐性知识

1.历史地图中的隐性知识

古人有“左图右史”之说,学习历史是离不开历史地图的。地图有大量的知识。如秦朝的疆域图就明显指出秦朝最远可至何处;又如《战国形势图》,通过此图,可以了解各国的地理位置,从而理解秦国远交近攻的策略等。

2.历史图画中的隐性知识

在历史教材中,历史图画是丰富多彩的。这些图画多数直观地展现了当时的历史事件。但是其中隐藏的知识也较容易忽视。如上册第三单元秦兵马俑的彩页,就隐含着当时国家的统一、强盛以及秦始皇的残暴;战国时期各国钱币和文字的插图,就预示着由于各国货币和文字的迥异,造成的经济生活等方面的困难。

二、历史隐性知识的教学方法

由于隐性知识在教学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许多研究者对其教学方法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让学生先牢固掌握显性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再由表及里、触类旁通地发掘隐性知识

许多研究者提出把显性知识横向和纵向联系。显性知识是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掌握显性知识之后,才能对整个历史事实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自我的观点。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之后,学生对于隐性知识便有一定的“灵感”,这样水到渠成,通过对知识体系的构建,训练学生整合、分析、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对显性知识牢固掌握和构建知识体系的能力。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历史是一门新的学科,学生的历史思维是空白的。以七年级历史教学为例,学习的都是古代史。从国家产生开始,主要的朝代都讲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引导学生归纳知识的体系。如秦朝和汉朝,课文并没有集中一处讲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但是此单元的课文中都有提及,教师可以以此为例,给学生先建立一个示范,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二)提高设问技巧,激发学生的思维

许多研究者都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巧设问题,对于激发学生思维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需要引导,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于隐性知识的发掘,需要学生对显性知识提出疑问,教师在解决疑问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引导,从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信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中华文明的起源”中有《山顶洞人的生活》插图。教师可提问学生:这幅图说明了什么?我们仔细观察插图,每个人物的行为表明了什么?这和北京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对于插图,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般可以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几个设问角度,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发现隐性知识。

(三)灌输一定的史论知识,帮助学生找出历史的规律

初中教材只有史而没有论,在教学过程中应灌输一定的史论知识,这为学生挖掘隐性知识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如在上册中说到经过变法,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渐取代了奴隶制度。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转变呢?如果学生知道这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而且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这个史论时,就会明白为什么奴隶主会变成地主,而奴隶则大多成为农民,封建社会从而形成这个问题了。又如,学生如果清楚封建社会的本质就是地主剥削农民,就会理解封建王朝所采取的一切措施,所取得的所谓盛世,都只是为了统治阶级的利益等。从而深化显性知识,发掘隐性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借助群体力量,加强交流和合作

这个群体力量既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借助群体力量,在交流和工作的互助中发掘隐性知识,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此之外,部分研究还涉及隐性知识发掘的原则以及隐性知识教学的作用。在原则方面,主要注意学生的层次问题以及接受能力。而作用则集中体现在对于实现教学中的三维目标的重要作用上。

(《山东教育》2021年6月第2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