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往为师以达成核心素养之培养

发布日期 : 2020-11-09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述往为师以达成核心素养之培养

    ———以统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朝的灭亡》一课为例

山东省汶上县白石镇中学   肖玉超

目前,“核心素养”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业已成为共识。所谓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聂幼梨教授曾说:“历史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寻史知真、释史求真和鉴史立德。”因此,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应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几方面下功夫。王夫之说:“述往以为来者师也。”本文以统编新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明朝的灭亡》一课(以下简称本课)为例,“述往”以培育时空观念和史料实证,“来者师”以达成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的目标。

一、通史聚焦———树立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是核心素养中历史学科本质的体现。叶小兵教授认为:“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历史时间和地理条件下发生的。只有将史事置于历史进程的时空框架当中,才能显示出它们存在的意义。”因此,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将所学知识定位在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之中。

本课以《习近平反腐成绩单》的视频片断导入,以当下“反腐”这一热词引出“前几节课学习的明朝,作为世界上最强大国家有没有腐败问题,它是如何衰亡的”这一问题,既贯穿古今又将学生的关注点聚焦在明朝历史之中,以“明亡清兴”为线索进一步将这段历史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空间概念则以历史地图为依托,学生通过观察《明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了解李自成起义的概况,指出农民军建立政权的地点及时间,讲解李自成农民军进军路线,直观地掌握李自成起义的进程。

为更好地阐述本课主题,我以起义领袖“闯王”为关键词通过明亡清兴这一线索设计了三个板块:闯王不忍灾荒反明;闯王均田免赋灭明;闯王兵败满洲一统。在第二板块的设计中,通过表格并配相关图片对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史实进行了回顾,将李自成起义这一史实放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通过历次农民起义的对比理解历史的变化与延续、统一与多样、局部与整体,并对史实作出合理的解释。

二、寻史知真———强化史料研读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史料研读重现历史真实,并进行辨析史实的态度与方法。胡适强调“一分证据说一分话”,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需要真实有效的史料为依据,来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

在本课设计中,第一板块旨在通过明末社会背景,正确分析明朝灭亡的原因。鉴于七年级学生收集、辨析史料的能力有限,所以教学时我以课本相关史事、材料研读、知识拓展等内容为主,并通过搜集、整理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图文资料。

例如,分析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可研读本课中的“相关史事”,再出示几则有关明朝的“奇葩”皇帝的史料:宣宗喜好斗蛐蛐、嘉靖二十年修仙练道、万历三十年不上朝。通过生动的历史细节进行史料实证,得出政治腐败这一结论。在分析明朝中后期社会问题时,可出示三则史料:

材料一: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熹宗时,赏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御史卫周胤言:“……剿练之饷多至七百万,民怨何极。”

材料二:御史郝晋亦言:“……今加派辽饷至九百万。剿饷三百三十万,业已停罢,旋加练饷七百三十馀万……”———《明史》

材料三:富者动连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乱之生也,职此之由。———《清明史料》

通过三则史料可得出“土地兼并严重,赋税繁重,社会动荡不安”的结论。分析明朝灭亡的自然原因,可提供史料《陕西通志》记载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怠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再出示明代《流民图》。图文并茂的形式能够冲击学生的视觉感官,分析得出“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灾荒严重”这一结论。

从学习活动的角度看,史料实证是一种自行寻找事物的方法和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育者不仅要传授学科结构性知识,还要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精神。通过史料分析探究历史真相,恰恰可以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三、释史求真———正确解释历史

学习历史就是理解历史的过程,即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对于历史解释而言,课堂上的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史实的陈述也包含了教材编写者、授课教师等多方面的主观认识。  

史料是历史解释的依据。在讲述“史料实证”时已言明历史授课应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并举例说明通过史料收集、整理和分析对明朝灭亡的原因作出符合逻辑的解释和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有效提问是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最佳途径。在讲授李自成起义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均田免赋”口号的重要性,我设置了历史情景剧活动。引导学生穿越到历史之中,见证百姓夹道迎接闯王的场景,并提问: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学生通过与明朝中后期社会问题的比较,认识到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必赢得百姓支持。

历史教学不仅要将史实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因此就李自成起义这一口号,我又进一步追问:“通过对历次农民起义口号的对比,该口号有什么历史意义?”学生在史料研读的基础上进行探讨、分析和解读,对李自成起义的口号触及封建土地所有制得出正确认识。但是本课学习到最后,入主中原的是满洲,李自成既得民心为何战败而终呢?为了解开学生的疑惑,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这段历史,我提供了《明史》中史料片断:“初,三桂奉诏入援至山海关,京师陷,犹豫不进。自成劫其父襄,作书招之,三桂欲降……闻爱姬陈沅(陈圆圆)被刘宗敏掠去,愤甚,疾归山海,袭破贼将。”经过合作探究达成共识:李自成进京之后,原本比较严肃的军纪开始涣散,特别是对百姓的骚扰劫掠非常多,导致百姓对其不满。

达成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必须在史料实证的基础之上有效提问并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进行正确引导。因此,教学过程中只有放手发动学生,才能更好地培养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四、鉴史立德———提升家国情怀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指出:“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要务,为国家之要道。”梁启超先生在《新史学》中指出:“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由此观之,历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史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培养家国情怀素养的素材,是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素养渗透的重要课程。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关注国家主流意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应传承国家记忆,讲好中国故事;应把握现实问题,以服务于国家强盛、民族自强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为使命。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给学生一种洞察历史的眼光。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明朝灭亡的原因分析,引导学生认识朝代兴替的历史规律是最基本的价值观取向,若要最大限度地达成家国情怀的培养还需要将其拓展至对社会现实和个人成长的认知。本课以“反腐”热词导入新课作为铺垫,在讲授最后一个板块“闯王兵败满洲一统”时,提供资料“习近平告诫全党要牢记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我们决不当李自成’的深刻警示”,首尾呼应认识当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将个人前途融入国家命运之中,努力学习、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应该贯穿课堂始终。本课在分析“均田免赋”口号重要性时,引出200611日我国正式取消农业税,均田免赋真正落实于当下的材料。并介绍,习近平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通过分析材料特别是对每年中央一号文件的讲述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到党中央一直关注民生、关心农民和重视农业发展,并在三农问题上取得重大突破和成绩,作为中学生应该立志成才,为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而奋斗。

历史学家吕思勉说:“史也者,所以求明乎社会之所以然者也。”教学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所谓家国情怀便是经世致用,通过了解昨天史实,认识今天时事,思考明天将有所为之。即在学习和探究历史的过程中把知识内化,引导学生注重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从而达到心灵与情感的升华。

总之,通过《明朝的灭亡》一课的教学实践,我认识到作为中学历史教师必须以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各种课程资源,注重把握时空观念,以史料实证为基础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理想追求、精神寄托和家国情怀,真正发挥历史教学的使命和责任。

(《山东教育》2020年10月第41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