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教育叫陪伴

发布日期 : 2016-11-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滕州市北辛中学   马培民

 

我一直很喜欢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苏格拉底带着他的学生来到一片荒草地,问他的学生如何除掉这些杂草。有的学生说这个问题很好解决,只要用手拔掉即可;有的讲用镰刀割掉,那样会省力些;有的回答得更为干脆:“用火烧更彻底。”苏格拉底要求他的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去除掉杂草。一年后,每个学生都来了。在他们除草的地方已不再是杂草丛生,不过还是参差不齐地长着一些小草在风中摇摆。而另有一块地方,不是他们除草的区域,那里不但没有杂草,而且旺盛地长着绿油油的麦苗。苏格拉底想告诉学生的是: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班主任工作事无巨细,面对成长中的孩子,我们的工作不是想方设法除掉不良习惯这些“杂草”,而是种上“好习惯好品行”这些庄稼。种“庄稼”当然需要时间,需要等待,需要陪伴,和他们一起长大。

陪伴需要教师的成长

老师也需要成长。老师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引领者、陪伴者。教书的过程,也是老师自我提升、自我完善的过程。老师要积极主动地树立自己的形象,经营自己的特色,修正个人的不足。与同学们一起成长,不应该是老师一种做作的姿态,而是一种信仰。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把握准时代的脉搏,才能走近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教育不是命令,而是影响。苍白的道理永远抵不过实实在在的行动,行动会润物无声。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一个老师的眼界就是学生的境界,从某种角度讲,是我们决定了他们的高度。成长是一种需要,职业的需要。老师们经常讲,学生是老师的希望;换个角度讲,我们何尝不是他们的希望呢?

陪伴需要智慧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和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所以,班主任最好不要“讲理”。因为有些道理不是孩子们不知道,而是不想“听”。正如杨澜所说:爱他,就用他喜欢和能接受的方式。

注重熏陶引领,讲他们喜欢的故事。学生爱听故事,而我手中正好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收集了无数的故事。一篇篇美文,温暖的亲情,舒缓的音乐,缓缓流进他们的心田,滋润着他们的灵魂。此时,何须赘言?何须空洞的大道理?

注重体验感悟,做新颖有趣的游戏。学生们爱游戏,天性使然。我们何不顺应天性,去组织活动?真实的经历,切身的体验,一切道理不言而喻。既然内心的切身感受已告诉他们人间至理,我又何须多言?

注重沟通唤醒,开面目一新的班会。我曾模仿朱军的《艺术人生》,邀请了班里几位特点鲜明的同学的家长,来参加我们的主题班会——见证成长,分享快乐。家长都是有故事的人,他们的辛酸,他们的打拼,个个都是最好的案例。“亲子游戏”“成长小故事”“送给爸爸妈妈的话”“才艺展示”,四大模块丰富了班会的形式。班会非常成功,我的学生跟我体验了以前不曾有过,以后也不一定有的活动。

这样“不讲理”的班主任老师,恰恰占据了“理”的制高点。

陪伴需要创新

创新让陪伴的旅程不再单调寂寞。任何事老是一成不变就会让人心生倦怠,老生常谈会让人疲惫。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于是,课堂上读书可以有接龙读、速读、配乐读、齐读;作业检查有老师面批、组长查、同位互查;课外背,看谁背得快……课堂是要学知识,但未必每一分钟都要用来学习,40+5大于455分钟的调剂,换来40分钟的高效何乐而不为?奖状我也颁发,但我巧妙地加上了学生的名字——“张成昊高才生奖”(综合检测在级部前列的同学)、“于东平优秀生奖”(综合检测在班级10-20名同学)、“张美玉执着奖”(学习态度好但表现不突出的同学)、“梁兴恒进步奖”(进步大的同学)、“李卓个人突破奖”(综合检测班级倒数的同学)。冠名的原则是谁表现的最好谁就获得冠名权。教室里该用什么语言扮靓?发动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征集感动自己、激励自己的名言警句,于是“最美的年龄要为最纯的梦想做最好的积淀”等语言挂在了墙上,也刻在了学生心里。

创新让我时常处于亢奋之中,处于新鲜期待中。孩子们觉得我这里有无穷无尽的主意和办法,对我的好感与佩服与日俱增。就这样,我与学生的关系一直特别融洽,我带的班级也向来班风正,学风浓。

成长是快乐的,陪伴是令人期待的。如果老师眼里只盯着“野草”,那么野草只会越来越多。心理学告诉我们:你越担心什么越会来什么,这就是“吸引力法则”。让我们老师眼里心里都装着“庄稼”,一起呵护他们吧!记住: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

 

(《山东教育》201610月第30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