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巧传承,策马春风堤上行
发布日期 : 2020-07-12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运河文化巧传承,策马春风堤上行
———济宁运河文化与初中研学旅行课程融合实践之路
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初中 王程程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教学研究中心 张春凤
2016年12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要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指出,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深入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济宁市实验初中借助“济宁市域优秀传统文化与初中研学旅行课程融合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依托济宁丰厚的运河文化资源,积极开发运河文化课程,开展运河文化研学活动,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运河文化研学之路。
一、汇千年运河史实,成寓教于乐课程
京杭大运河肇始于春秋,完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取直于元朝,兴盛于明清。作为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一项壮举,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河,也是中国唯一南北走向的长河。
追根溯源,济宁是靠运河发展起来的城市。运河的开通和兴盛,把济宁的商业文明推向鼎盛时期。民谚讲:“济宁州,赛银窝,南门靠着运粮河,小闸口里真热闹,税务街上买卖多。”就是当时繁荣景象的真实写照。历史上济宁又是“东鲁之大郡,水路之要冲”,处在京杭运河号称“水脊”“驼峰”的最高点和中枢位置,因此,元、明、清三代都把济宁作为治运司运中心。当年运河全线科技含量最高、可与四川都江堰相媲美的南旺分水枢纽工程也建在济宁,济宁因而又被誉为“中国运河之都”。可以说,济宁的历史,就是一部因水而兴、因水而强的历史,运河就是济宁的母亲河。
为了研究大运河对济宁发展的作用,学校课题组老师多次向济宁市运河文化研究协会会长杜庆生请教,最终编制了《运河文化》校本教材。教材由九个章节组成,包括以漕粮供给为中心的漕运文化、以总督衙门为代表的“运河之都”历史文化、以诚信谦和为核心的儒商文化、以“江北苏州”风貌为特征的城市文明、以倡导忠孝礼义为主旨的民俗文化、以李杜诗篇为主的诗歌文学、以融南汇北(当然也包括融汇东西)为特色的餐饮文化、由“洵属南北回教寺院之冠”东大寺所传承的宗教文化、承载济宁历史彰显城市个性的地名文化、在顺应自然中改造自然的“人水和谐”思想,以及在商业文明和治理运河过程中表现出的鼎力革新精神。
通过研学,希望学生感受运河文化的灿烂,了解济宁在运河发展史中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并汲取先人给我们孕育、融化、积淀的丰富营养,从而爱运河、爱家乡,增强文化自信。
二、穿济宁大街小巷,走运河堤岸小桥
运河文化内容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多彩,学生单纯通过校本教材难以很好地感受理解运河文化。因此,我们创新学习模式,将研学旅行和传统文化融合,带学生用脚步丈量城市的宽度,用手触摸历史的温度,用心灵感受文化的厚度。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自主学习,自然熏陶。
(一)创新研学内容———知识性+整合性
课题组开发的“运河文化”研学旅行课程,集人文性、实践性和研究性于一体,以校本教材为依托,以研学旅行为主要特色,体现学生整体参与,是学生进行综合性实践活动的课程。
在研学中,除了《运河文化》的学习内容外,我们还深入探索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如在进行以“江北苏州”风貌为特征的城市文明的学习时,学生参观竹竿巷后,我们加入了一节劳技课———学生学习编织竹筐、扫把,学习制作竹篦子、烧火打铁等技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尝试学习了即将失传的手艺,也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与艰辛。在学习宗教文化时,学生不仅了解了东大寺的建筑风格、历史文化价值,还加入美术课的写生环节,让学生坐在古运河畔,用油彩描绘东大寺的风光。在参观南旺分水岭后,在景区内进行了一次让学生终生难忘的主题班会———“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引领学生回忆了自己参与过的创新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和担当精神。
