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发布日期 : 2017-06-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济南中学 郭福祥
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一个重要的命题而提出,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由各个学科的“学科素养”共同培养实现。作为一名化学教师,我们要不断地探讨如何在我们课堂教学中,借助有效的策略与手段,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本文将从体验式教学入手,分析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一、借助化学实验,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都与实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化学实验能力是化学学科素养的基本组成要素。传统的化学教学过分强调接受式、死记硬背的学习,学生没有机会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验,亲自探究来学习化学。通过化学探究实验,他们能够主动参与到具体的实验活动中,经历类似于化学家探究知识的过程,亲身体验探究一个问题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体验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科学方法去解决问题,需要具备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与精神。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设计问题情境使学生明确探究的具体目标,进而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和整理有关数据,然后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得出结论。比如在进行“氯气能与水反应吗”教学时,就可以通过设计“新制氯水呈黄绿色可知其中含有Cl2分子,那么新制的氯水中还存在哪些物质呢?如何检验?”这样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操作,最后学生根据现象进行总结得出:存在的分子或离子、实验方案及其实验现象。化学实验能够让学生亲历实验的成功与失败,自己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既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能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
二、借助化学史,开发化学学科的人文素养教育价值
化学史是以化学学科本身发展的历史为前提,阐述化学科学如何从萌芽开始经过漫长的岁月发展成为现代化学的历史过程。化学史中不仅记录了影响化学发展的重要事件,阐述了化学发展的历程,而且还向人们展示了化学家们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中所具备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化学史所展现的化学家的人格魅力,所体现出来的对科学事业的执着追求、爱国热情、民族情怀、求实求真的品格、坚强的意志等科学精神,都会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如一生两度荣获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为纪念其祖国波兰,把自己历经艰辛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钋。中国近代化工专家侯德榜先生为了祖国的化工事业,放弃美国丰厚待遇毅然回国,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冲破了“索尔维公会”对我国的技术封锁等,从中可以使学生体会这些科学家身上流淌着的爱国心和故乡情。化学史是一块蕴藏着巨大精神财富的宝地,课堂上我们要合理利用,不但可以开拓其知识领域,更能有助于学生学习科学方法,培养其科学品质和科学精神。
三、借助化学基本观念,提升学生的化学思想
中学化学教学的目标应使学生具备较系统的化学知识体系和较强的化学学习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科学的化学思想,这应是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的最高追求,也是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最高目标。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若能适时渗透化学基本观念,特别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而且还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比如,在进行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教学时,应紧紧抓住物质结构这个核心要素,让学生建立起微粒观念,运用物质结构理论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宏观性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比如,守恒是物质世界运动的一大特点,化学学科中同样存在着守恒的现象,满足守恒定律。学生若能用守恒的思想来认识和处理化学中的守恒问题,则不仅有利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而且对问题的解决更快速、更准确。中学化学中守恒思想可以落实到以下内容的学习中: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守恒,离子方程式中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电荷的守恒,电解质溶液的三大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等。
没有体验和反思,学生的学习将很难进行深层次的建构和升华。在教学中借助化学实验、化学史,倡导化学基本观念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体验和思想认识,能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价值观,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山东教育》2017年5月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