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线上教学的爱国主义教育途径探索

发布日期 : 2020-09-17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单县第一中学   陈文献

2020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完全打乱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秩序,在举国上下共同抗疫中,出现了大量的激励民众、唤醒民心、凝聚民族的感人故事,这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教育素材。如何利用线上教学形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成为在此非常时期学校工作的一项重大教育课题。为此,笔者所任教学校遵循《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根据线上学习的特点,在延期开学期间,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创设线上《风雨同舟,共克时艰》栏目

学生宅家学习期间,为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国家,学校创设线上《风雨同舟,共克时艰》栏目,利用抗疫中的感人故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空中课堂,每天晚7点准时播报大约20分钟的抗疫时事新闻和评述。这些时事新闻是从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和“学习强国”等精选而来,时事评述是教师们对时事内容集中交流和精心研讨的成果,是对时事的总结和升华。现撷取栏目内容为例说明。

220日,以“最美逆行者”为题材。栏目播报了抗疫中众多的“白衣战士”舍身救护患者、三军医疗队奔赴抗疫前线和无数志愿者不顾个人安危加入抗疫第一线的动人场景。负责该日时评的语文教师评论道:“这些不顾个人安危、逆风而上的白衣天使,是战士,是卫士,更是勇士;三军医疗队的这种表现体现了我军‘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军人风采;而志愿者们传承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秀民族传统。”这些满满正能量的时事和评述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在学生心中的影响,更加坚定了学生的爱国主义信念,陶冶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学生家长线上反馈说:“不要说孩子了,我们都看得感动了。”

37日,以“在抗疫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栏目播报了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对中国抗疫工作的评价:“在这场世界性抗疫中,中国推动着对整个人类负责的抗疫模式,必将赢得更多的朋友与更广泛的共同利益。”负责此日时评的历史老师对此评论道:“中国抗疫模式,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际行动。病毒面前,人类没有旁观者,要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克服封闭的思维。”这种时事教育,扩大了学生爱国主义视野并提升了他们的格局。

二、联系抗疫,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各科深入挖掘教材与抗疫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契合点,利用课堂教学主阵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现把课堂教学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部分做法展示如下。

语文学科以220日《风雨同舟,共克时艰》栏目的“最美逆行者”为素材,要求学生以“我的榜样”为题目进行写作训练。学生一改过去一写作文就头痛的习惯,这次作文学生积极主动,有感而发,涌现了很多优秀作文。这种一石双鸟的作文训练既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净化了学生的灵魂,端正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历史学科运用了对比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历史教师在教学中,恰当地联系中国共产党在本次疫情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并结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的历史史实,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中外抗疫的对比。在这历史和现实、国内与国外抗疫对比中,让学生思考、讨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种摆事实、讲道理的分析,增强了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政治学科设计了以“疫情之下,对全球化的思考”为主题的专题讲座。该专题以政治教材“全球化与改革开放”内容为基础,以此次疫情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了全球化的利与弊。经济可以全球化,病毒的传播同样也可以全球化。这种两面性,就像打开窗户既能进来阳光,也能进来苍蝇一样。通过这样的专题分析,提高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了国家安全风险意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基于危机感的爱国主义思想。

地理学科结合疫情,以“加强个人环境道德修养,创建生态安全的美丽中国”为主题进行了专题讲座。讲座教育学生要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规律,个人的环境道德修养是关系到国家乃至民族存亡的大事。课后,学生线上留言感慨道:“我现在才知道不食野生动物,不破坏环境也是爱国,如果能早一点对公民进行环境道德修养方面的教育,可能会减少很多重大灾难的发生。”讲座提高了学生的环境道德修养,让学生树立了基于生态文明观下的爱国主义情感。

此外,学校还开设了“跟我唱”线上音乐课堂。《武汉并不孤单》《最美的温暖》《相信爱会赢》等充满正能量的抗疫歌曲在师生中得以传唱。学生在动情地歌唱中,唱出了对祖国的真挚感情,缓解了宅家学习的心理压力。这样的课堂润物细无声地把爱国主义情感融入学生的感情之中。

