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明灯引航向 甘为人梯育桃李——记“齐鲁最美教师”、泰安特教中心教师杜国磊

发布日期 : 2019-09-19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心有明灯引航向  甘为人梯育桃李

——记“齐鲁最美教师”、泰安特教中心教师杜国磊

本刊通讯员   褚文静   张振男


海伦·凯勒有一句名言:“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像他的偶像海伦·凯勒一样,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37岁视障教师杜国磊始终心向太阳:用坚忍不拔的毅力完成大学学业;用兢兢业业的态度对待每一项工作;用责无旁贷的担当教给学生一技之长;用春风化雨的教诲指引学生自强自立;用真心实意的帮助扶持学生就业创业……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杜国磊的人生信条,也是他的行动指南。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12年的杜国磊,作为全盲教师担任班主任,他先后荣获齐鲁最美教师、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泰安市优秀班主任、泰安市最美教师、泰安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残疾人“自强模范”等荣誉称号。

 

盲校读书,铸就梦想

 

生活充满着未知,每一个人都在其中感受着喜怒哀乐,经历着生活带给我们的成长与磨炼。杜国磊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患有先天性青光眼,自幼视力微弱,即使坐在第一排也看不到黑板上的字。9岁时他进入泰安盲人学校读书,由于剩余视力能近距离看清汉字,他拒绝学习盲文。当时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现任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副校长卓爱群就用毛巾捂住他的眼睛,逼着他学习盲文,让他趁着盲文学习的最佳时期掌握盲文。1997年,杜国磊的眼疾复发,完全失明。此时的杜国磊极其沮丧,精神面临崩溃,甚至失去了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在盲校老师们的不断开导和耐心帮扶下,他重新找回信心,鼓起了对生活的勇气。用他自己的话说:“是盲校的老师把我从生命的低谷中拉了上来,让我获得了重生。”也正是在这个时刻,他深刻地理解了当年老师逼他学习盲文的良苦用心。种种经历,让杜国磊对老师们多了几分崇拜,中学时代的他坚定地作出了对未来的抉择:面对现实,我要坚强,要用实际行动冲破这无尽的黑暗,做命运和生活的强者,将来也要成为一名特教战线上的教师,为更多的视障人士服务。思想的变化落实到行动当中,他以百倍的付出奋起直追。为了锻炼生活自理能力,不知有过多少次磕磕碰碰;为了提高盲文的读写速度,手上不知道磨出过多少血泡;为了尽快赶上学业,不知道熬过多少夜晚。19999月,杜国磊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当时全国唯一招收视障学生的普通高中。三年之后,他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当时全国唯一招收视障大学生的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2007年在泰安市事业单位统一招考中,他脱颖而出,以优异的成绩实现了多年的梦想,正式成为泰安盲校的一名专业课教师。

 

不忘初心,成就梦想

 

刚刚圆梦的杜国磊充满干劲儿,迅速进入角色。为了能够尽快适应教学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教老师,他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认真完成学校交付的各项教学任务。为了能教好学生,他虚心向老教师请教,认真听课,努力学习适合特教学生的教学方法,尽快熟悉教学过程。他所担任的是职业中专班的专业课教学工作,课前他会根据要讲述的内容,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紧紧抓住“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这一基本原则,科学设计教案,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查阅相关学科资料,融入课堂教学,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他的课堂上学到相应的知识。每届中专班的学生情况各不相同,年龄差距很大,文化基础参差不齐。有本校初中升上来的,有中途失明来学技术的,有在家闲散多年来找出路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墨守成规、千篇一律,必须采用分层次教学。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根据学生的文化基础将学生分成若干组:基础较好的分成一个组,理论和实践并重;基础中等的分成一个组,重实践保理论;基础较差的分成一个组,重实践少理论。然后再让各组成员横向交叉,采取“一对一”帮扶,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反馈给老师。这样就形成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区别对待的互动学习模式,也就达到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知识的目的。

