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辩题设计“三基点”

发布日期 : 2020-03-17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青岛市第六十一中学   荆振江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要锻炼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不能仅仅只是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更要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辩论是一种具有思辨性的语言表达方式,通过辩论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思维能力,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英语辩论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辩论之前,选择一个恰当的辩题十分重要,假如学生对于辩题不感兴趣,那么之后的辩论效果自然不会很好。因此,教师要对英语教材中的英语阅读文本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能够激发学生辩论兴趣的辩题。

一、基于文本主题,设计英语辩题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辩论的过程中,教师也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实现三维目标,这两者之间有着许多相通的地方。教师要基于英语文本的主题为学生设计辩题,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英语辩论具有实效性。

例如,我在对PEP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下册Unit 15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manatees展开教学时,考虑到这一英语文本的主题是“动物是否应该被圈养在动物园”,因此我在组织学生学习完教材文章之后,引导学生展开了辩论赛。教师将辩论的主题确定为“Does the animal should be kept in the zoo or not”,辩论组的观点分为“Zoos are terrible places”和“Zoos are wonderful places”。在分组之后,教师请学生根据导读表格来继续展开阅读。通过这样的阅读,进一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架构,让学生在辩论的时候可以对文章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以上案例中,因为教师基于文本主题为学生设计辩题,使辩题具有很强的文本针对性。辩论过程中,学生要能根据对手观点中的破绽以及自身的观点来进行辩论,这样会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反应速度。通过这样的辩论,学生会逐渐掌握如何利用基本的英语句式来表达自身的观点,学生的自信心也会随之逐渐建立起来,为以后的英语口语表达以及作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热点问题,设计英语辩题

初中英语教材中收录了许多与当今社会热门话题密切相关的英语文本,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有针对性地选取教材中的这些热点问题设计英语辩题,以此引导学生展开辩论,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例如,初中英语教材中不少课文都谈及了“网络交友”的问题,这个问题是目前社会上比较热门的话题,并且与学生的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根据“Is it really good for students to bring mobile phones to school?”“Is it good for students to make friends online?”展开辩论。由于辩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他们都能够主动参与到辩论中,课堂的氛围自然而然被点燃,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英语学习。

由此可见,结合教材内容挖掘课堂辩题,让辩题与社会热点问题不谋而合,可以让学生满怀着对英语的热情来展开英语学习,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三、基于课堂生成,设计英语辩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坚定不移地保持学生的中心地位,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在进行辩题的设计时,教师不仅要考虑教材的内容,还要结合学生的课堂生成来灵活引导学生展开辩论,保持学生对于辩题的热情,让英语课堂能够始终充满活力,进而实现高效教学的目的。

例如,PEP版初中英语九年级Unit 8 Ill send you a photo of Lucky这一篇文章是作为拓展阅读课文出现的,文章描述了一只导盲犬受赠者向捐赠者写的感谢信,在信中不仅表达了对于捐赠者的谢意,还描述了volunteering对自己以及他人的影响。通过阅读这篇文章,学生能够感受到公益活动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有个学生指出:这封信是出自一位盲人之手,那么他是怎样在看不见的情况下写下这样一封感谢信的呢?随着这一问题的抛出,学生马上炸开了锅。有的学生认为这篇文章是虚构的,而有的学生则认为他可以请周围的人帮忙代写,自己口述就可以了。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了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会灵活运用文章的内容,因此进一步深化了对文章的理解。

总之,在完成文章的阅读之后,大部分学生都可以根据阅读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以此来展开思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及时把握学生的课堂生成,引导学生就此展开辩论,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还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山东教育》2020年12月第3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