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师讲座 > 正文

要善于“养气”

发布日期 : 2010-09-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作为学校决策的核心人物和教师团队的领军人物,校长的工作可谓纷繁复杂,既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公众人物,也极易处于矛盾的中心,有时用“身心俱疲”来形容并不为过,而现代教育又要求这个角色必须能静下心来办学。因此,在崇高的责任与使命面前,不仅要求校长要有健康的体魄,更要有良好的心态和情绪。正如孟子所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对于校长来说,善于“养气”无疑显得十分必要。那么应如何来“养气”呢?


  少一些烟酒气,多一些学者气和书香气。在办好学需要方方面面来支持的今天,学校自然也已不是“平静的港湾”,终免不了迎来送往和社会交际,但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特殊场所,终究是不同于政界和商界的。校长不是外交家,需要天天忙于觥筹交错之中;校长应与烟酒气保持一定的距离,静下心来研究学校发展,靠知识的底蕴来提升自身的素养和底气,提升学校的品位,从而带动整个团队自觉学习风气的养成,影响、引领员工在专业上不断成长。而这一点实际上也是校长独立人格意义上的精神成长,是校长更高境界的历练。只有学者型的校长,才能促进更多学者型教师的不断涌现;也只有校长善于学习,才能带动、保证整个学校书香气的浓郁,进而影响良好教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


  少一些怒气和小气,多一些和气、大气和灵气。每所学校尤其是人员众多的学校,当出台一项措施时,难免会出现“众口难调”的现象,甚至会让员工产生矛盾和冲突。此时校长要善于倾听,“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地将工作做到家,而非简单地否定教师的意见,用“平等”意义上的“和气”去赢得职工的理解和拥护,如此才能将矛盾的根源消除。同时,对待学校中存在不足或个性鲜明的员工,校长所担负的角色和职责是需要少些怒气,而代之以信任、赏识、器重每名员工的大气,善于沟通交流,从而为员工的成长、成名、成功助一臂之力,调动员工工作上的内驱力和主动性。校长与教师作为分工不同的角色,只有善于发现沟通,彼此心心相印,校长的办学思想才能最大限度地得以实现。


  少一些老气、匠气和怨气,多一些才气、锐气和豪气。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要求校长要不断更新观念,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智慧,从而走出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校长要想办出有水平、有特色的学校实属不易,眼光狭窄、循规蹈矩要不得,有了成绩后固步自封、沾沾自喜同样不可取。有句古话叫“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的今天,需要学校的引领者不能只紧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是要善于借鉴吸收外校、名校的经验和做法,将“他山之石”内化为自身的营养。尽管有不少学校自身条件较差,但此时重要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根据自身条件找出自己的长处,汇聚集体的智慧,在困难面前锐意进取,这样才能收获“园地”里的硕果。


  此外,校长作为教师团队的“领头雁”,还要有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底气,有“有志者事竟成”的志气,有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的勇气等。总之,校长善于“养气”,不但有助于工作上的得心应手,也有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最终有助于管理艺术的渐入佳境,在心平气顺的氛围中“诗意地栖居”,在神清气爽的探索中与师生一同幸福地成长。(摘自2010年4月24日  中国教育新闻网,作者:孟祥杰)


(《山东教育》2010年7、8月第21、22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