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为本 教师第一———莒县第一中学实现优质发展的生动实践

发布日期 : 2020-11-09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学生为本   教师第一

    ———莒县第一中学实现优质发展的生动实践

本刊通讯员         孙安福   孙业奎

“真凉快,太好了!有了它,我们就不怕暑假延期了……”71日,莒县第一中学高二年级6班教室传来了学生们响亮的欢呼声。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今年的高考延期一个月,暑假也相应延迟。7月的天气高温炎热,封闭闷热的教室不利于疫情防控,更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为保障延期后学生高考和学习效果,莒县一中紧急向县财政部门申请为学生教室和教师办公室安装空调。在上级批准之后,学校日夜加班施工调试,一周时间为114口教室和一线教师办公室全部装上了崭新的空调。而行政楼上的办公室里使用的依然是几年前从会议室、计算机房等替换下来的旧空调。此举是莒县一中坚持贯彻“学生为本,教师第一”教育理念的一个缩影。

莒县一中创建于1924年,是莒县高中第一所“山东省规范化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学习环境幽雅、校园文化独特。历经90余载发展历程,学校薪火相传,桃李芬芳,俊采星驰,五万多优秀学子从这里走出。现有114个教学班(其中25个初中班),5700名学生,435名教职工。学校教师队伍品德高尚、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现有高级职称教师102名、一级教师166名。其中硕士62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省优秀共产党员1名、省优秀教师4名、省教学能手3名、省优秀班主任1名,60余人被评为市学科带头人、市教学能手和市教学新秀,160余人被评为县骨干教师、教学能手、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来,莒县一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继承弘扬学校90多年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凝聚“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共识,践行“教育教学是尊敬出来的”理念,强化“汗水、智慧、团队”精神,坚持“教学中心”“教师第一”“学生为本”“环境育人”四大发展战略,继续强化“校长为师生服务,教师为学生和家长服务,后勤为教学一线服务”三个服务意识。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凝心聚力,开拓进取,遵循规律办教育,依靠科学抓质量,从提高教师素质和全面发展学生素养两个方面,铸造学校腾飞的双翼。努力把学校办成学生喜爱、留恋,教师热爱、奉献的精神家园,形成担当、奋进、活力、高效的良好局面,谱写出学校重新崛起、奋进发展的激昂乐章,交出了回应时代考题和人民期待的满意答卷。

坚持党建领航,

牢记初心,立德树人

莒县一中加强党组织对业务工作的全面领导,提升党建质量,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

一是抓牢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增强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莒县一中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各环节。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文化观,厚植爱党爱国爱人民思想情怀,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勤奋学习的远大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加强学生品德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个人品德和社会公德。积极开展党团组织活动和主题教育、仪式教育、实践教育等活动。

二是抓好学校党建基础性工作。组织建设规范,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日常管理实施党员包联制度,即实行每一名党委委员联系一个年级,每一名党支部委员包一个年级,每一名党员联系一个班级或一个学科。党员干部都能冲锋在前,勇挑重担,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了全校工作的开展。制度建设规范,制定并完善系列党建工作制度。通过召开主题党日、上党课、建学习园地、做读书笔记、交流心得体会等活动,加强党建工作,深入总结党组织创造的新经验,及时转化为制度成果,建立健全常抓不懈的长效工作机制。

三是着力推进理论武装。把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深刻理解其科学内涵和精髓要义。把讲政治作为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用“四个意识”导航,用“四个自信”强基,用“两个维护”铸魂。

