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模式文献览要

发布日期 : 2017-10-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垦利县第一中学   王守国   国立伏

 

一、导语

要培养与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仅依靠课内教材文本的输入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课外阅读。《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做了明确的规定:除教材之外,高中英语课外阅读量六级应累计达到18万词以上,七级应达到23万词以上,八级30万词以上。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词汇、语法等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专门的阅读训练严重不足,课外阅读的内容主要局限于应对高考的模拟练习,教学的目的主要还是训练应试的做题技巧,而不是培养阅读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真正意义上的课外阅读非常有限。一些教师也曾经尝试开展课外阅读,但效果往往不理想,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影响不大,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提高也不明显。针对以上情况,为了了解国内课外阅读的教学模式,笔者大量收集、筛选二十年来国内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相关文献,尤其是近十年核心期刊的相关论文,并进行研究。下面介绍文献的主要内容,并根据笔者的理解做出简要评述。

二、课外阅读的定义

厘清课外阅读的定义影响着阅读教学的模式。有人认为,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内阅读而言。课内阅读又称精读,是教师通过使用精编教材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开展系统阅读训练的教学活动。而课外阅读又称泛读,是学生通过自选阅读材料、自由支配时间的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课内阅读是课外阅读的基础,是课外阅读的示例,课外阅读是对课内传授阅读策略的实践。那么,课外阅读是不是都是在课堂之外进行的呢?并不尽然。课外阅读的成果有的需要在课内展示和检测,有些统一阅读的文章还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分析和欣赏。从诸多文献中也可以看出,很多教师的课外阅读确实是占用了课堂时间。从上面课标中“除了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的论述可以看出,课外阅读应该是指教材之外的阅读活动,并非单指课堂之外的学生自主阅读活动。

三、课外阅读的教学模式

1.课内课外结合模式

课外阅读教学模式基本上可以分成课堂统一阅读、课下自主阅读和两者相结合三类。目前,由于高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自主阅读时间不足,于是,邓妮娅等采用了课内课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他们增加课内阅读时间,统一课内阅读书目,这样既便于阅读策略的指导,又便于定期评价阅读效果,学生还可以在阅读过程中与同伴交流。鉴于学生阅读速度参差不齐,不利于统一检测,允许速度慢的学生把书籍借出图书馆,但限期完成。为了营造课外阅读环境,鼓励建立家庭书橱和学生之间的图书互换,举办优秀书评展和优秀课外阅读档案展等。此教学模式既能保证阅读的质量和数量,又不至于给学生增加太多的课业负担。

2.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模式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是课外阅读的目的,也是达到此目的的途径。何晓东在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方面进行了研究。在计划阶段,学生与教师签订自选阅读合同,确定阅读时间和阅读量,并撰写阅读计划。为确保计划切合实际,教师可以规定合同期和每周的最小阅读量。在执行阶段,学生运用刚学到的句型和词汇记笔记、写评论,定期作口头汇报,分享阅读成果。在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估阶段,学生每周写一次日志,记录阅读计划的执行情况和阅读中的感受,并建立学习档案。这些输出活动有助于语言知识的内化。自选阅读基于学生各自的兴趣和语言水平,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3.教师导读和学生自主阅读结合模式

教师导读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阅读内容。李振来在英语原著阅读教学中采用了教师导读和学生自主阅读相结合的方法。他从《书虫》分级读物中为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教材,在学生阅读之前,教师先抓住小说最精彩的地方设置悬念来引导学生阅读。在两星期的自主阅读之后,开展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分享与读写指导课。教师先引导学生整体理解,分析人物关系,按照“开始、发展、高潮、结束”四个环节厘清基本线索,再小组讨论阅读后的思考和情感,发掘经典作品中蕴含的人生价值。最后,设置话题让学生读后即写,学以致用,并让学生合作评改,共同提高。此阅读教学模式中的教师导读环节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深层理解阅读材料,关键是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引领,让学生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策略。

