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学生一个“生活化”的音乐课堂
发布日期 : 2016-04-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邹平县第一中学 滕海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学音乐课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创新。可是也常听很多教师在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喜欢音乐课了,课上教师播放的内容学生不喜欢,参与度也不高,想上好一节课的难度逐渐加大。其实,教师所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距太远是学生参与度低、学习兴趣降低的根本原因。若音乐教师还学生一个“生活化”的课堂,学生必定会对音乐课所讲内容投入极大的兴趣。
一、课堂语言生活化
教师课堂语言运用得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马克思说过,音乐是人类的第二语言。音乐语言具有独特的美,具有抽象性和非语义性的特征,同时也容易产生与学生的距离感。这就需要音乐教师有极强的驾驭课堂语言的能力,要尽量选用生活化的语言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尽快把学生带入所要欣赏作品的意境中。如在讲授《黄河大合唱》时,由于作品创作的年代离学生现在的生活较远,他们很难进入到作品中,更不愿去理解作品。于是,我在导入环节加了这样一句话:“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我们的家乡滨州就坐落在黄河的岸边。”简单的几句话,使学生感受到今天所讲述的内容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缩短了与作品的距离感,也打开了学生鉴赏《黄河大合唱》之门。
也常听学生说“不是不喜欢音乐课,而是对老师所讲内容听不懂,觉得抽象,所以缺少了对所讲音乐作品的欣赏兴趣”。如在讲授“奏鸣曲式”这个概念时,某教师非常巧妙地把呈示部比喻成一个水果篮的最上层,最上层摆放的是最精华、主要的部分,这就是作曲家呈献给大家的主要音乐动机。如此讲授,学生会很容易地理解该部分在奏鸣曲式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课堂意境生活化
有句话说得好:“只有当教学走到学生发展前面的时候,才是好的教学,才能通过教学,不断把学生带入一个永远没有终结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意识到以前没有意识到的东西。”这应该是我们创设生活化意境课堂的出发点。建构主义也特别强调在真实而富有意境的情境中进行教学。课堂意境生活化的成功设计,必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形成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创“奇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讲授“非洲歌舞音乐”时,我曾扮演成非洲部落的首领把鼓语带入到课堂里,告诉学生这是从广袤的非洲大地传来的鼓声,让学生在对非洲鼓语的好奇中展开对非洲歌舞音乐的探究与学习。非洲鼓语的这层神秘面纱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好奇心,带着这样一种好奇之心,学生再学唱非洲歌曲、欣赏非洲音乐时必定会产生一种自发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调动起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会随之出现。在课堂上,学生会主动地做出老师所发出鼓语的回应,也会在听到非洲音乐时主动地做出简单的非洲舞蹈动作,整个课堂顿时活跃起来了。这是对音乐教育“愉悦性”原则的实践,也有助于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教学工具生活化
中学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从身体外形看像一个成年人,但在他们的内心还保留着孩子那种活泼好动、乐于体验参与的性情。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除了让学生安静地聆听外,更要通过具体的音乐实践使其感受体验作品之美,其中音乐的教学工具能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受经济条件、地区差异的影响,学校在给音乐教师配备教学工具方面可能会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甚至有些学校根本没有能力提供太多的教具。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工具。
我们经常会发现在幼儿园、小学学生对手工课特别感兴趣,不用教师去教,好多学生就可以利用家中的废旧物品制作出各种精美摆件。受此启发,我在讲授高中音乐鉴赏“人民音乐家——聂耳”这一节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打击乐加入作品《金蛇狂舞》中的作用,把家中的锅碗瓢勺带入到课堂上。学生在敲敲打打中感受到了人们赛龙舟的热烈气氛,体会到了作品的民族特色。“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了,主动参与到了教学中,这也是我们音乐课教学的初衷。曾获得山东省优质课一等奖的枣庄一中王成刚老师在讲授《演奏模块——演奏入门》时,创造性地将废旧的PVC管截成七个基本音阶,把学生分成七组,成功地演奏了作品《丰收之歌》。整个课堂上,学生在参与中体会到演奏的乐趣,也因为有了这样的演奏实践,必将建立起学生对演奏模块的兴趣。
四、课堂场地生活化
过去上课,铃声不响教师不进课堂。现在,我改变过去的做法,教师在门口等候学生,就像迎接远方的客人那样热情,面带微笑,让学生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中听着课前音乐进入课堂。另外,在音乐教室里张贴生活化的富有艺术气息的图片,配备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和器材,这些也是创设生活化课堂的必要条件。
教育专家闵乐夫说:“没有体验就没有成长。”音乐家当初在创作音乐作品时,正是因为有了亲身的体验,有了对生活、事物的真切感受,才创作出如此佳作。当学生在鉴赏音乐时,教师也要给他们创造生活化的场地,让学生体验到音乐所表现事物的真实感。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创造性地把课堂搬到操场,搬到田野。如在讲授高中歌唱模块“踏雪寻梅”时,正值下雪,我便把学生带到户外观赏真实的雪后梅花,让学生尽情地玩耍,体会雪后之自然美景。当他们再来演唱歌曲时,就不会出现对歌曲表现生硬、苍白无力的情况。又如在讲授绛州鼓乐《滚核桃》时,鉴于学生缺少对农民晾晒核桃的了解,可课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实地观察核桃的种植及晾晒过程。有了生活的体验,学生在聆听作品时就会主动地联想到“头”部分音乐的快慢、强弱变化是在描述人们把核桃从麻袋中倒出来散落一地的情境,在做节奏模仿时也能体会到丰收后人们喜悦的心情。
五、信息技术还原生活化
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突飞猛进,音乐教师要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服务于课堂,让信息技术打破时空的限制,还原音乐作品的真实面貌,还原生活化的音乐课堂。当代信息技术如音频制作、视频制作、图片处理、交互式课件、微信等网络平台辅助教学运用到音乐课堂,能使听觉艺术的音乐与其他姊妹艺术有机结合起来,以便创设出直观、形象、真实的情境。
如在讲授“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时,我没有用歌唱家现场演唱的视频,而是自己用会声会影软件制作了一段播放西北地区风景图片的视频,并且把“花儿王”朱仲禄的演唱音频插入进去。学生听着音乐,欣赏着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瞬间进入到西北地区的“生活化”场景中,“花儿”那高亢嘹亮、起伏跌宕的音乐风格得到了很好的诠释。对比歌唱家的演唱视频,西北地区真实的风土人情图片展现更利于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更能演绎出音乐作品的抽象性和不确定性,每个学生脑海中会浮现不同“花儿”的音乐形象。就像人们常说的,“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又如设计“鼓乐铿锵”介绍“打溜子”这种打击乐形式时,学生很难理解其演奏方式,只有课后简单的文字描述。我找到了生活中演奏打溜子的视频,通过视频处理软件编辑展现给学生生活化的演奏现场。学生看后,非常直观地感受到这种民间演奏艺术的魅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生活化”的创设,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会把学生带入相应的场景或氛围中,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准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教师在创设生活化课堂的过程中,融入了自己的真切情意,全身心地融入课堂。这样的课堂交融了师生真切的生活情境,在这样“接地气”的课堂氛围中,师生共同快乐地赏乐、激趣、怡心、陶情。如此生活化的音乐课堂,美哉!让我们大声疾呼:还学生一个“生活化”的音乐课堂!
(《山东教育》2016年3月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