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应该、 可以”对应的境界
发布日期 : 2011-06-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一句句带有“必须”的话:你必须做什么,你必须怎么样……仿佛学校里的每件事情都必须用“必须”二字来做个界定;仿佛离开了“必须”一切都将停滞,一切都无法顺利进行;仿佛校园中来往的不再是活生生的个体,而是冷冰冰的群体。其实,我们也许不曾想到,也许不愿深思,用其他词语来代替“必须”——比如“应该”,比如“可以”,会有更好的效果。笔者认为,“必须,应该,可以”代表了三种教育理念,也恰好形成了教育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必须”管制人。言必语“必须”,凡命令式的“必须”,一律强调“不得不”的“必须”,这其实是教育中无力的表现。当我们面对学生无能为力的时候,只能通过“必须”、通过制度来管制他们。我们用“必须”,这个程度上最深刻的词语,更多的是害怕被拒绝,害怕被反抗,害怕失败。老师对学生说“你今天必须在学校完成作业才能回家”,是因为老师担心或者恐惧学生不完成作业。“必须”排除了一切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和“特殊情况”,而教育的主体是人,对象是人,目的也是人,本不可能“一刀切”。带有命令式口吻的“必须”,也许确实能管制人,确实能保证教育的顺利进行——但这真是顺利进行吗?只不过是表面上的,而未必是发自内心的。一旦遇到叛逆的教育对象,遇到特殊的个体,“必须”是行不通的,硬碰硬的结果无非是“两败俱伤”。
第二重境界:“应该”规范人。教育中的“应该”同样带有制度化的色彩,但是相较于“必须”,“应该”已经有了引导、规范的含义。“你今天应该在学校完成作业”相比于“你今天必须在学校完成作业”是否多了些人性化的色彩?目的是一致的,但“应该”多了些说理的含义,也为可能的“特殊情况”留下了一定的余地。“应该”也带有一些需要认同的意味。所以,“应该”是教育的第二重境界。对学生说“应该”而不是“必须”,需要一些勇气,更需要已然建立的权威。唯有此,学生才愿意听从你的“应该”,认同“应该”,发挥“应该”的规范作用。在校园里,敢于说“应该”的老师为数不多,但这已然有了一些进步和远见。
第三重境界:“可以”教育人。我们能用“必须”来管制人,能用“应该”来规范人,但只有“可以”才能真正地教育人。有太多的学生,因为听多了命令式的“必须”而厌恶;有一些学生,也因为不愿认同老师的“应该”而厌烦。如果我们用“可以”呢?“可以”是一种尊重式的教育,认同学生的能力,相信学生的觉悟,最根本的是尊重学生,更是尊重教育的力量。学生往往是因为反感老师们命令式的“必须”和“应该”,而走上了一条反传统、反教育、激烈的道路。如果教师尝试用“可以”和他们交流,他们虽然带着不确定,却会选择认可。“可以”教育人,不仅是学生,也同样适用于教师。在学校教育管理中,是用“必须”和“应该”,还是用“可以”,我想这应该就是制度化还是人性化的界限吧。(摘自2011年3月12日 中国教育新闻网,作者:朱时宏)
(《山东教育》2011年5月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