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问题情境四法

发布日期 : 2013-03-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青岛市城阳区第一高级中学   王松先

 

1.联系社会生产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华罗庚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教师应向学生提供现实的生活材料,以激发学生研究数学问题的兴趣,随时引导学生努力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的重要性,真正意识到数学与现实问题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让数学成为大众数学、生活数学。如利用多米诺骨牌游戏引出数学归纳法、应用央视“购物街”中猜商品价格游戏引出“二分法”、利用奥运选手选拔问题引入统计等等都是很好的联系实际的案例。

另外,设置实例创设生活情境要遵循学生思维水平发展的规律。在不同的思维阶段,提出不同的数学化要求,实例和实际情境的设置必须适合学生现有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不能超越其现有水平,否则,欲速则不达。

2.巧设疑问或陷阱创设问题情境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是产生求知欲望和兴趣的源泉。制造疑惑、留有悬念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欲罢不能,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疑惑设置于课堂开始阶段,可以一开始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教师适当在关键的地方犯些错误或者有意设置“陷阱”,再指导学生逐步“排雷”,让学生走出误区,踏入“正道”,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独创性,远比正面强化训练来得深刻有力。例如:讲授“二项式展开式”知识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87整除的余数?827整除的余数?学生很快都能回答出来,接着问81007整除的余数?学生立刻陷入沉思中。让学生在疑惑中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3.利用数学史创设问题情境

在一般学生看来,数学是一门枯燥无味的学科,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由于我们的数学教科书教授的往往是一些僵化的、一成不变的数学内容。如果尝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史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方法和原理的理解与认识的深化。教材中有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数学小游戏,还有一些历史上的数学名题,如哥德巴赫猜想、七桥问题、费马定理等,还有大量著名数学家的生平、轶事,以及他们所做的工作对数学发展进程的影响,等等。这些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新鲜和感兴趣的,从而打破了他们对数学的片面认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教“圆锥曲线”时,教师可讲述“圆锥曲线”的发现故事。在公元前350年梅尼莫就发现了圆锥曲线,后经阿波罗尼阿斯的苦心研究,已发展成为相当完美的结论,然而,在随后的近2000年间却找不到实际背景,直到开普勒、牛顿用它来研究行星的轨道才取得巨大成功。而当时这个开普勒第一定律与人们的认识却又十分相悖,因此这一发现给人们带来的震惊是可想而知的。这一讲述不仅丰富了学生对圆锥曲线的感性认识,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和求异创新精神。

4.借助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

多媒体教学可以在教学中利用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形式充分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可以把传统教学中很难表达的内容或不易观察的现象形象、生动、直观地表示出来,不仅能丰富教学的内容,还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适当通过幻灯片投影演示、学生成果实物投影,电子计算机辅助教学等电教化教学形式,发挥多媒体的辅助功效。如应用几何画板展示三角函数的图像变换、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中的一题多解,利用幻灯片展示三视图等,都能迅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主动跟进的浓厚兴趣。

 

(《山东教育》201312月第3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