四是以“三引领”“三结合”为抓手,激起学校发展活力。坚持“围绕教育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把发挥党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与教育教学工作相融合。根据党员在年级的分布情况,科学设置5个教工支部,推选分管年级的党员干部担任支部书记,切实掌握党员情况,加强党员管理。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引领学校工作相结合。学校充分考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情况,推选一批优秀党员勇挑重担,让党员教师感受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也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影响群众、感染群众、带动群众。把党员队伍建设与教师队伍建设相融合。以“双培养”为目标,各支部制定党员责任区制度,确定每名党员所在的年级组、教研组为其责任区,服务对象由原来的入党积极分子扩大到所有教职员工。党员干部在引领青年教师发展方面,争当“三做”模范,做政治上的领路者,做业务上的指导员,做生活上的好朋友,让青年教师切实感受到党的温暖,从内心深处渴望加入党组织。近三年陆续有8名优秀青年教师加入党组织,还有16人向党支部递交入党申请书。

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宋国安坚持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深入学校师生之中进行示范引领。每个清晨,宋国安总是早早地站在学校大门口迎接学生们的到来,或微笑招手,或拍拍肩膀,给学生们一整天的鼓励。每天晚上10点,灯火阑珊,他又与值班的级部主任、班主任一起排查宿舍,维持休息秩序。他坚守教学一线,担任高三语文教师,和老师们早上一起上自习,每周参加2次集体备课,进教室听4堂课。宋校长每周5天吃住在学校宿舍,全心全意陪伴学生,以务实肯干的工作热情、勇担使命的奋斗姿态,展现出一名党员干部担当奉献的党性修养。

五是着力推进品牌建设。学校立足教育发展要求,将党建政治优势转化为教育发展的机遇优势、人才优势、文化优势,积极探索形成“五心教育”(敬业心、慈爱心、公平心、宽容心、进取心)党建文化建设品牌,促进学校特色发展,凸显党建文化特点和办学特色,以此提高党性修养,解决发展问题,创新体制机制,打造过硬队伍,铸造忠诚党魂和高尚师魂,真正使党建工作成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红色引擎”。

2019111日,日照市中小学党建工作现场推进会在莒县一中举行。与会代表观摩了学校党建工作成果展,并给予高度评价,学校党建经验被全市推广。宋国安被山东省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两名教师党员分获县“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4名党员获县“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

敬畏规律,提高质量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主阵地,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核心。莒县一中充分调动、挖掘“教”与“学”两个积极性和潜能,着力提高“教”与“学”两个效率;把“实效”与“高效”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点、立足点、关键点和着力点;以“深度教研促深度学习”为统领,变革育人方式,达成落实课改、科学备考的实效高效。

一是把深度教研落到实处。莒县一中实行校级领导包学科、级部干部包备课组制度,强化指导督导检查。集体备课主要聚焦研究新课改、编写导学案、选题、制定教学策略4项重点内容。集体备课发挥的是集体的智慧,力求做到“明确一个目标、提出一些问题、研究一些策略、交流一些体会、共享一些资源”,努力把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学科联合教研方面,定期举行大学科联合教研活动,发挥全科教师的力量和智慧进行集体大备课,就教学中的难题集思广益、智慧共享。常态化邀请县教研员就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共同诊断。

二是把教学聚焦到能力培养上来。聚焦核心素养,提升学科能力。面对新要求、新变革,学校把教学聚焦到核心能力培养上来,引领教师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主攻方向。

导学案教学体现新课标导向,实现“高效”与“实效”。以学科课程知识为主,在内容编排和问题设置上与所需要培养的思维能力一一对应,针对核心素养和知识、能力要求逐一训练。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接受知识和养成能力的关键场所。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严格遵循学校确定的“精讲多练、学生为先”和“问题为主线、思维为主攻、训练为主干”的“三为主”课堂教学理念。践行生本教育,打造生本课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只有学生自己真正动起来,才会有兴趣去研究,才能真正地生成能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主线,充分调动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思维为主攻,不断纠正学生思维偏差,生成解决问题的关键能力;以训练为主干,将训练贯穿课堂始终,不断激发学生思维,不断提升学科能力。

三是高考研究指导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请进来”和“走出去”策略,不定期邀请市县教研员到校听课、座谈,给师生做高考备考报告;定期外派学科骨干教师到备考先进地区进行学习培训,通过专家引领,确保高考备考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以学科组为单位开展高考研究成果展示活动。全校教师科学备课、理性备考、智慧备考、精准备考的意识日益增强,保证了学科辅导的有效、高效。

