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8月第23、24期
发布日期 : 2018-09-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教育版·
●教育视窗
(1)学校管理中的宽与严/由洪晓
●杏坛星座
(4)三尺讲台情万里 不忘初心育桃李
——记“山东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获得者高青三中教师董英前/张忠考
●专题·心理奇点教育
(8)世界和我,到底谁错了?
——“读懂孩子系列”之一/李百芹
●新世纪论坛
(10)集团化办学热潮中的冷思考/苏旭勇
(11)警惕成长中的“另类”校长/刘莉莉
(12)给教育一个故事/王维审
(14)莫让外行听课扭曲教育评价/李青山
(15)名师是这样炼成的/赵传伟
(17)校长的“五行”说/刘洪成
(18)青年教师既要眼高更要手高/仇光楼
●管理与评估
(19)今天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王丽娜
(20)谁说班主任不能“优哉游哉”/李政颖
(22)基于大数据的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实践探索/王旭新 田 超
(24)关于教育学术期刊阅读情况的调查研究/石 阳
(26)成功教师的四个维度/刘义香
(27)精致课堂小提问 深度教育大学问/迟旭松 张建梅
(28)核心素养背景下班主任专业成长的着力点/刘 芳
●新论语
(30)老教师理应是学校的“宝”(7篇)/高 聪等
●雕塑心灵
(34)那一盆被冷落的吊兰(6篇)/王 青等
·教学版·
●教改探索
(38)为写作教学引入源头活水/王惠兰
(39)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朗读教学试论/姚彩华
(41)要聚焦,更要发散
——初中文言文教学课内外一体化阅读初探/李妮妮
(43)高中选课对报考一流大学的影响/张都现
(46)新时代教师要提高语言素养/丁志明
●教法与学法
(48)语文老师应该了解的中国文化经典/漆永祥
(51)基于“言文合一”的教学策略探究/张春晓 张梦瑞
(53)如何做好“第三张桌子”/乔 明
(54)读出兴味始得真
——《昆明的雨》教学谈/周立新
(56)收放并举,回归本色
——打造富有生机的语文课堂/孔 苇
(57)一节跑偏的道德与法治省级观摩课/王有鹏
(61)寓文化自觉和自信于传统文化教学中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授课感悟/孙 梅
(62)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历史教学中
——部编版初一历史教科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浅析/胡 霞
(64)关注历史细节 构建整体认知/房 立
(68)讲究阅读策略,提升英语应试能力/高敬泉
(70)初中英语寓教于趣、学乐相生教学法/赵晓华
(71)初中拓展式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傅海伦等
(73)由一题多解想到的/郝中敏 周丽娜
(74)城郊中学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行动研究/李 云
(76)数学作业中的分层教学/常 炜
(77)“平行线”建模点分析与教学建议/高成祥 李健鹏
(79)基于创客教育理念的数学实践/李茂蓓
(82)例谈寓德育教学于几何知识教学中/秦 玲
(84)有效进行物理教学的几点做法/张红英
(85)促进学生高级思维发展的化学问题组合设计/许云蕾
(86)促进化学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
——以“碳的多样性”为例/阮宝玲
(88)打造高中生物有效课堂的策略/谢文栋
(89)县域初中地理德育课程一体化实践与研究/范平菊
(90)引发体育课堂突发事件五因素的应对策略/蔡全坤 房凤英
●优质课例
(92)外研版悦读联播七年级下Module 12 Music and dance/房 敏 刘建华
(94)互联网背景下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Unit 7 Why do you like pandas? Section B2a-3b教学设计/徐爱琴
(96)初中英语阅读教学4.0版本研究与实践之一
——广告素材阅读课教学设计/王晓春等
●中高考热线
(99)实力 心理 技巧
——试析英语应试三要素/高如金
●教海拾贝
(102)思想品德教学须重“省”(4篇)/郝 烨等
·校园文化(副刊)·
●教师文苑
(104)布谷鸟叫了/李长菊
(105)赶集/于爱景
(106)麦子熟了/王宗莲
(107)记忆中清明的味道/刘希林
(108)艾草香囊粽飘香/吴 建
(108)农家饭/张永军
(109)童年往事/丰文澍
(110)那一株映山红/于鸿丽
(111)听收音机/孔令军
(112)孙庄梨园寻梦记/李爱党
(113)景之极致是废墟/张立彬
(114)汶城传说/林 辉
(115)梧桐花开/周丽杰
(116)诗歌六首/武传琦
(117)写给春天/李顺栋
(118)阅读李商隐/王 帅
(119)诗意春天(组诗)/苏国英
(120)阳台上的那盆芦荟/张春奉
●教育广场
(121)“为中学生布置‘家务作业’引热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