杜老师为了更好地工作,努力学习电脑。这对一个视障者而言,难度可想而知。由于屏幕朗读软件的局限,在文字排版方面,杜老师要把字体、行距、页边距、空格、样式等数据记在脑子里;在课件应用上,杜老师要把每一张幻灯片的内容和序号记住。当别的老师劝说他不要过于强求自己时,杜老师总是说,别人能做的他也要做,决不能耽误学生。为了上好每一节课,他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尽可能采用模型教学。有多少次,都下班了,他还在办公室推敲教学设计,制作教具。利用手边有限的材料,他亲手制作出了“肌腱腱鞘”模型、“梨状肌”模型、“椎间盘”模型等,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学生们高兴地反馈:“老师,有了模型,我们不再觉得这些结构那么抽象了,我们都记在脑子里了。” 中医推拿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了更加精准地掌握每名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们的手法操作是否到位和准确,他把自己当做“模特”,让学生在自己身上练习,这样他就能直接判断学生的手法应用是否恰当,及时给予指导和纠正。有时候因为学生操作不熟练,穴位找得不准,下手不知轻重,杜老师常会受伤。即便如此,他也是忍着伤痛继续担任下一位学生的“模特”。几节按摩实操课下来,杜老师经常是“遍体鳞伤”,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就是靠着这种千锤百炼的持续训练,他的学生按摩技艺突飞猛进。20174月,杜国磊带领学校3名学生参加首届山东省盲校按摩技能职业大赛,其中他的学生李乐获得第一名,他本人获得优秀辅导教师奖。

杜老师一直很重视课堂教学,向课堂要效率。他把抽象的医学知识编成顺口溜,把枯燥的专业术语编成打油诗,把操作流程编成歌谣,上课时就能让学生们轻松记住,课堂效率大大提高。为了照顾到每一名学生的需要,杜老师鼓励学生积极给他提意见,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是当面的,还是私下里,他都会虚心听取,然后把意见综合分析,根据学生的需要作出相应的改变。杜老师设身处地、换位思考,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为他做好教学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敢于创新,大胆引入差异化教学、分类教学、个别化教学等新的教学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20146月,他获得全国视障教育中医推拿专业说课大赛二等奖;201810月,他获得泰安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在杜老师的班里,曾有一个学生,19岁,入校之前从来没有上过学。这位学生的父母白天在外工作,自己整天一个人在家,养成了不爱说话的习惯,做任何事情都很被动,就连上课也需要别人不断地提醒。杜老师发现这种情况后,主动跟他结对子,一有时间就拉着他去手法教室练习,并主动与他聊天,充分调动他的积极性。经过半年的坚持,他改变了,经常主动来找杜老师:“老师,我给您做做推拿吧。”杜老师当然愉快地接受了。在杜老师的耐心陪伴下,这名学生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靠自己的拼搏创造着自己的人生。

 

勇于挑战,传递梦想

 

鉴于杜老师的工作表现,20099月,学校经过慎重考虑后,决定让他担任新中专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由盲人来担任班主任,这在全国教育界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刚刚得知此消息时,杜国磊在欣喜之余有些忐忑不安。他向学校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全盲教师担任班主任,即使学生能接受,可是他们的家长能接受吗?时任泰安市盲人学校校长、市特教中心主任高理敬与杜国磊谈话,让他放宽心,学校对他完全信任!

“明眼人能做的事情,我也一定能做好!”这是杜国磊一贯的信念!为了担好这个责任,他查阅了大量资料: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如何管理学生,如何跟学生相处,如何抓住学生的心理等等。工作之余,他虚心向老班主任请教管理经验。杜老师多方学习,勤于实践,立足学校“美丽特教”办学思想,结合他自己和学生的特点,总结出了“心目管理法”来管理班级。杜老师说:“别人用眼睛观察学生,我是用心观察学生。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去做,怎么能做不好呢?”在班级管理中,杜老师始终坚信:只要有关心爱护学生的爱心、为学生服务的耐心、真心实意对待学生的诚心、坚持不懈的恒心、认真工作的细心,必将汇聚成“仁爱之心”,一定能做好班主任工作,也必定会教育引导出好的学生。在管理实践中,他本着“以人为本,承认差异”的原则积极开展工作,在班内塑造积极向上的班风、勤学苦练的学风,并紧紧抓住班风、学风这一灵魂,增强班级凝聚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一有时间,他就会和学生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并充分利用网络、微信、QQ等多种方式与学生交流,做到随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及时向他们传递健康的正能量,纠正他们片面的认知。

