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教材内涵 深化历史教学

发布日期 : 2019-09-19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东省汶上县教师教育中心   刘春燕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历史教科书是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是历史教育资源的核心部分。”可见,历史教材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资源之一。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潜心研究教材,善于对教材中的各类信息灵活处理和巧妙运用,充分挖掘历史教材资源,从平淡、简约的教材内容中挖掘历史知识的内涵,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深化历史教学。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挖掘教材内涵?又需要从哪些方面进行挖掘呢?

一、挖掘教材中的主干知识,增加教学深度

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是我们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核心,所有的教学设计、教学活动都要围绕教材中的主干知识进行。但因为教材篇幅的限制,所选教学内容有限,不可能事事展开,更不可能面面俱到;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可能叙述得比较简略,没有那么详细、具体、到位,往往只是点到为止,有时甚至会避而不谈……凡此种种,容易造成学生对知识困惑不解,这就需要老师适时补充,使教学内容更加翔实,从而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例如,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动荡的春秋时期》“诸侯争霸”一目中提到:“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等先后称霸,号令诸侯。”学生就提出了疑问,为什么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都称“公”,而楚庄王却称“王”呢?不是只有周王才可以称王吗?在《礼记·王制》中有明确记载:“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意思就是说周代的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称呼也因此有了具体的叫法,如晋侯、秦伯等。周平王东迁后,天子的权力越来越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成了“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当时江淮的楚国已经很强大,楚君熊通征服了周边的许多姬姓国,但当时楚国君主的爵位只是公侯伯子男中的子爵,爵位太低,就逼迫随侯向周天子索要爵位,周天子不允,楚君熊通大怒,自封为楚武王。从此楚国国君世代称王,直到秦始皇灭六国为止。通过老师补充、拓展这段知识,使学生了解了楚君称王这一现象的来龙去脉,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对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二、挖掘教材中的辅助栏目,拓宽教学广度

统编教材经过重新修订,为配合教材正文内容的学习,增加了如“相关史事”“材料研读”“人物扫描”“问题思考”“课后活动”“知识拓展”等若干辅助栏目,具有激发兴趣、拓展知识、提供材料、促进思考、展开活动、巩固提高等多方面的作用。这些辅文栏目,是新教材作为“教本”与“学本”相结合的体现,拓展了教材的信息,加强了教材的可读性、可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学生的阅读与思考,为师生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契机。

“人物扫描”栏目着重介绍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便于学生进一步了解所学的历史人物。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一课中增加了关于孙中山的“人物扫描”(如下图所示),但通过阅读此段内容,学生对孙中山的了解还是知之甚少,如果老师将孙中山的生平进行简单地梳理,整理成如下的表格,学生对孙中山就有了更加全面、具体、翔实的认识,对于后面学习孙中山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特别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和创建“中华民国”等知识作了铺垫,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三、挖掘教材中的传统文化,丰盈教学厚度

历史课程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教育目标,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完成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欲要亡其国,必先灭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是何其重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给子孙后世留下了一笔丰厚而宝贵的文化财富。可以说历史学科是涉及传统文化最多的一门学科,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在历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引导学生触摸传统文化之脉搏,探寻传统文化之精华,感悟传统文化之魅力,形成学生自身之品格,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人文素养。

例如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百家争鸣》一课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中有许多优秀的理论值得后世学习和借鉴。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张以德治国,墨家主张节俭,法家强调以法治国等,这些理念对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再如七年级下册《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课中写到“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一些节日的习俗,如春节的燃放鞭炮、相互拜年,元宵节的挂彩灯、划旱船,端午节的吃粽子、赛龙舟等,一直流传至今。”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传统节日———春节的来历、风俗等知识,教师可以利用寒假时间组织学生开展 “话楹联”的教育实践活动。楹联负载着深厚的文化和传统,其内蕴丰富宏大,内涵悠远深邃,它既是一个标志,也是一面旗帜,飘扬在中国文化的上空,灿烂夺目。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写春联、品春联、贴春联等活动,让学生体验浓浓的节日气氛,感悟家乡的年味,让更多的“年”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

四、挖掘教材中的家国情怀,提升教学高度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内容之一,新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历史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教学资源,从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思想,到近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个人信条,再到当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责任担当,都蕴含着深邃的家国情怀。这些资源都是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悲天悯人的忧患意识、勇敢无畏的使命担当的良好素材。教师能够深入挖掘历史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结合时代特征和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在课堂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例如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中华民国的创建》一课关于“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内容,袁世凯是如何“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的?“窃”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教材中并没有详细的描述,而只有这样的表述:“孙中山也曾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1912212日,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这段描述中,对袁世凯使用阴谋诡计的无耻行径没有丝毫的表述,好像袁世凯才是国家的功臣,由他继任临时大总统一职是理所应当的。而事实上,袁世凯在帝国主义的支持下,采取卑劣的手段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对清政府利用革命进行逼宫,对革命党人采取一打一拉的狡猾伎俩,一方面进行武力镇压,一方面派人南下和谈,采取欺骗手法表示赞成共和,诱使革命党人交出政权,由他当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中外势力的夹攻和革命阵营内部妥协派的压力下,才表示如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就可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他。袁世凯在得到南方政府同意让权的保证后,又回过头来迫使清帝退位。袁世凯就这样把革命党人和清王朝都打了下去,窃取了全国的统治权。如此补充使袁世凯阴险狡诈、两面三刀的丑恶嘴脸暴露无遗,学生对袁世凯有了更清晰、更深刻的认识;而孙中山为了民族大义,为了维护共和制度,不计个人名利得失的全局意识,更为世人所钦佩。

叶小兵教授曾说过:“对知识内涵的开掘,是对我们历史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基本功以及教学水平的一种检验,也是对教师的历史专业素养的一种衡量。”“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历史老师只有肯下功夫、下足功夫,充分合理地挖掘历史教材的“源头活水”,才能不断深化历史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发挥其独特的教育价值和育人功能。

(《山东教育》2019年78月第2930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