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发布日期 : 2020-09-17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打造活动型道德与法治课堂之管见
山东省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崇德中学 贾 斌
山东省德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研室 李红菊
初中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已经全面实施,为避免教师依旧沿袭传统的教学方式,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打造活动型道德与法治课堂成为应有之义,大势所趋。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对活动型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认识。
一、改变认识,转变思路,树立活动型课堂新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一语点中了道德与法治课的精髓。因为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性质之一即实践性———从学生实际出发并将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与践行中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活动型课堂是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并践行的有效途径,是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系的有效载体。作为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抛弃纯知识传授的说教式教育方式,打造活动型课堂,还原其德育性质。
譬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二项目“遵守规则”时,有两种不同的设计:
第一种是教师呈现案例:某女在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下车晃悠,甚至去拉司机车门,瞬间被老虎拖走,她的老母亲救女心切冲出去,当场毙命。通过这件事,谈谈你对规则的认识。
第二种是教师创设情境:本地洪水暴发,眼看教室就要被洪水淹没,这时来了一艘船,然后把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同学随意领取船票,没有任何限制,第二组按照规则有秩序地领取船票,哪个组先领完?哪个组登船获救?最后让学生谈谈体会。
两种设计虽都创设了情境,但第二种教学设计显然具有复杂的真实情境,更注重学生体验,更具有开放性和主动参与性,也更符合活动型课堂的特征,更有助于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从第一种设计向第二种设计的跨越,则需要教师进一步更新理念,培养活动型课堂设计意识。
二、提高素养,深入体验,感受活动型课堂的无穷魅力
朱明光教授在《关于活动型思想政治课程的思考》一文中指出:“以核心素养为纲是修订高中课程标准的标志性追求,塑造活动型学科课程是修订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最显著的亮点。在我们看来,这是思想政治课程聚焦核心素养的关键抓手。”
传统课型往往只能达到“知情意行”中的第一步。譬如一道菜,无论我们用什么词语形容它的美味,都不如让人亲自尝一口能真正体会个中滋味。又如学骑自行车,无论我们用多么精准、清晰的语言去描述骑车技巧,呈现多么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去观察和感悟,最终,都不如让学生亲自骑一骑,才能掌握其中的要诀,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好的活动型课程,给学生内心能带来深刻的体验甚至震撼,远非老师的简单说教所能比拟的,从对学生的影响和感受的角度来看,它是高效的,具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
在讲七年级下册《单音与和音》一课时,我设计了“驿站传书”。具体规则是:把学生每七至八人分成一组,各组排成一列列纵队,自行约定信号及信号的传递方式。然后老师将写有信息的纸条交给排尾的队员,由排尾传递给排头队员,准确说出答案最快的队为胜利者。比赛开始后要求每个人不能说话,不能回头,不能移动椅子,后面的人不许超过前面人的背部。这个活动对学生彼此之间的协作能力、默契程度提出很高的要求。学生在本组信号如何约定、如何传递的讨论中,对合作意义与团队精神的感受和体验,绝非通过教材的单纯讲授、听几个团队协作的故事案例所能获得的。当活动结束后,每个组无论胜负,都会有很深的体会和收获,而且这种收获不仅仅局限于“单音与和音”这个范畴。通过活动开展,会让学生生成很多新的体验,比如,对于活动执行中的“规则意识”、活动失败后对团队成员的“安慰、宽容”、信息约定和传递方式中的“创新意识”等。可以说,我们通过一个小小的活动送给学生一片树叶,而学生却通过深刻的体验还给我们一片森林,特别是作为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之一的“实践与创新”,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
三、巧妙安排,精心设计,走出活动型课堂认识误区