思路引领行动,行动收获硕果。莒县一中在“以教学为中心”指导思想的统领下,教育教学成绩连年攀升,每年有大批学生考取自己理想的大学。高校自主招生录取人数连续创新高。在《2019全国500强中学之五大学科竞赛“省一”排行榜》中,莒县一中位列全国第282名。在2019全国自主招生500强高中巅峰排行榜中,学校位列179名。从2017年至今,莒县一中共有12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录取,本科录取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学校教学工作硕果累累,获得各级领导、社会各界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兰州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西北大学等众多学校授予学校优秀生源基地称号。

坚持教师第一,

尊敬教师,成就教师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最重要依靠力量,是学校发展的基础、灵魂和生命线,是学校发展的核心动力和核心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说,“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爱是教育的灵魂,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的根本任务,做好新时代的学校教育需要一批师德崇高、师魂高尚的教育良心守护者。只有幸福快乐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快乐的学生;只有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行为才会充满深情、饱含热情、挥洒激情,才会充满智慧的火花。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寄托着家庭、社会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教育是一项良心工程,教师是一项特别倚重良心的职业。良心既是教育之根基,也是教育之灵魂。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做有良心的教育。莒县一中坚持开展“五心教师”(敬业心、慈爱心、公平心、宽容心、进取心)专题教育活动,着力打造一支真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教师队伍管理,一直是学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莒县一中牢固树立“尊重教师、依靠教师、服务教师、成就教师”的“教师第一”理念。规范坐班制度,调整教师上下班时间,让教师不耽误接送孩子,这对很多教师来说是最贴心的福利;合理调配教师工作时间,特别是周末的辅导安排,让教师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倡导教师课间操时间走出办公室,到校园里舒展筋骨;开展教职工篮球赛、趣味运动会,成立教职工合唱团,让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教职工校园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教师的形象更加活泼、阳光。

几年来,莒县一中老校区几乎停止所有建设项目,把有限的财力全力向教学、教师倾斜。改善教师办公环境,更换绿色环保办公桌椅,为一线教师配置笔记本电脑,建设了三级独立的集体备课室……特别让教师们感动的是,学校不仅在校园一角为教师设置了轿车洗车点,而且在电动车停车棚里为教师们安装了几十个电动车充电插座。小小细节,却让教师们感到格外暖心!学校语文教研室主任刘炼收,回顾这几年的学校管理变化时说:“学校领导从点滴关心改善教师的办公环境,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我们再不好好教学,自己都感觉不好意思。”

发展是教师最大的渴求。坚持“教师第一”的理念,就是真正把教职工当成学校的主人,尊重教师主体人格,承认教师主体价值,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坚持“把培训当作最好的福利待遇”。学校通过精心指导和培训,使教师们少走了弯路,提高了工作效率,快速提升了业务素质。

学校给教师订阅专业杂志,让教师坐下来有书可读、研究专业。学习之后,还要走上台比赛,常态化开展全校学科联合大教研、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比武和班主任备课组长专业发展论坛等活动,教师队伍建设卓有成效。

“教师第一”的管理举措,激发教师勤勉敬业、主动作为的担当意识。高一年级主任虢宝荣老师,对教学充满热爱,不断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坚持读书学习、写读书笔记、写教育教学反思心得、积累学生典型题错题。辛勤的付出,让她形成了自己的教学特色和独特的教学魅力,吸引着学生乐学并学有所成。因成绩优异,她先后被评为“市教学能手”“县优秀学科带头人”“全国优秀科技辅导员”,所带领备课组被多次评为“先进集体”,她个人也被市教育局聘为日照市高中地理兼职教研员,2019年被评选为日照市“最美教师”。

