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教书

发布日期 : 2010-06-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淄博市周村区和平分校 刘庆军

  明代郑成功有对联说:“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清代吴廷康也说:“读书身健即为福,种树花开亦是缘。”从读书中寻找乐趣并把有用的东西提取出来促进教书,是我从教多年的心得。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之所以经常想起这句诗,是因为我常常体验到读书的乐趣。记得有一首关于读书的古老的儿歌中唱道“春困秋乏夏打盹,守着火炉待明年”,说的是儿童的读书之苦。我却从读书中品尝到了诸多的乐趣。


  古人曰“开卷有益”,不谦虚地说,我深谙其中的道理。有时我把读书比作品茶:闻其香,品其味。书一读过,犹言在耳;茶一下肚,香味犹存。这也许就是所谓的回味无穷吧!


  也许是由于教语文的缘故,读书成了我不可或缺的工作。因为我深深懂得:没有大的阅读量,是不可能教好语文的。我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谢公宿处今尚在,绿水荡漾清猿啼”“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中读出的是那明净的四季,清新的江河岳脉;从“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体验到的是古老的天光明澈;从“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中遥望亘古不变的皎月。然而遗憾的是,在物质文明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这些后来人却很难再窥见诗句中所描绘的那种醉人的美丽了。


  每天批改完作业,读书就成了我唯一喜欢做的事情。一圈柔和的光晕,一杯苦涩的清茶,一卷不忍离手的新书,经常主宰着一个个我所拥有的宁静的夜晚。书中飞出的既有莺莺的哀思,黛玉的情愁,苔丝的温柔,也有杜甫的沉郁,李白的洒脱,保尔的执著。在无数个不眠之夜,我曾推窗聆听,风的浅唱,叶的低吟,都镶入了我的记忆里。读书的感觉是幸福的,书已成为我教学生活中的必需品。这正如黄庭坚所说的:“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又如陆游所吟咏的:“人生百病有已时,独有书癖不能医。”书已成为我停泊精神的港湾,贮存心灵的驿站。捧上一本散发着清新油墨香味的好书,就如同快乐的小鸟拍打着轻捷的羽翼在那湛蓝的天空自由翱翔,如同孤寂的落叶在温暖的午后侧耳倾听秋日温柔的私语,心儿仿佛又回到了年轻时代。


  “闲中觅伴书为上”,有书的日子才是充实的。宋人王元之的《黄冈竹楼记》中写道:“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生活呀!有书的日子里,生活是五彩缤纷的。在书中,我看到了屈原的涅尔不缁,看到了杜甫的忧国忧民,看到了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到了毛泽东的胸怀天下,看到了居里夫人的献身精神,看到了伽利略怀疑一切的勇气;在书中,我聆听着宁静中涌动的惊涛骇浪;在书中,我欣赏着四季旖旎的风光流转;在书中,我体会着清风里飘来的瓜甜稻香;在书中,我悠然而充实地度过属于我的每一天。


  鲁迅先生的“三味书屋”里有一幅木刻对联:“至乐无声惟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到今天,我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在此,我想对教师朋友们说:放下一切世俗的繁杂事务,泡上一杯香茶,捧起一本墨香四溢的厚重的书,在悠悠的时光中开拓自己的生活领域,从书中享受别样的生活。


  我坚信,阅读给我带来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慰藉。在不能行万里路的时候,它会引领我俯视人间的悲欢离合,思索未知的美妙世界,丰富人生的博大内涵。请大家记住理查·斯蒂尔爵士的话吧:“阅读之于心灵,犹如运动之于身体一样重要。”当你沉醉于阅读的时候,一个完全崭新的世界就会呈现在你的眼前,你会情不自禁地陶醉于读书之乐。我喜欢深夜的宁静,更喜欢那异样的读书生活。


  三尺讲台谨记为人师表,一支粉笔渴望桃李满天。传道解惑,烛照人寰;教学相长,为国育才。从教十几年,就这样弹指一挥,飘然而去。也许,我所经历的十几年并没有太多的意义,但是我教的一批又一批学子都已经把目光从书本中移向现实,脚踏实地,运用自己的所学,正在为社会做出贡献。当然,我还要认真地读社会这本大书,不断地丰富自己,用最优秀的知识浇灌孩子们的心灵,走出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


(《山东教育》2010年5月第1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