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接地气”才能走进“春天里”

发布日期 : 2016-05-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课堂“接地气”才能走进“春天里”

——构建充满生命力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

沂南第一中学         张存良

 

“接地气”出自《礼记·月令》,是指挨着地面才能接收大地之气。在自然界,常纳大地之气,才有春暖花开、生机勃发的状态。思想政治课知识理论性逻辑性抽象、晦涩,学生理解运用困难。课堂教学只有紧贴“地面”、吸收“大地”之气,才能充满生机、大放异彩,让学生身临其境,如沐春风,才能走进课堂教学的“春天里”。

一、情境富有现场感,才能“接地气”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的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贴近生活、富有现场感的情境不仅是一服“兴奋剂”,更是一支“黏合剂”。它可以让学生走进生活,丰富自身的生活体验,在现实的生活体验中立德明礼、明辨是非、洞察秋毫,成长为有智慧、讲风尚的新时期合格公民。

在教学“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一课时,许多教师开口便是海尔的经营战略分析、腾讯的市场设计……如果总是让学生的智慧与这些“高大上”的事实去碰撞,让学生只看到成功的一面,又怎能让学生体会到:在海尔品牌经营之初,因产品质量存在问题,总裁张瑞敏怒砸不合格产品的行为;2015年元旦始,腾讯“滴滴”与淘宝“快的”为争夺市场,展开了一场“烧钱”的不正当竞争游戏,从而懂得企业经营与发展战略、战术的重要性;我们又怎样更好地激发学生走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春天?让我们看看一位教师同样的课堂吧!这位教师一进教室,立马感叹:同学们,今天老师闻到了春的气息,校园处处花香鸟语。看来,春天真的来啦!这一开场白让学生感到春风拂面、轻松愉快,立刻兴奋、好奇起来。教师接着说,其实今天还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日子,欢迎大家进入我们班2016年春季时装发布会现场。下面,有请各位公司销售部经理、公关部长、总裁闪亮登场(从听课教师中现场选出)。他们将会在今天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呢?让我们拭目以待!这一模拟会议现场之作,很快将学生置身于现实生活中去,激动与兴奋、期待与展望难以言表。无疑,这已成为一堂精彩课堂的开始。接着,教师请学生将课前自己设计的三款服装一一上台展示。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并不时交头接耳,对每位设计师的服装进行点评,提建议、促营销。显然,这一“接地气”的“服装发布会”现场相对于贯穿事例讲解的传统课,完全呈现出亮丽的学科色彩,更让学生赏心悦目、神清气爽,正所谓“同一片天空,不一样的蔚蓝”。这,就是“接地气”之“韵”带给我们的,是生机、期待,更是纯真、至美!

二、预设充满灵动感,才能“聚人气”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难免会发生一些意外,此时教师要发挥自己的智慧,化腐朽为神奇,这些无法预约的“美丽”是极具开发利用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往往在你无心插柳之际出现,若能以灵动的教学机智加以巧妙转化,便能绽放有心栽花的精彩。

在一次市里组织的教学能力赛课上,一位年轻教师正在讲解矛盾特殊性的知识,由于操控失误,肯德基的广告不小心被播放出来,学生顿时哄堂大笑。这时,很多学生私下说出了一些广告词,评课教师普遍认为这一失误将影响教师的发挥。面对这一突发状况,年轻教师并未慌乱,而是灵动设问:“同学们,广告总是这样不请自来,你们还知道哪些广告宣传语呢?”学生马上兴奋起来,先后说出了“你就是我的优乐美!”“中国好凉茶,中国加多宝!”“中国移动,我的地盘我做主!”等各具特色的广告词,课堂人声鼎沸,笑声阵阵,成了欢乐的海洋。而后教师现场总结:“同学们,这就是矛盾的特殊性。每个产品都有其特点,广告正是抓住产品特点,让消费者对每种产品形成了深刻的印象。”接着又问道,“神州笔记本电脑是谁代言的广告呢?”“李宇春!”“你们觉得广告可信吗?”学生立刻展开讨论,对广告莫衷一是,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就广告带来的积极效应和消极影响展开辩论。课堂气氛一浪高过一浪,异彩纷呈。最后,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作了精彩的点评:广告具有宣传和带动效应,是增强企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重要手段,是原创产品走向市场的敲门砖,但是广告中的利益博弈也会欺骗消费者,有些消费者会受盲目从众和攀比心理的影响,被广告误导而走入消费陷阱。因此,我们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广告。面对意外,顺而导之,让意外成为了提升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力促道德转化和情感升华的“酵母”!这就是“接地气”之“巧”,它完全打破了原有的教学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有活力、聚人气,不仅让课堂“预设”从尴尬中走出来,还在教师灵动的教学机智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课堂自然、生态,灵性、精彩!

三、升华饱含人文感,才能“引共鸣”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身,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现代教育呼唤人文精神,它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成为政治课的新常态。课堂教学中要抓住时机,积极探索人文精神的培养方式,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与学生终身发展的契合点。引导学生尊重生命价值,追求真善美,享受成长的幸福和尊严,做一个有情有爱、有人性、有信仰的人。

如,在讲授《政治生活》第六课政党的知识时,一上课,我面带微笑地说:“同学们,我是一名党员,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党的故事,你们愿意听吗?”学生一听是讲故事,立即跃跃欲试。我接着说:“今天,我们来观看并参与拍摄一部电影,希望大家看完和我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这一说法很快得到了学生的欢迎。接下来,我在电影的第一幕播放了20159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的精彩片段,让学生体会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深刻感受民族、国家的苦难及时代赋予自己的担当。第二幕,我和学生一起分配角色,扮演党、政府、人大、政协,模拟“十三五”规划的产生过程,顺利地归纳了“党的地位和执政方式”的知识点。第三幕,我将本班教师党员的事迹做成了VCR进行播放,学生看后深受感动,领会到党的性质、宗旨和执政理念。整节课娓娓道来,师生共同探究,感受党在今天的重大使命和中国梦的实现追求,没有丝毫灌输和强加的因子,却深深打动了学生的内心,引发了共鸣。毋庸置疑,学生懂了,懂的不仅是知识,还有信仰和使命;学生动了,动的不仅是情感,还有追求和梦想!

叶圣陶先生说过:“让政治课堂活起来,充满灵气的政治课堂教学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有如沐春风的感觉,在艺术享受中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日常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政治教育素材,只要善于观察,注意收集,巧妙利用,让思想政治课多一些“接地气”,少一些“假大空”,就会永远走在“春天里”,在这里,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生命的成长!

 

(《山东教育》20164月第12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