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活化”地理课堂

发布日期 : 2019-09-19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山东省莱阳市河洛中心初级中学   宋燕飞

山东省烟台市第十中学                 鞠    

地理课程具有生活性,作为教师,我们要主动在课堂教学中将生活融入课堂,打造“生活化”的地理课堂。

一、让“生活化”案例入课堂

所谓“生活化”案例,即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充满生活气息的案例。

(一)导入生活化

众所周知,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点,但作用却不可低估,可以为整节课提供良好的铺垫。笔者认为,借助“生活化”的案例导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导入方法。

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工业”一节中,老师让学生课前分组调查爷爷、爸爸和“我”祖孙三代人使用的交通工具、通信工具等方面的差异。这种社会调查访谈的方式让学生体验了生活,提高学生探究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各小组搜集资料,关注到工业的发展给祖孙三代人带来生活上的差异,进而感受我国工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提升爱国情感。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切入,为学生提供表达的素材,所以学生在课堂中有话可说,具有强烈的学习愿望和积极性,能主动思考。

(二)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景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很多教师重视联系生活、贴近实际,只有对“生活化”案例进行深度提炼,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获取生活体验和生活知识,才能发挥身边的地理素材的教育价值。

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分析工业的布局和影响因素”这一环节,教师先播放家乡企业鲁花集团的视频,引导学生分析鲁花集团建厂的有利条件,进而总结归纳工业的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接下来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果你是企业家,据资料思考把工厂布局在哪里才能使利润最大化,并说明原因。教师出示中国500强企业分布图,学生验证结论,进一步思考怎样才能使我国工业更健康地发展。最后继续创设情景,请同学们帮鲁花集团选址。学生利用中国人口分布图、交通分布图、花生产区分布图等进行分析选择。教师出示鲁花集团分厂在全国分布示意图,验证学生的结论。课堂中,借助家乡企业的教学情景,给学生搭建平台,学生有机会充分地说、充分地做、充分地思,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点燃学生思维的导火索,进而突破重难点,达成目标,使学习真正发生。

二、借助研学构建开放的生活化教学环境

将地理课和研学适当结合,让学生实践于天地大课堂,跳出教材的局限,走出教室、校园,走进社会,与大千世界融为一体,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以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地图的阅读”一节为例,课标的活动建议:开展运用地图、动手制作等活动。例如,在地图上查找地名并选择到达该地点的最佳交通路线;运用地图、手持定向仪等进行“定向越野”活动。我们结合莱阳濯村生态游研学设计了这样的环节:首先,使用手机地图上查找地名并选择到达该地点的最佳交通路线,选择最佳交通方式;另外,还设计了植物与定向越野活动,学生利用指北针,结合植物园地图,辨别方向、路线。流程:到达植物园西门,以小组为单位领取工作地图,利用指北针沿路寻找地图上的植物,对应填上正确的植物名字,探寻10个目标点,先到先胜。

借助研学构建生活化的教学环境,把本来单调、枯燥的地理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的地理教学,应多角度构建“生活化”的地理课堂,将生活与教学紧密联系在一起,把贴近生活作为一个支撑点,将地理和生活有机地融合,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探究、释疑、创新,帮助学生感知、反思、享受生活并提升和完善生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山东教育》2019年78月第2930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