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效问题,推进互动学习

发布日期 : 2019-10-13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济钢高级中学   张经军

“学为中心”教学理念下,为了突显高中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我在教学中精心设计,开创了“问题—互动”式教学模式,即通过有效的问题来驱动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学习。

一、设计适切性问题,驱动互动交流

“问题—互动”教学过程中,问题是不可缺少的关键“纽带”,不管是师生互动,还是生生互动,都需要以“质疑”为基础。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巧设导学问题,教师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中,如果问题过于容易,学生回答时就会不假思索,这样的问题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果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能力范围,也就会脱离他们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就会使学生手足无措,也就失去了问题应有的价值。只有设计“适切性”问题能够有效地驱动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交流。

例如,在高中生学习了“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人体免疫”的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对这两块内容进行沟通联系。可以为学生设计这样一个导学问题:“对于人体的免疫功能而言,主要和哪些细胞器相关呢?”这个导学问题就能够有效地驱动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有的学生会联想到溶酶体,因为在这一细胞器中包含了多种酶,能够消除和水解那些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甚至还可以吞噬侵入人体的一些病毒和病菌;还有的学生会立刻想到抗体,特别是其在体液免疫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分泌蛋白,抗体的合成以及具体的加工过程,必然会与核糖体、内质网等方面具有直接的关联。这样,以适切性问题为纽带,引导学生思考探究,通过互动交流就能够有效地把教材前后知识点进行反思重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由此可见,为了促使学生展开高效的互动交流,导学问题的设计是关键所在。教师设计的问题要能够突出教材重点,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在“适切性”问题的驱动下,就能有效地驱动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动交流。

二、设计递进性问题,推进互动探究

在优化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互动探究十分重要。教师可以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并以此作为引线推进学生的互动探究学习,这样就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人类遗传病”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提问:针对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而言,具有怎样的遗传特点?这一问题学生能够轻松回答:如父母都正常,但是子女患病,就此可以表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之后可进一步追问:大家如何得出这一结论呢?学生会想到父母都患病的情况下,子女必然患病;父母中只有一方患病,子女中就会存在携带者;如果父母亲都正常,子女同样也会存在患病的可能。针对学生的这一回答,还要提出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处的问题:那么在后代子女中,男女的患病概率是否完全相同?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推进他们在互动学习中对相关生物学知识的探究。

三、设计启思性问题,拓展互动广度

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启思性问题,在启思性问题的引领下,让学生之间有效地开展互动学习,以此提升他们生物学习的实效。

例如,在教学“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课后,为了让学生能够深化对“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过程两个阶段”的认知,可以给学生设计以下启思性问题:1.基因如何指导蛋白质的合成?2.DNA的遗传信息是如何传给mRNA的?3.mRNA又是如何实现蛋白质的翻译?这三个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回顾之前已经学习过的重点知识,同时紧抓知识的关键点。然后,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他们进行小组之间的竞赛,小组之间轮流作答,共同需要完成10道题目,小组每答对一题加1分,之后为下一小组抽题,答错的小组需要减去1分,而且还要准备一个小节目。在答题的过程中,如果学生有质疑,可组织现场讨论并完成对疑问的有效解答。基于上述三个阶段的学习,既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搜集资料以及观察图表的能力,也有助于发展他们合作互助的能力,提高团队意识。

总之,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主体地位加以重视。教师要基于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有效的问题,借助适切性、递进性、启思性问题,有效驱动学生的互动学习,从而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他们的探索能力。

(《山东教育》2019年9月第37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