在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莒县一中广大教师用关爱和行动书写着“停课不停学”的敬业精神。于昌胜老师是一位和蔼可亲的班主任,在同事们眼里,他是个踏实勤奋的好同事。因为疫情,这位有着15年教龄的教师如今上起了“网课”。自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打响后,他肩负职责,探索创新,使出“十八般武艺”,用实际行动落实“停课不停学”。线上教学对教师而言是一个全新的概念,线上班级组建、网师认证、网师入驻和开启直播处处充满着挑战。为了尽快掌握软件使用教程,于老师日以继夜向网络拜师学艺。通过一番刻苦摸索学习,他很快成为行家,并帮助班级科任教师学习平台操作,按期开展课堂教学。为了保障学生按时作息,于老师利用班级QQ群的作业功能,进行每天三个时段的签到考勤,发现问题及时反馈给家长;利用网络平台,定期召开班会,总结得失,鼓舞士气;用一篇篇美文,记录每位学生的成长和奋斗故事;周一采用线上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爱国和励志教育;每节课都要到线上班级瞅一瞅,看看学生们是否都在线、是否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每天晚上都要陪伴学生到深夜才洗刷就寝。线下班主任该干的那些事,线上一样都没少。为了提高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确保不让学生掉队,于老师通过微课、微视频等方式进行重难点突破、习题讲评,提高复习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汗水浇灌梦想,智慧创造卓越。近几年,莒县一中的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在每年市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中,有20多人次执教公开课、做典型发言。近两年,有两人分获省优秀教师、省优秀班主任称号,一人获得日照市优秀教师称号,有两人被评选为日照市“最美教师”。

坚持学生为本,

尊重个性,全面发展

27辆大巴车,1300名学生,200里行程,校长领队,教师陪同,红旗招展,浩浩荡荡。每年5月份选一个周末,莒县一中都会组织高一全体学生开展孟良崮红色远足,感受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感恩时代,铭记责任。

高中阶段是学生从未成年走向成年、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肩负着为各类人才成长奠基的使命。做“五心学生”(公德心、感恩心、进取心、自信心、责任心),实施“七讲教育”(学习讲勤奋、仪表讲大方、谈吐讲文明、待人讲礼貌、在家讲孝道、在外讲公德、生活讲朴素),是莒县一中倡导的学生教育两大主题活动。以此为统领,着力培养男生君子的胸襟、胆识和女生淑女的风范、涵养。

学生为本,首先体现在守护学生的健康。学校调整作息时间,将早自习后延至630以后,春夏秋冬均实行午休制。特别是早自习时间延迟的调整,结束了学生几十年来早上不到5点就得起床摸黑上学的历史,受到了全体学生和家长的一致欢迎。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说:“教育的根本是让学生拥有狮子般的体力、猴子般的敏捷和骆驼般的精神。”学校秉承“以健康成长为本,为终身发展奠基”的培养理念,提出“动起来,活起来,快乐求知,高效学习”的校园生活要求。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莒县一中组织了师生同唱《我和我的祖国》大型校园爱国快闪活动,告白祖国、歌颂祖国、祝福祖国。升旗仪式上的全校师生同唱《我和我的祖国》的雄壮歌声,在师生的记忆中留下了分外浓重的一笔。常态化开展周一主题班会,每周给学生一封信,重启“心灵起航”校园广播,创办《心语》月刊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立国旗班,规范课间跑操、周一升旗仪式,还有开展课前班歌、趣味运动会、书画大赛、诗词诵读大赛等序列化主题活动,无不在科学调适着学生的学习生活,缓解着他们的学习压力,为他们的高效学习全力保驾护航。

多一把尺子,就能多一批好学生。学校本着“以多样性为特征,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对学生着力培植兴趣、关注基础、发展能力,促其养成良好习惯。成立了数理化生及信息技术、科技创新六个专门的兴趣小组;组建了机器人、绿洲文学、先锋记者、英语、足球、书法、校园之声等学生社团。

