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才是教育

发布日期 : 2015-11-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东营市育才学校   陈金凯

 

某地一学校在每个教室后部设班主任办公室,班主任通过办公室与教室之间的玻璃窗,能够随时观察每位学生,随时掌握班级动态,以便让班主任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或规律,及时有针对性地介入解决问题。教室里吵吵闹闹、沸沸扬扬,的确不是适合班级教学的环境,甚至容易造成一些意外的安全问题,但是这所学校的这种具体做法,仍然让人多少有点儿师生之间“猫鼠游戏”的感觉。

班主任隔着玻璃窗观察学生,说白了就是监督,是一种不信任的表现,这跟我们所熟知的班主任扒窗户、扒门缝没什么本质的区别,恐怕学生们对此也不会有多少善意的理解。这个举措应该是出于对现实考虑:如果班主任能够随时监督学生,不论从对学生问题的及时发现和处理方面,还是减少学生问题方面,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个效果很可能来自学生的“害怕”,而不是学生真正从内心发生了改变,说到底,不过是“逼学生就范”的一种管理手段。我也是一名班主任,我很理解该校的这种做法,因为想让一帮活力四射的青少年在教室里静下来,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我对这种做法却有顾虑。

学生心里对于自身行为的对错并非不清,他们就是处在一个好动、好玩的年龄段,这也是他们的天性,不尊重这种天性,一味地强压式地找学生的问题、查学生的问题,问题只能越查越多。现在的学生,个性越来越强,而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更是有着很强的叛逆心理,这所学校的这种“监督”“找问题”的管理方式,也很容易激起他们的叛逆性,造成新的师生矛盾。即便是学生们真的被“查”怕了,守“规矩”了,那也背离学生的发展规律,把教育从促进学生的发展方面,扭曲地变为“管理”学生,并从本质上背离了教育的目的。

我班教室后面有我的一张办公桌,所以我经常在教室里办公。之前学生多是吵吵闹闹地进教室,然后吵吵闹闹地等老师来上课,即便是有班委在组织纪律,大多数学生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地静下来。自从我经常在教室办公后,学生的这种吵闹习惯就改变了很多。他们一进教室就能看到我在办公桌旁忙碌,会静静走到自己的课桌边,拿出书阅读或者做练习,连交流都轻声细语。我想,我的这种做法严格说来不是监督,也不是强制意义上的“管理”,而是走近学生。我就在教室里,每一位学生都会看到,我没有偷偷摸摸地看学生,也不会对学生的行为指指点点,而是和学生们坐在同一个房间里,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

我的这种“走近”,带给了学生的很多亲近感,拉近了师生心理距离。原来见了我有些腼腆甚至躲着我的学生,开始很热情地跟我打招呼,有了疑难问题的时候也主动向我提问了,甚至跟我说悄悄话的学生也多起来。班主任在教室里跟学生一起学习、工作的做法,不是去发现那些所谓的“问题”,而是通过“走近”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尽量让问题不发生。还有一个方面,就是班主任的“走近”,有利于发现学生真正的“问题”,比如学生的学习方法问题、思考方式问题等,这些是很难通过在玻璃窗后面监督就能发现的。

其实,班主任到教室里的“走近”,不但在我们国内的一些学校早已经成为一种班级教育习惯,在西方的一些国家里,也是一种常态,他们老师的办公室只是一个备课室,当学生们进入学校后,老师的工作场所就是教室,老师基本是包班包教室的,几乎无缝隙地陪伴学生。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教育资源和教育影响力,教师走近学生,和学生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方式,而玻璃后的“监督”已经越过了教育的界限,把教育行为退化成了“管理”。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荐,催生了很多新的教育举措,其中有一些举措的确解决了很多现实的学生问题,但关键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仅仅有利于表面性解决问题呢,还是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方面真正起到了有益的作用?学生需要一个安静的教室,但是更需要理解和引导,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发展方面考虑,从教育的本质目的出发,让对立性分明的“监督”少一些,让善意的“走近”多一些。走近学生,缩短了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随之而来的是心灵的靠近,真正的教育也就会悄悄地出现。


(《山东教育》201510月第30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