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组织如何“耗而不散”
发布日期 : 2011-12-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1977年,普利高津因提出耗散结构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该理论主要是解释一个系统从无序向有序、从低序向高序转化的机理、条件和规律的。耗散结构理论原初是研究热力学现象的,但其应用已经从自然科学领域拓展到了包括教育在内的社会科学领域。
以学校为例,它就是一个耗散系统,即学校的人、财、物、信息等会以各种形式不断地向外界耗散,如果不能持续地向系统提供物质、能量和信息,系统就将从有序向无序转化。耗散结构理论给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校长的德、智、能等综合素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工具。借鉴耗散结构理论在社会管理实践中的成果,可以为学校管理者提供有益的视角和启迪。
要做学校的“人脑”而不是电脑
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管理的基本理论依据是工业化社会的泰罗管理模式,甚至将学校管理隐喻成企业的生产流水线,将学生作为流水线上的“原材料”和“产品”,将学校组织机构看成“机械设备”,将信息传递渠道看成“线路”和“预设程序”,管理者的作用则简化成对外接受“指令”和对内启动“程序”。作为学校的“灵魂”,校长首先要具有鉴别、反思自己管理思想和实践的能力,同时也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否则,就是一个失去“灵魂”价值的电脑型校长。
要建学校的“生物膜”而不是围墙
学校作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的一个人工开放子系统,一方面会有系统内的物质和能量耗散,另一方面也会伴随有益物质、能量的输入而裹挟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像“生物膜”一样,既允许有益物质、能量的输入并防止流失,又能鉴别和阻止有害物质、能量的进入,从而实现系统的不断进化、升级。实践中一是要避免关门办学思想,如缺乏学习意识,拒绝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经验;缺乏政治意识,对国家的大政方针、教育目的、政策法规不敏感,不研究;缺乏外援意识,对当地社区、学生家庭不沟通,不合作。二是要克服内部管理的机械僵化,如制度森严、以法代“理”、“禁”字当头,缺乏情感沟通和激励,人为筑起层层围墙和壁垒,阻断系统内部的联系;通过极端的标准化、规范化手段,人为加剧系统内部的竞争,削弱各子系统的协同功能。
要当学校的“风帆”而不是纤夫
学校管理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每年新生的流入与毕业生的流出,资金的缺口与投入,新的改革理念、政策、课程的实施等等,都会导致学校系统远离平衡状态,增加混乱和无序。耗散结构理论强调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正是这种非平衡才使系统产生和具备了与外界进行交换的要求和势能,并通过不断交换,最终达到有序的非平衡的稳定状态。这就要求学校管理者要容忍但不放任一定时间的混乱和无序,给无序到有序以时间和过程。另外,由于学校是一个人工系统,具有人工干预特征,加之管理者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很多管理者不是耐心地操作“风帆”——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有利因素,使自己的航船驶向目的地,而是像纤夫一样用自己的蛮力和行政干预来左右学校发展。
要为学校做“积分”而不是做加法
长期以来,学校管理者在“做加法”的思想指导下,习惯了用局部来求整体,而不是通过整体来把握局部。在学校管理中,我们最习以为常的就是将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层层分解、预设和实施,但经过一个循环后,我们发现学生的变化并不如我们预计的那样“理想”,这就是育人目标应该从整体把握而很难机械分解的现实。同样,学校工作是一个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立体网络,所有部门、所有人员、所有工作都应以整体育人效果为出发点和归宿。学校管理者应该胸中装着大目标,随时调整小目标;不要因小失大,舍本逐末。学校系统的复杂性和非线性特征,决定了学校中的绝大部分现象是一因多效和多因一效的叠加。因此,校长不仅要会做加法,更要善于做积分。(摘自2011年9月20日 新浪网,作者:王恩岭)
(《山东教育》2011年11月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