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阅读文本 赏析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发布日期 : 2020-05-10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汶上县第二实验中学   胡卫峰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英语课程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英语课程教学应以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注重在发展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拓展国际视野,逐步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当前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授课教师大多关注阅读策略的训练和语言知识的点拨,忽略了学生对教材文本的语言赏析和运用,忽视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体验以及对英语文本的体验和玩味,缺乏对欧美文化深层次的解读和思考。长此以往,学生逐渐丧失了英语学习的主动性,更谈不上获得美感和幸福感。

二、提升学生文本赏析能力的意义

在日常英语阅读教学中,重视学生对阅读文本的语言赏析和应用,提升学生对欧美语言的理解、运用能力实际上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环节。它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其视野的关键举措。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结构,深入挖掘文本中精彩的、经典的句子、段落和语篇,可积极拓宽学生英文阅读的资源和渠道,不断提升学生对英语的体验和感悟,切实感受欧美语言的魅力。

英语阅读文本的赏析能力指学生在实际英语阅读学习过程中观察、获取并真实有效地提升自身对阅读文本的语言赏析和应用能力。英语阅读赏析能力的提高,可带动学生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全方位提升。

三、提升学生文本赏析能力的主要路径

(一)学生有效进行教材文本赏析的前提基础

1. 教材目标设计分析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具体化、层次化,有很强的操作性和达成度。备课的过程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去展开,做到细实结合。另外,更要注重从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文化能力和思维品质四个维度出发设计目标教学,层层递进、相辅相成。比如学生对每个段落的概括与表达,应让他们在不断感知、领悟的过程中提取、表达关键词,这就需要给予学生时间踏踏实实地去读。

以人教版九年级教材Unit9 Section B Sad but beautiful这节课为例。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阿炳的故事。文章紧紧围绕“sad but beautiful”这个主题层层递进,设置课前问题:“How many 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s do you know about?Do you know any famous pieces of music that are played on these instruments?”以此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对此话题产生兴趣,为下面的文本阅读和分析做铺垫。

2. 教材语篇设计分析

对文本从表层信息的理解、处理到逐渐深入、提高是一个系统思考、研究的过程。同时,语篇的重构要立体化,即从“走进文本”到“走出文本”(个性化输出)要有梯度、有层次。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目标的达成。文本构成主要以一位外国人在中国观看中国传统乐器演奏会展开,吸引了作者对《二泉映月》及其演奏者的浓厚兴趣,并对阿炳的身世及创作背景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调查。文章第三段对阿炳的音乐作品及其历史地位给予了评价。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学习,让学生从阿炳的遭遇联想到自身的状况,进而横向拓展迁移,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文本理解和赏析。

(二)学生有效进行教材文本赏析的几种路径

1. 重视词性修辞作用

英文词汇的性质不同,在句子里发挥的功能不同,尤其是形容词、副词等善于“作嫁衣”的词类。让学生在日常阅读文本教学中明晰该类词汇的功用和性质,非常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读懂作者意图,走进作者心扉与其进行深入沟通:The piece which was played on the erhu especially moved me. The music was strangely beautiful, but under the beauty I sensed a strong sadness and pain... but it was one of the most moving pieces of music.显而易见,especially一词能完全表达出乐曲对其本人的震撼。紧接着,作者不吝赞美之词,用strangelyone of the most来表达对《二泉映月》的热爱与敬意。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第二、三段用该做法理解、体验英文蕴含的美感和深意。

2. 破解复杂句式结构

不少学生由于不理解复杂的英文句式,加之存在一些生词,导致读起来非常困难,更别提赏析文本、运用文本了。这成为阻碍学生“悦读”的“最后一公里”。当然,这并不是呼吁教师和学生对语法“死磕到底”,而是要从语境中揣摩、分析较长的句式和段落。如第三段:It is a pity that only six pieces of music in total were recorded for the future world to hear, but his popularity continues to this day.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交流,或是师生共同剖析、破解影响阅读的句子,并做笔记。

3. 教学过程要有层次化

对于问题的设计,应以激发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出发点,给予学生更为开放的问题呈现,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在文本升华过程中,既对学生进行了阅读策略的渗透,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赏析能力,还提升了学生英语学习的获得感。

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一个词或者一段语句来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并讨论和理解文化的多元和差异性。学生应通过对语篇的把握以及对语言特点的揣摩,真正了解作者所持的态度,所欲传达给读者的思想和教育意义,从而实现阅读的真正目的。本篇文章从最初的了解段落大意,到阿炳创作不朽之作的时代背景,再到其作品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感悟、体会。

因此,应充分挖掘现有教材阅读资源的深度,并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因材施读”,让学生以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自豪,更加注重学习和接纳中国传统文化。

总之,探索阅读的空间非常广阔。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资源、精心的问题设计和策略方面的指导,让学生广泛地进行英语阅读,并拓宽学生思考的渠道,激发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我们要转变阅读课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尽量让学生去思考、去对话。我们更要重视培养学生理解文本背后的意义,更好地把握语言学习、写作规律及主旨思想三者之间的关系。

(《山东教育》2020年4月第15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