运河文化研学旅行课题,超越学习书本知识的局限,密切学生与生活、与社会、与梦想、与实践的活动,实现多种课程的整合。
(二)创新研学形式———趣味性+情感性
经过调查,学生普遍反映传统文化的学习方式单一,学习兴趣不高。为让学生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我们对研学方式也进行了大胆创新,模拟电视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设计了一系列活动。
如,在了解竹竿巷的历史时,我们采用了“时光印记”的方式。给学生几张竹竿巷的照片,让各小组的同学根据照片去寻找到照片中的地点并合影留念。每一处要寻找的景点附近,我们都事先藏好了一个任务卡,设计了各式各样的问题,有知识竞赛题,有采访百年老店任务,有跟着师傅学手艺任务等。整个活动中避免了“老师滔滔不绝地说,学生走马观花地看”的问题,学生深入走访竹竿巷,根据一些老店掌柜的介绍,了解竹竿巷明清时期工商业贸易的繁华。观察竹竿巷的建筑风格,理解济宁有“江北苏州”美誉的原因。
这场运河文化研学旅行,不仅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像一场比赛、一次运动的盛宴。学生全程奔跑,全力学习,无一人掉队。通过此次研学活动,培养了学生“合作、自信、乐观、爱家乡”的内涵特质,促进了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锻炼学生自主交往、吸收接纳的能力,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培植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从学习走向实践,从单一走向融合。
三、学展演层层推进,运河情步步入心
很多学校面对研学旅行的评价一筹莫展,只能采取传统的方式———将任务落到笔头,日记、感想、报告成了学校评价学生表现的主要依据,但总结性的文字却很可能忽略了过程性的成长。为此,我们课题组精心设计了多种评价形式,贯穿于研学前、中、后整个过程。
第一,以专家讲座拓宽运河文化的了解。研学活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举行了启动仪式,邀请了济宁市在运河文化研究方面的两位专家杜庆生教授和杨义堂老师,以及家委会的诸多代表。两位专家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解了大运河申遗的经历和大运河边的故事,让学生对大运河文化产生了兴趣。随后下发校本教材,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生阅读后,确定学习的兴趣点和难点,以文件形式呈现给老师,老师根据学生反映的问题设计研学手册。
第二,以活动竞赛激发文化研学的热情。竞赛,贯穿于运河文化研学旅行活动始终。学生竞赛的不仅有知识的掌握能力,还有团队的合作能力、学习的自主探究能力、知识的运用能力等。每个环节,都有带队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以及赋分标准进行赋分,并及时通报。
第三,以作品展示增进运河家园的情感。在校园里,我们积极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的平台,比如微信平台、校报校刊、学校宣传展板,展示学生画的东大寺图画、完成的研学手册、拍摄的景点照片等。我们还开展了“我对家乡说句话”贺卡制作、“最美济宁”等征文比赛。家长和同学、老师均可通过微信平台对作品进行打分。学生们都积极展示自己的作品,力求自己的作品得到大家的认可。
第四,以艺术展演传承运河精神的情怀。运河文化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还有精神文化。如李白、杜甫的精神品格、忘年之交,白英老人的创新精神,宋礼的责任担当,林则徐、潘季驯、朱之锡为代表的数百位满腹经纶满怀报国之志名人的献身精神等。
研学旅行是一新事物,全国尚没有统一成文的考核机制和监督评价办法,建设研学旅行评价体系将是一个长期探索的过程,还需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充分实践和论证。在这一过程中,各地教育部门、各中小学校应进行积极探索,社会相关方面更应给予积极支持,而评价标准多维度、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将是其主要追求的目标。
运河文化研学充实而精彩,生动形象地将知故土、爱家乡融入研学旅行课程中,让学生们在有爱有趣、有序有益中上好了运河文化研学的第一课。一年多的研学下来,爱运河,爱家乡,始终是我们学生的标配;爱学习,爱研究,也逐步融入我们学生的习惯。学生们真切感受到了济宁运河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增强了热爱家乡的历史责任感和弘扬运河文化的坚定信心,有力助推了运河文化的有序传承与弘扬光大。
(《山东教育》2020年6月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