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探初中历史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

发布日期 : 2017-07-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济南市稼轩学校   王庆秀

 

所谓发散思维,是创新思维的一种,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对某些现象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与评价。简单地说,它实际上就是一个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发散到集中,由再发现到再集中的过程。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教学实践中,发散思维愈益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呢?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肤浅的实践,希望得到同行专家的指正。

一、设计扩散性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开放性

发散性思维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思维的多方向、多角度,结论的多样性。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必须要在课堂上设计一些扩散性问题,给学生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春秋战国的纷争》一课的学习中,讲长平之战时谈到了赵括,于是我提出了问题:“你是如何评价赵括的?”有的学生说他是“纸上谈兵”,但有的学生就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说:“我觉得赵括这个人很了不起。”因为“长平被围三年了,廉颇守城时早已耗尽了城内的粮食,换了赵括之后,几十万赵军和城中老百姓的吃喝又该如何解决呢?外面又没有援兵,不可能运送粮食到长平。摆在赵括面前的出路,要不就是活活饿死,要不就是投降秦军,但他既不是等死也不是投降,而是冒死突围。他就这么做了,虽然战败而死,但也是为国捐躯,怎么能说他是纸上谈兵呢?”有的学生说他是临危受命,有的学生说他很勇敢,能冒死突围,还有的学生说他很了不起。

这样的问题设计,思维空间很大,而所受束缚却极小,能够调动学生的思维主动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讨论中来。

二、设计质疑性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辩证性

明代哲学家陈献章说过:“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和想象,不要老是跟在别人后面做应声虫,要大胆地用新观点、新角度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例如,在讲到《收复新疆》一课时,学生就提出“中国用一块土地、大量赔款换取伊犁值不值得?”观看电影《甲午大海战》时,看到邓世昌抱着爱犬沉入大海,学生都惊呼:“为什么要放弃生命呢?”当读到“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时,学生说:“谭嗣同有机会逃,为什么不逃?”“他死的毫无价值嘛!”

在教学中,我经常会碰到学生提出类似问题,这样的思维习惯着实让我感到惊喜,可见学生的思维确有潜力可挖,关键在于教师怎样挖掘、保护、引导。

三、变换问题的角度,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

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逆向、反向、侧向思维对学生做出新发现起重要作用,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针对学生思维顺向定势,教师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经常转换思维角度,可从逆向、反向、侧向等不同角度来启发、引导。

例如,在讲述《五四运动》一课时,结合电影《建党伟业》片段,我适时提出问题:“你如何评价当时学生的举动?”不出所料,学生的回答极其一致,都认定这是一场“爱国运动”,此时,我却给出了一段材料:时任北京大学讲师的梁漱溟发出了令人震惊的与众不同的声音——“我的意思很平常,我愿意学生事件交付法庭处理,愿意检厅提出公诉,审厅去审理判罪,学生去尊判服罪。……纵然曹章罪大恶极,在罪名未成立时,他仍有他的自由。我们纵然是爱国的行为,也不能侵犯他,加暴行于他。纵然是国民公众的举动,也不能横行,不管不顾……”

梁漱溟先生反对以“国民公意”或事物本身的正义性为借口,走上背离法治、任意采用非法手段的道路,这在当时乃至今天都会被人们视为是一种迂腐之见,但其主张却体现了一位思想家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深刻思考——法治高于一切,自由的真谛应该永志不忘,从而引发了学生对爱国与法治的深刻思考。

通过这种变换问题的角度进行教学,不仅开拓了学生思路,也改变了思维定势,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培养,比起教师古板地告诉学生答案更加容易深入学生的头脑中。

四、设计迁移性问题,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鉴古知今”“以古论今”是历史研究的最高境界,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去分析、解决问题是历史教学的最高目标。要培养学生这种思维能力,教师就要设计一些迁移性问题,而迁移性问题设计的最佳途径就是结合现实问题,贴近学生生活,渗透其他学科的知识。

例如,在讲《海峡两岸的交往》时,我先让学生回顾“百万雄师过大江”,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蒋介石逃往台湾,导致了今天海峡两岸相隔的状态。再联系现实,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们知道台湾最近发生了什么大事吗?”学生很兴奋,因为这是他们看新闻时已经了解到的知识,纷纷说着“李明哲案”“蔡英文拒绝承认九二共识”等。我趁热打铁,又问:“你了解蔡英文对两岸关系的态度吗?”学生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自己的见解。最后,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加快台湾回家的脚步?”又将学生引回了课本知识。

这类的问题设计,实现了从知识到热点,从热点到知识之间的有效迁移。学生从学习历史知识转移到了思考、理解现实问题,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了培养,思想上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这是学生终身受益不尽的宝贵财富。

五、设计变式习题,强化学生发散思维

让学生借助联想,运用直觉,释放灵感,以期达到“独立、新颖且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例如:讲《对外友好往来》一课时,我把最后的练习设计为“文采飞扬”环节:我们的专刊《隋唐对外友好往来》即将出版,但还缺少书中主要人物(鉴真和玄奘)的介绍,请各位发挥所长,任选一位人物写一份简介,每篇50字为宜。学生对这一练习非常感兴趣,他们开动脑筋,文采飞扬,有散文版的、诗歌版的,还有古文版的,让我大开眼界!

再如,讲《宁为战死鬼   不做亡国奴》一课结束时,我设计了“一封写给日本中学生的Email”环节,让学生尽情地抒发心中的愤怒与感慨。

可以想见,对于当今思维活跃的中学生来说,这一开放型问题的提出,一定会激起不小的波澜。变式练习的设计,是一个无法穷尽的矿藏,不停地挖掘,自有丰硕的成果。

六、创设历史情境,促进学生发散思维

很多历史知识决定历史教学必须要创设历史情境,历史情境的创设可缩短时空距离,让学生贴近历史,置身于历史场景中,既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更好地感知、理解历史的人和事。因此,良好的教学情境是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前提条件。

例如,讲《和同为一家》一课时,我把历史剧《文成公主入藏》搬进了课堂,学生通过观看“吐蕃使者求婚”“文成公主西行”“文成公主在吐蕃”等历史场景,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更深刻地理解了文成公主入藏的积极意义。

像这样有声有色的情境创设,使学生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触其物,学生怎能不受到强烈的感染呢!

总之,新课程改革为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运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多给学生以时间与空间,活跃其思维,培养其兴趣,使其“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令其“鉴古知今”“以古论今”。

 

(《山东教育》20176月第18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