三、线上开展各类爱国主义主题教育活动

(一)开展每周线上升旗活动

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是陶冶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有效途径,为了加强对学生宅家期间的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尝试进行了每周一次的“同升国旗,同唱国歌”的线上升旗活动。这种别开生面的升旗仪式让学生和家长耳目一新,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在本学期线上第一次升旗仪式上,通过空中课堂,校长做了主题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线上国旗下讲话,号召学生热爱祖国从自己做起,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随后,学生代表在线做了题目为“疫情之下,祖国我对你说”的国旗下演讲。这位同学在演讲中深情地说道:“过去‘国家’只是停留在概念层面,我们并不真正了解‘国家’对每个同学意味着什么,而在这次疫情中同学们都能切实感受到祖国对普通百姓的关怀,这些幸福的体验使得国家和共产党员的形象在我们的心中逐渐丰满起来。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清醒地认识到,共产党是我们的依靠,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幸福的根本保障。”最后学生代表向学生发出“爱我中华,从我做起”的倡议。

隔空不隔情,在这种线上升旗氛围中,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净化,爱国主义境界得到了提升。

(二)召开线上班会,激发学生的报国之志  

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学生宅家学习期间,学校通过每周一次的线上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学习管理。现以一次主题班会为例说明如下。

这次班会的主题是“最好的偶像,就在当下”,旨在抓住抗疫这一特殊教育契机,引导学生向抗疫英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班会活动在视频播放中开始,视频中再现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奔赴武汉,火车上的他尽显疲惫的神态镜头;接着播放了“上报第一人”的湖北医生张继先,成功拉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警报的相关场景;还播放了很多稚气未脱而又勇敢刚毅的90后护士,背起行装走向了抗疫前线的画面。学生含泪看完这段视频,随后围绕“谁是你的偶像”这一话题进行了线上讨论。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老师教育学生:“没有视频中的这样的人,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岁月静好。在抗疫中像这样的平凡英雄还有很多,他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领航者,我们要以他们为偶像,在他们的带领下走向更广阔的舞台。”这次主题班会震撼了学生的心灵,端正了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了学生的报国之志。

(三)组织“抗击疫情,你我同行”网上捐款活动

为将学生的爱国之情转化成爱国之行,学校发起“抗击疫情,你我同行”的网上捐款活动。

捐款活动在《武汉不孤单》的歌曲中进行,首先学校领导和老师带头捐款。老师们慷慨解囊的捐款画面,通过网络同步呈现给学生,学生的情绪被感染,纷纷踊跃捐款。很多学生线上留言:“白衣天使、军人、警察和志愿者冒着生命危险冲在抗疫第一线,我们作为学生,去不了武汉,捐点自己的零花钱给湖北加油,给武汉加油。”活动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学生在这种氛围里体验到了满满的爱国主义幸福感。

四、把爱国主义情感落实在行动中

(一)将爱国主义情感转化为学习内驱力

报国之行是报国之情、报国之志的出发点和归宿。针对还要继续延迟开学的现状,学校开展了以“战疫情,我自律,我刻苦”为主题的“三月学习月”活动。通过活动教育学生,由于身份的特殊性,学生不可能像医生、志愿者那样,到抗疫一线去实现自己的报国之志,目前刻苦学习就是学生爱国的表现。只有学好本领,未来才能成为像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那样的科技救国者。通过这种线上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强国之志,转化成永不枯竭的学习内驱力。

(二)体育锻炼打下实现报国之志的身体基础

在引导学生刻苦学习的同时,学校加强了学生宅家期间的体育锻炼,开设了线上体育课堂。学校号召学生要有“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雄心壮志,要像钟南山院士那样,耄耋之年仍然战斗在抗疫第一线。学校因地制宜,推出了“跟我做”室内健身操和眼睛保健操锻炼内容,学生参与的热情很高。家长对此很满意,纷纷线上留言,孩子在家锻炼很认真,很有激情,孩子比以前更有青春活力了。

(三)在生活中落实爱国主义行为

学校贯彻“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加强了对学生宅家期间的生活常规指导。首先要求学生宣传好、遵守好防疫规定,保护好自己,保护好家人,做到了这些就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学校对每天学生宅家的生活常规作了具体的规定,如每日“房必扫”、餐前“碗必端”、餐后“锅必刷,桌必擦”等。此外还提出了宅家期间,孝敬爸妈的行为规范,如“每天为爸妈做顿饭”“每周给爸妈洗次衣”等。学生在行动中体悟到“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不孝爹妈,何以效祖国”的道理。在这一点一滴、一举一动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开始生根发芽。

当然,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复杂工程,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这种线上爱国主义教育是非常时期的一点尝试和探索。学生生活、学习囿于一室之内,要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目标还要和复学后的各种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并做到学校教育和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同时需要家长、社会和学校共同努力。在这样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措施下,才能共同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目标。

(《山东教育》2020年78月第2930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