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师讲座 > 正文

重“牌”还是重“品”

发布日期 : 2012-06-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最近,浙江大学教授刘力在一次学术讲座中提出:“品牌是商业行为,用于教育会使教育功利化。”教育需要品牌,但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不少学校的品牌建设已经陷于“有牌而无品”的误区。不少学校对于获得了哪些荣誉如数家珍,某学校一年就扛回十多块县级以上的牌子,可谓是奖牌丰收大户了,但要问学校有哪些鲜明特色、本质内涵,或许很难说得清。

试问,这些牌子的含金量到底如何?是否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品牌”?早些时,某地因为抓规范办学,摘去了好几所重点中学“规范化学校”“教育示范学校”的牌子。其实,没有品质保证的牌子,无论授予还是收回,都没有多大意义。而且,滥发这种缺少含金量的牌子,不免会影响政府部门的公信力。

“品牌”二字,应该拆开来看,品是品,牌是牌。“品”具有内隐的特性,比如品格、品质、品位等;“牌”不过是一种外显的媒介物,它不一定非要与某种内涵相匹配。

从目前的奖牌授予机制看,一种由各级政府主管部门用评价机制确认,具有相当的公信度;一种是一些机构或媒体以活动形式推出的品牌学校,但这多多少少具有一定商业运作的味道;还有“自我加工”“自我标榜”的品牌学校,说穿了就是学校通过市场运作、广告宣传,不惜重金“贴”出来的所谓的品牌。真正的品牌学校,应该是由众多家长与学生通过亲历体验而形成,在社会上约定俗成、口耳相传。这种学校,虽无牌可挂,却相当“厚重”,是弥足珍贵的有“品”的学校。

人有人格,校有校品。品的形成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诚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学校教育,不能有牌而无品。品牌学校,必须注重品质保证,不独重“牌”,更重“品”,始于品格,继成品质,终成品位。

提升学校的品位,必须有漫长的专业坚守,需要有勇气对众多非教育的东西说不。要像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那样,“15年来只做一件事,那就是在宇宙间寻找反物质”,而对于记者五花八门的提问则理直气壮地说“不知道”。某校团委、学生会联合开展学生生态行为规范专项行动,引导学生做到课后及时关灯,三楼以下不搭乘电梯,图书馆一人不能占多位,禁止带早餐进教室,等等。这些都很好,但要真正形成学生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光靠“专项行动”显然是不够的,而要有一个长期内化的过程。

品牌是“外壳”,可以移植和嫁接;品质则是学校的“内涵”,也是学校的“血肉之躯”;品位更是学校的“灵魂”,可以使学校充满生命的张力。有品质的教育是切实的、有发展潜力的,有品位的学校则是真正接近于品牌建设真谛的。期待所有学校少一些急功近利之心,多一些脚踏实地之力,着眼品位,提升品质,从而形成切实的、具有本质内涵和生命张力的教育品牌。(摘自2012210   中国教育新闻网,作者:陈复兴)

 

(《山东教育》20125月第1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