在以往的教学中,很多教师也尝试了一些活动设计并应用到课堂中,但是却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问题,如:活动引发了兴趣,但学生过于兴奋,导致教学秩序混乱,不能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活动过程难以控制,偶发因素太多,不能达到预期的活动目的等。于是,很多教师在尝试失败后,对活动型课堂不屑一顾,认为活动设计花里胡哨,不实用。甚至有的教师认为,活动课的实施只是瞎折腾,费力不讨好。
李晓东教授说:“只有基于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正确理解,才能用恰当的方式理解和呈现新时代的新发展和新要求;只有基于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正确理解,才能在创新教学模式方面保持正确的方向。所以,只有从澄清思想认识入手,才能引导教师更好地理解时代机遇和挑战,理解当前社会背景下如何进行教学模式更新的探索和实践。”
在讲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和朋友在一起》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一人用布带或毛巾把眼睛蒙上,先由同伴搀扶着走过各种障碍物,然后中途让蒙眼的同学单独摸索,活动后对比前后的感受。
我在第一个班授课时,把这个活动设计简单搬到课堂上,没有考虑其他因素。结果,当活动结束时,我问蒙眼的学生:“同伴搀扶着走和自己蒙着眼走,哪种感觉好?”没想到他说:“自己走好一些。”
这确实让我产生了挫败感,活动结果与预期背道而驰,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事后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发现自己的活动设计和实施中,很多细节没有考虑到。第一,搀扶的同伴在走的过程中对前面出现的障碍物缺乏语言提示,结果和他自己走的过程几乎一样,都要靠自己摸索。第二,我只拿了几个笤帚作为障碍物,学生在蒙着眼行走的过程中,很容易发觉并跨越,也影响了他的体验。第三,活动时课堂纪律没有掌控好。在同伴扶着走的过程中,其他同学都显得很兴奋,除了我预先放置的一些障碍物外,有些同学把自己的凳子作为障碍物也放置其中,增加了学生行走的难度。而学生自己走的时候,我怕他摔倒,减少了行走中的障碍物,并全程跟在后面偷偷护送,其他同学没敢捣乱,由于障碍比同伴护送时少,行走比较顺利,于是,这个学生感觉自己走反而比同伴扶着要好一些。
在第二个班授课时,我首先强调了纪律,同时加大了障碍物的难度,除了笤帚,我还放置了凳子、水桶作为障碍物。同时告诉同伴在搀扶中可以有必要的语言提示。另外,在学生自己蒙着眼走之前,我让他先原地转了三圈。结果,学生自己摸索走的时候比同伴搀扶时明显困难,学生说:“自己走的时候感到心里没底。”虽然这个结论很简短,但它来源于学生的真实体验,胜过长篇大论。
由此可知,活动型课堂的失败不能归罪于课型本身,往往是教师设计不精心,考虑不周所致。只要认真反思活动课设计中的每一个细节,加以改进,就能打造出成功的活动型课堂。
四、坚守信仰,笃定追求,提高活动型课堂执行力
在日常的教学中,有些教师虽然也认识到活动型课堂对加深学生道德体验的必要性,但为何不愿意把这种课型贯彻到教学中呢?
第一,耗费精力。很多时候,一个看似简单的活动,真正操作起来,却有很多预想不到的麻烦。譬如讲到交往时,一般来说只需要呈现“印度狼孩”的事例,学生阅读后往往就可以理解交往的意义,而且无论是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是课堂上的实际操作都很简单省力,但学生通过这种案例教学获得的体验是很肤浅的。所以在教学中,我又加入了蒙眼行走的活动,来加深体验。但是这个活动在实施前光道具的准备就让我大费周折。一般蒙眼的道具用眼罩最简单,但是自己手头没有,而且眼罩遮得也不是特别严实。于是我找了一条毛巾,先把自己蒙起来试试效果,发现毛巾太短,系不上。又翻箱倒柜,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最后想到家里有一个小毛毯,便找了出来,叠了叠,然后系在自己头上试了试,效果很好。一个小小的活动,在课堂实施时,整个过程也许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但是活动前的设计与准备却可能需要几个小时。这种精力的投入,如果没有背后的学科信仰作支持,即使教师具备先进的课程理念,知道活动体验的价值和意义,也会束之高阁,退避三舍。
第二,难以评价。活动型课堂,学生往往比较兴奋,纪律不好掌控,对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远不如教师自己的简单讲授来得容易。同时活动的开展,必然要占用一定的时间,如果把这个时间用来背诵、记忆,那么可能学生的应试成绩更好,毕竟道德情感、道德体验很难完全通过笔试考查出来。考试成绩往往影响到教师的切身利益,而道德情感的深化则能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课程价值,但当这两者有所冲突时,有些教师往往选择前者。
韩震教授在《核心素养与活动型课程》一文中指出:教师应成为积极主动、有行动能力、有合作能力、有创新能力、有反思能力的学习者。而这些行动的自觉性,必须有教师高尚的教育情怀和坚定的学科信仰作支撑。当一个教师认为道德与法治课不过是“教师讲讲,学生背背”时,当他把道德与法治课作为自己评职晋级的工具时,他很难潜心设计并不辞辛苦地开展这种“费力不讨好”的活动。
打造活动型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大势所趋,却又非一日之功。作为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有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勇立潮头敢为先”的精神,积极探索,让活动型道德与法治在课堂里大放异彩!
(《山东教育》2020年7、8月第29、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