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展示使地理教学更接“地气”

发布日期 : 2016-10-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威海市文登区第二中学   李小宁

 

当地理教学远离学生生活时代和地域时,学生在学习时就会产生很强的“陌生感”,例如学生对小麦的生长习性和生长过程没有一定的了解,那么在完成小麦收割的相关知识时便会出现“不着地”的感受。如何使学生在学地理时能接上“地气”?那就需要我们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可视化、可感受化,通过各种地理背景展示促进学生理解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地理知识。

一、视频背景让空间不再遥远

教科书中的知识多是从学科的角度来选择教学案例的,而这些案例往往视角过大,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中第一节《疆域》中我国行政区划学习,课本设置从信封入手,但现在的学生很多没有写过信。若通过湖南卫视的亲子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儿》(第二季)中各站的剪辑视频,让学生领略各省典型景观,更易挖掘其中蕴藏的地理知识。

播放剪辑视频中的第1站重庆市武隆县仙女镇白果村,第2站浙江省建德市大慈岩镇压新叶村,第3站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地笋苗寨,第4站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虹口乡,第5站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呼伦贝尔草原伊利牧场,第6站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中泉乡黄河石林,第7站台湾省花莲县光复乡富兴社区和花莲糖厂等。在学生们观看视频的同时,让其在导学案上填注出对应的简称、省会以及其邻省。

通过明星视频背景展示,调动起学生的探究积极性,拉近了学生意识中的空间距离。《爸爸去哪儿》的明星效应使学生们始终处于亢奋状态,很多学生对于剪辑视频中的地点都看过很多遍,再加上导学案的填写,使知识更具体化。

二、生活背景让名词更加感性

地理教学要依靠学生的生活经验,而学生生活经验的缺失也成了地理教学不接地气的重要原因。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中第四节《自然灾害》中提到了气象灾害中的雾霾。防霾、抗霾如今已经成了我国的年度热词,但学生对雾霾的危害并没有切身体会,我们可以通过燃煤之痛、雾霾天气必备的大口罩等向学生展示其生活背景。

雾霾被称为“会呼吸的痛”,尤其是冬春季节的供暖季,直接变成了“雾霾季”。燃煤之痛如何解?柴静的雾霾浓度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曾进行过深入分析,其矛头直指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和供应体系。联系学过的西气东输,学生会意识到我国的能源企业应该积极进行产业转型和升级,使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达到双赢。

雾霾天气必备的白色大口罩与哮喘病、气管炎、咽喉炎等过敏性疾病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在肆虐的雾霾面前,人人都是受害者,人人也是施害者。防治雾霾人人有责,雾霾面前没有人能免责。我们可以通过少开车、少放烟火、少用一次性物品、少食用烧烤食物等行动,身体力行成为驱散雾霾的行动者。

在课堂中教师可通过可信、可行的生活背景现身说法,拉近学生与雾霾之间的距离,触及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确立个人和企业在治理雾霾过程中应该具备的态度、责任和行为准则,由观念到行动,实现对学生“己心”的教育。

三、历史背景让数字不再单调

学生“两点一线(家庭—学校)”的生活模式使其缺少接触自然和社会的机会,导致其对很多地理数字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而看不透其内在含义。例如,七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第二节《农业》中提到我国农业东部与西部的分界线为400毫米降水量线。学生对“400毫米”这一数字并不“来电”,教师可通过其实际地点长城的历史演变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中国历史上,有北方游牧民族“臣服”的时期,如汉唐盛世;也有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时期,如元代和清代。但这只是暂时改变了农耕王朝与游牧王国之间的边界,并没有根本改变两种社会的存在形态。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两边气候环境不同。长城北边,降水量少于400毫米,不适宜种植农作物,因此成为游牧地区;而长城南边,降水量大于400毫米,适宜农业,因此成为农耕社会。所以不管历史如何演变,农民与牧民都只能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两边拉锯,一旦越过这条线,就只能改变角色了。

通过长城两边的历史背景演变,学生明白了“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两边是故乡”的含义,更知道了长城所在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所附带的历史意义。它把我国大致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部分,其位于暖温带与中温带交界地带,是半湿润与半干旱区的过渡地带,也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过渡地带,同时,它还是我国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农耕区与畜牧区的分界线,是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温带大陆性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等。这样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就不再是一个单调的数字,它直接变成了一种代言,一种地理及历史属性的代言,让学生掌握起来更加立体。

背景展示会让地理教学更接“地气”。有背景的地理学习使学生以多种视角看世界,即生活视角、历史视角、空间视角、生态视角等,让学生从“地面起步”,感性引入地理主题,理性将原本独立而零散的地理知识归类整理。这样不仅保证了学生地理学习的效率,也使地理课堂更加立体、直观、感性。

 

(《山东教育》20169月第27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