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诗学史在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发布日期 : 2019-03-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引诗学史在历史教学中的尝试

        ———以《北宋王安石变法》为例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学生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进一步拓宽历史视野,发展历史思维,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能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并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那么,如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呢?下面我以《北宋王安石变法》一课为例,以诗歌为课程资源,谈谈在这一方面的做法、体会。

一、以诗激趣,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一段文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并提出问题:谁能说出文章的题目、作者并背诵其中的经典名言?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抛出新的问题:这是范仲淹的名篇《岳阳楼记》,写于庆历六年。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虽身居江湖,仍心忧国事,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也是在庆历六年,王安石写下了一首七言古诗《河北民》:“河北民,生近二边长苦辛。家家养子学耕织,输与官家事夷狄。今年大旱千里赤,州县仍催给河役。老小相携来就南,南人丰年自无食。悲愁白日天地昏,路旁过者无颜色。汝生不及贞观中,斗粟数钱无兵戎。”诗中字字句句饱含百姓血泪,也表达了作者内心无比的沉痛和要改变现状的渴望。此时的大宋王朝面临着什么?是哪些问题让范仲淹和王安石如此心忧天下?

通过《河北民》和《岳阳楼记》一诗一文,教师将学生带入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之中,感受民众的疾苦和改革的急迫,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愿望,也使本节课从一开始就有了文学色彩和文化气息。

“课标”提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价值关怀,要充满人文情怀并关注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本节课的导入使学生刚一上课就初步体会王安石和范仲淹两位改革家心忧天下、胸怀百姓的家国情怀,也使教学有了高立意。

二、以诗设疑,引发思考

首都师大叶小兵教授认为:“历史绝不仅是记忆的学问,更是一门思考的学问。思辨的课堂才能做到‘读史使人明智’。”诗意化的历史课堂应该是充满思辨色彩,拥有思维高度的课,它应该有利于学生智慧的形成和发展。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一些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并促使学生主动拿起“思辨”这一武器,正确看待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辩证分析历史现象,将“死”的知识变成“活”的智慧。

在介绍王安石变法的具体内容之前,教师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环节。王安石以“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之法不足守”的“三不足”精神推行新法。他写下《孟子》一诗表明心志,“沉魄浮魂不可招,遗编一读想风标。何妨举世嫌迂阔,故有斯人慰寂寥。”请问这首诗反映了王安石怎样的性格特点?这种性格对于变法的推行会产生什么影响?

学生通过分析诗歌,得出王安石为人刚正、意志坚强、不畏流俗,这对于变法的强力推进有积极作用。但这位“拗相公”的执拗需要我们辩证分析。变法既需要意志坚定、大无畏精神,也需要团结各种力量,接受不同意见,讲究改革策略。王安石的执拗从某种程度上也潜藏了变法失败的因素。

“课标”指出:“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能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王安石诗歌中的思想性和对人物性格的辩证分析有益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也引发他们对如何为人处世的思考。

三、以诗入境,灵动体验

史学家陈寅恪曾说:“凡著中国古代哲学史者,其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所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他主张要全面了解、客观认识古人,对历史人物持“理解之同情”态度。

我们应该指导学生,不能简单地以当代人的是非观念去评判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而应当深入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之中,去感受和体会人物的所思所想和喜怒哀乐,从而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作出理性客观的评价和判断。

在讲完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后,教师可首先这样提问:熙宁二年(1069年),变法开始,史称熙宁变法。新年之际,作为诗人的王安石触景生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首《元日》学生非常熟悉,但他们可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这首诗的写作背景,而且理解了王安石通过描写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和万象更新的景象,寄托了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感。

在对变法措施进行初步介绍后,教师进一步追问:熙宁二年到熙宁六年是变法的高潮期,王安石受到宋神宗的高度信任,全面推行新法。《众人》写于这一时期,“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颂声交作莽岂贤,四国流言旦犹圣。”从中你又读出了什么?

学生可以读出王安石的变法面对重重的阻力和困难,众口纷纷,颇多是非。但他在反对派强大的舆论冲击下,不畏流言、独立不移,向守旧势力宣战,用坚定的自信和力量推动改革的深入进行。

“课标”强调:“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在特定的时空框架当中,才可能对史事有准确的理解。”王安石诗歌发展演变的过程,不仅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心路历程,更是变法不同阶段北宋政治派别较量的鲜活体现,也有助于学生与古人处于同一境界。

四、以诗蕴情,春风化雨

历史教学除了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更重要的任务是立德树人。将适量精选诗歌引入高中历史课堂,不仅可以使学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借助历史知识进行人格的培养、情操的陶冶、品德的形成,实现人文精神的内化。

在介绍变法过程时,教师设计这样的环节:王安石变法不仅触及了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再加上部分举措执行不当,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人民负担,这就注定了变法之路充满荆棘。面对重重的阻力和困难,王安石写下了一首《咏竹》,托物言志:“人怜直节生来瘦,自许高材老更刚。曾与蒿藜同雨露,终随松柏到冰霜。”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不难得出结论,这首诗抒发了王安石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坚定决心。教师进一步补充,作者先描写竹子直节、清瘦的个性,又描写了后天环境的恶劣,但竹子没有被这些因素压倒,岁寒不凋,终成大器。竹和松都是气节的象征,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王安石的精神追求。

科学、成功的小结升华,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概括提炼、画龙点睛,而且具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在本课结尾,教师娓娓道来:变法在重重阻力下最终失败了,罢相后的王安石退居钟山写下《梅花》一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请你暂且放下变法的功过是非,那墙角凌寒盛开的数支梅花,阵阵香气穿越历史的尘埃隐隐传来,你感受到了吗?

这首脍炙人口的小诗,虽然学生早就读过,甚至都能张口即来,但在学完整节课的内容之后回看本诗,学生更能体会王安石借梅花来抒发身处逆境依然坚守信念,为了国家大义不怕被排挤、被打击的信念。可谓悠悠暗香,意味深长。

“诗言志。”古人的诗歌从一定角度书写了历史。引诗入课,在诗意的课堂上,师生携手穿行在历史的走廊里,一路芬芳!

(《山东教育》2019年12月第78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