4.小说分级阅读模式

英语小说阅读教学中,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的分级阅读教学模式比较成熟。该学校虽然是初中,但对于高中课外阅读教学具有借鉴价值。他们选择英美国家的原版经典文学作品,根据语言难度和主题深度两个主要标准进行梯度划分,每个年级有固定的精读和泛读书目,在整个学段有计划、有步骤、分阶段地开展教学活动。其主要教学内容是故事情节的理解、人物个性特征的分析和语言知识的学习,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精读书目的课前预读阶段,要求学生了解有关章节的情节梗概,通过猜词和查词典初步解决生词。在课中阶段,教师首先使用故事情节图等方法呈现小说情节的发展脉络和结构框架;其次,师生一起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个性特征;然后,通过问题导读进行深层次解读;最后,围绕核心词汇进行词汇教学。在课后阶段,指导学生归纳章节内容,写出摘要。此外,教师还提供泛读书目,通过布置阅读作业的方式,来指导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在此教学模式中,从学校层面把课外阅读当成必修课程来对待,在整个学段对教学材料的使用进行整体的规划和安排,教学过程和方法有一个统一的套路,教学所应达到的目标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相比之下,很多教师的课外阅读教学研究还处于单打独斗的探索阶段。

5.报刊分类阅读模式

在报刊阅读中,由于材料是统一订阅,教师不能改编,而学生的英语水平存在差异,相应地阅读材料的难度就存在不同。尤其是同一报刊涉及的领域广泛,刊载的文章难度参差。鉴于此,葛文山提出,根据文章的难度和重要性分成核心文章、重要文章和一般文章三级,分别采用教师助读、选读和自由阅读的处理方式。对于语言现象复杂的核心文章,教师助读,重点关注核心词汇等语言本身;在处理语言难度较小的文章时,重点关注事实和观点,词汇只是附带习得。这种统一和自主相结合、对文章分类处理的阅读模式,有效解决了阅读材料难度不容易控制的难题。

6.试题综合利用的阅读模式

毋庸讳言,各省市高考真题和模拟题中的阅读理解语篇和教材辅助阅读材料,也是丰富而有价值的课外阅读资源。首先,在生词量方面,绝大多数贴近学生的语言水平;其次,很多教材辅助材料中的阅读篇章都是围绕教学的单元话题展开,是话题教学内容的拓展延伸,无论是在题材还是体裁方面也基本符合课标的要求。再者,在目前应试动机仍然很强的大背景下,进行此类材料的阅读比较能让学生接受。应该认识到,试题文本阅读本身无可厚非,阅读和应试本来没有矛盾,在考试前进行应对也是理所当然。应当纠正的是那种只重做题技巧不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急功近利的心理。

沈琴芳认为,高考真题和教材辅助资料中的阅读篇目,在处理时不能局限于训练做题技巧,而应当深度解读文本,并以此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输入和输出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训练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比如,让学生回读,总结文章主旨和段落大意,给文章取标题,解读篇章结构,引导学生分析长句、难句,处理生词,尤其派生词,依托语篇,关注词汇的循环复现和提升。这样,既照顾到了教学单元话题的拓展阅读,又照顾到了语言技能培养和应试技能的训练,在当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是值得肯定的尝试。

7.师生精细阅读模式

很多教师强调了文学作品课外阅读中学生的自主性,这是正确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对文学作品情节、思想和情感的理解也是建立在词语和句式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如果不能对一些词语和句式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解析,学生就难以达到深刻细致的理解或欣赏。因此,沈琴芳指出,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不能轻视或忽视教师的主导性和权威性。教师的主导性也不能仅仅体现在问题的设计上,还应当体现在文章词语和句式结构的解读上。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文本中熟词具有生义的地方,给学生以点拨,对那些长难句和生疏的语言现象进行分析。张景祥认为,学习外语,任何阅读,若没有语言上的收获,就不是完美的阅读。葛文山也指出,目前教学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和学生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外阅读材料处理都不够精细,一味地探求对篇章整体结构的把握和深层含义的理解,而轻视或忽视词语的分析,并没有把课文完全弄懂。语言知识的积累是理解力形成的基石,没有积累的课外阅读教学是空洞和低效的。

四、结语

综合上述,课外阅读就是教材之外的阅读活动。针对目前高中课业繁重、阅读时间不足的现实,我们应当增加课堂统一阅读的时间。应当做一个长期的阅读计划,把手头的阅读材料按照难度划分等级,编排教程,循序渐进地开展阅读活动。针对阅读材料难度不易控制和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难度较大的材料应当师生统一解读,难度较小的就让学生自主阅读。还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解读语言材料,帮助学生形成有效的阅读策略。除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之外,还应注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和语言知识的教学。

(注:本文是山东省教学研究课题《加强高中英语课外阅读的行动研究》的后续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4YB1205

 

(《山东教育》20179月第27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