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串,助力合作学习
发布日期 : 2025-03-26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菏泽市第二中学 王淑燕
中学化学教育不仅承载着知识传授的使命,更肩负着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重任。然而,一些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偏重知识灌输,忽略了对学生主动思考与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巧妙设计问题串作为一种教学策略,犹如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钥匙,引领他们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深化理解,享受合作共学的愉悦。在化学教学中设计问题串,意在通过一系列逻辑相连的问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化学原理,自现象至本质,由已知迈向未知,并在这个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
一、精心设计梯度问题,搭建合作学习桥梁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合作学习已成为增强学生综合素养、培育团队精神的关键路径。正如《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所强调,需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推行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合作式等教学方式。精心构建梯度问题,正是在此理念指引下,为学生构筑一座合作共学的桥梁,使他们在解题过程中,既能深化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又能学会倾听他人意见、有效交流及协同合作。设计梯度问题时,应遵循由简至繁、逐步深入的原则,确保每个问题都能成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阶梯”。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教材内容,还需具备将抽象知识点巧妙转化为具体问题的能力。
以“氧化还原反应”为例,可设计以下一系列梯度问题,以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首先,教师提问: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定义是什么?能否给出具体实例加以说明?此问题意在复习基本概念,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参与讨论。其次,继续提问:在氧化还原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遵循什么规律?如何根据化合价的变化来识别氧化剂与还原剂?此问题适度增加难度,旨在激发学生的深度思考。再次,教师还可以设计如下问题:设计一个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物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行为,同时分析氧化剂与还原剂在实验中的具体作用。此问题要求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验操作,并在小组内交流实验结果,以增强合作学习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师提问:寻找氧化还原反应在日常生活或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并尝试解释其内在原理。此问题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进行跨学科思考,同时在小组内分享观点,拓宽认知视野。这一系列有梯度的问题,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逐步深入思考,通过与同伴的交流与合作,深化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全面理解,实现合作学习的目标。
二、围绕核心知识点,构建问题串合作网络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以核心知识点为中心,教师可以精心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构建问题串合作网络。此网络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探究与解答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展开合作、共同学习,从而深化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设计问题串旨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引导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如何学习。
以“化学平衡”教学为例,教师首先可抛出一个启发性问题:你是否了解化学反应中的化学平衡及其影响因素?此问题旨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其意识到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中一个既核心又动态的概念。随后,教师可设计一系列逐步深入的问题,例如:“我们如何利用实验手段观测并研究化学平衡”“反应物浓度的变化对化学平衡有何影响”“温度波动如何影响化学平衡”“催化剂在化学平衡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应用化学平衡原理优化工业生产流程”。这些问题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探究化学平衡的概念、影响因素、实际应用及调控策略。构建好问题序列后,下一步是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式探究。各小组可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问题作为研究重点,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和开展讨论交流来寻求答案。在此过程中,学生需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遇到的难题,团队协作能力会得以增强,化学认知水平也将得到显著提升。以“如何应用化学平衡原理优化工业生产流程”这一问题为例,小组成员可分工合作,部分成员负责搜集相关的工业应用案例,部分成员负责制订实验方案并准备所需材料,其余成员则负责实验数据的记录与分析。通过这种协作模式,学生不仅能更深刻地理解化学平衡的应用价值,还能在实践中学会如何有效分配任务及进行团队合作。
三、创设问题情境链,点燃合作探究火花
良好的问题离不开精彩的问题情境,问题串的设计也需要结合一定的情境链。构建问题情境链旨在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或具有挑战性的情境,并根据情境设计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促使他们在小组合作中共同揭开化学世界的神秘面纱。设计问题情境链时,应遵循生活化、趣味性、挑战性的原则,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情境的教学功用。
以“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以下问题情境链,引导学生深入探究。1.电池作为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化学电源,其背后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请同学们结合个人生活经验,思考并探讨原电池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你们的独到见解。2.在理解了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后,我们将进一步探究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尤其是在金属腐蚀与防护方面,原电池原理起到了怎样的核心作用?请各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金属腐蚀现象,深入分析其背后的工作机制,并讨论有效的防腐措施。3.考虑到原电池原理在能源转换与利用领域的重要价值,我们能否利用这一原理,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原电池装置?请各小组协作,利用现有材料,设计一项简易的原电池实验方案,并进行制作及测试。通过一系列精心构思的问题情境,学生不仅能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还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将化学知识灵活应用于日常生活,从而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全面发展。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问题串的应用不仅有助于革新传统教学模式,还能为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活力与合作的学习氛围。借助一系列精心设计的问题,学生在探索与挑战中不断加深对化学原理的理解,同时在合作学习中锻炼思维,提升沟通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山东教育》2025年3月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