有个来自外地的学生,身患白化病,在别人的“特殊关照”、冷嘲热讽中长大,养成了特别在意自己形象、在意别人评价的心理。只要看到别人在交谈,就认为是在说自己,性格容易冲动,入校1个月就跟别人打了两次架。杜老师发现后,专门找他谈话,并且跟他一起散步聊天,把正确看待自己的思想传递给他:“我们不能选择过去,但我们可以掌握未来,外貌不代表魅力,专业技能才是立足之本。努力提高自己,不用在意别人说什么。”慢慢地,这位学生解开了心结,一心扑在学习上,成绩飞速提高。“老师,我现在是一家大型推拿中心的经理助理,专门负责技术。”听到他的喜讯,杜国磊由衷地高兴。

“老师的价值不仅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更在于能否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带动学生。”面对跟自己一样的视障学生,杜国磊能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他能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热切地盼望着人人都能成功。他乐于把信心传递给每一个人,点燃每一个人的梦想,因为“有梦想就有目标,有目标就有方向”。无论在日常教育教学中,还是在业余闲聊谈话中,他总能燃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梦想,并付诸行动,脚踏实地稳步前行,尽可能让每一个人不仅能拥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素质,还能掌握一技之长。杜国磊常说:“是盲校成就了我的梦想,我要把梦想传递给更多的人,成就更多人的梦想。” 他是这么说,也是这么做的,一如既往。杜国磊所教的学生展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乐观、阳光向上、充满自信,得到了全校师生的一致好评。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让每一个学生掌握一技之长,拥有立足社会的生存技能。每到放假前,杜国磊是最忙碌的,他一方面要管理好班级日常事务,另一方面还要给学生多方寻找合适的假期实习场所,让学生们不仅能锻炼技能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还能有一定的收入来贴补生活。毕业后,对于那些想自己创业的学生,杜国磊也会尽全力帮助他们,在店面选址、策划、装修、管理等方面给予指导,扶持他们把店开成、开好。从教以来,杜老师已经教过二百多个学生,全都顺利通过了职业资格鉴定,就业率达到了100%

在杜国磊的学生中,有个很典型的例子,让他倾注了大量心血。这个学生来自农村,入学的时候已经35岁了。刚入校时,杜老师就注意到他,他说话嗓门很大,不关心别人的感受,还经常自言自语、自怨自艾,开学不到半个月,班上的同学都不愿意跟他接近了。他还三天两头地找老师:“你们得给我看眼睛。”面对他的异常言行,杜国磊认真地思索,抓住他喜欢唠叨的特点,认真倾听他的诉说。慢慢地,杜国磊找到了答案。原来,他14岁因视网膜脱离而失明,21年从未出过家门。他与整个社会是脱节的,而且缺乏家人的关心,得不到别人的理解和承认,无法满足治疗眼疾的愿望,更找不到生活的目标。长期如此,就难怪出现上述异常行为了。杜国磊告诉他,眼睛看不见不能成为自暴自弃的理由,因为,“我们不是废人,命运不能妨碍我们的欢乐,即使日子再苦,我们也要欢笑度日。微笑能改变一切,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无论我们在做什么。只要我们在逆境中学会微笑,就可以拥抱快乐!”在杜国磊的教育、开导下,这名学生和同学们的关系越来越融洽,行为举止落落大方。“老师,将来我要当医生,为病人解除痛苦,你不用为我操心了,我很好。”听到他这些充满自信、善解人意的话语,杜国磊很欣慰。如今,他在青岛工作,月收入六千元以上。

 

执着坚守,梦想依旧

 

参加工作以来,杜国磊兢兢业业地做好本职工作,踏实肯干、迎难而上、默默奉献。多年来,他的课时量是全校最多的,班级人数也是最多的,可他从不抱怨。20111月,杜国磊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他感觉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在各个方面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以更严谨的态度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当中。杜国磊说:“盲人是残疾人中最困难的群体,通过我们的工作能让他们获得自食其力、融入社会的技能。他们不仅不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反而能为社会创造价值,进而成为家庭的顶梁柱。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工作中的一点一滴都决定着一个学生的未来,容不得半点马虎,必须时刻保持良好的状态,传授知识和技能,传递正能量。” 杜国磊正以饱满的热情、无私的奉献、执着的付出,按照“四有”好老师的要求,践行着泰安市特殊教育中心“美丽特教”的办学思想,行进在他所挚爱的教育之路上,梦想着更多人的梦想,幸福着更多人的幸福。

 

 

(《山东教育》201978月第2930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