莒县一中坚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功成才”的人人成才教育理念,重视艺体教育,发挥艺体育人的独特功能。将艺体教育与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相融合,大力拓展艺体教育的空间,培养创新精神、提升审美能力、锻炼健康体魄。引领学生自主、全面、个性发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内驱力,不断拓宽高考录取的增长点,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多元成才。

毕业生刘乐源在参加当地电视台访谈节目时说:“刚入高中时,成绩不理想,感觉要考入自己心仪的高校有困难,后来经过学校老师们的引导,与父母商量后,选择了考取体育特长生。通过教练们的悉心指导和班主任以及各文化课老师的辛勤培养,也加上自己的努力,我在高考中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同样通过体育特长升入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宋家辉说:“我是通过体育特长才有机会考上这么理想的大学。母校对我们特长生的培养特别重视。能够取得理想的成绩,主要来自教练的系统训练和自己的刻苦努力。”

思路引领行动,行动收获硕果。近年来,莒县一中秉承“学生为本”理念,力促学生彰显特长、全面发展、多元成才。牛志扬同学获得2019年“大智之星”齐鲁学子奖学金暨山东省最美中学生称号。在2019年全省中小学生校园艺术节展示活动中,学校选送的《永远的格桑梅朵》获得戏剧(中学组)一等奖。在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活动中,获得全国决赛银牌两枚、铜牌一枚,国家级一等奖16人、二等奖112人的好成绩。2019年度,董世玉同学荣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一等奖;尹国泰、张隆昊同学荣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赛一等奖;牛志扬同学荣获全国生物奥赛一等奖。在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田径冠军赛中,宋家辉同学夺得男子乙组400米和400米栏冠军;张晓涛同学夺得男子丙组110米栏冠军。在科技创新方面,累计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500余项、发明专利7项。2人获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晋级全国决赛。在中国力学学会第十届全国中学生趣味力学制作邀请赛中,学校代表队获得大赛团体特等奖;在第二届全国机器人运动大赛中,学校代表队获全国亚军。学校还与中国科学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定期输送学生到中科院国家重点实验室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并获得中科院颁发的证书。在语言文学能力培养方面,80余人获得全国作文、英语大赛一等奖;在山东省首届高中生辩论赛中,学校代表队代表日照市参赛,获得优异成绩;学校被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校园文学委员会授予“全国文学特长生培养基地”“写作教学先进单位”。

坚持环境育人,

美化校园,陶冶情操

校容校貌是师生精神面貌的折射。“学校的一草一木都在育人,校园的模样就是师生精神的模样,就是学生明天的模样,是未来世界的模样,在一所‘蓬头垢面’的校园里,活动的一定是一群无精打采、精神萎靡的人。”这是宋国安经常提醒师生的一句话。

营造浓郁的人文环境和精致的校园景点。走进莒县一中校门,映入眼帘是一块“习语”专栏,摘录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寄语:“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主干道两侧的电子屏,定期更换对全校学子的励志名言。钱学森、邓稼先、郭永怀三座科学家塑像站立在水波潋滟的文心湖畔,静静注视着步履匆匆出入校园的菁菁学子。雕龙山、文心湖,分列在校门两侧,柳绿花红,满园桃李,小桥流水,山水相映,成为师生课间舒展身心的休憩之所。教学楼走廊上张贴着各类名人及著名校友的事迹介绍和对青年的寄语,激励着学子勇立鸿鹄之志,时刻砥砺前行。

狠抓校园环境卫生。在全校师生中积极倡导“弯腰捡纸”行动,校园环境整洁有序,获得广泛好评。对校内建筑进行大规模维护。为迎接全市高中教学会议在学校召开,莒县一中争取政府拨款80万元,对办公楼、行政楼、操场等进行了修葺与粉刷,对教学楼进行了安全防护改造。争取政府拨款50余万元,对初一和小班部教学设施设备进行了改造。

推动一中东校区建设。20177月,为整合教育资源,优化中学布局结构,莒县县委、县政府决定,动工兴建莒县一中东校区。项目占地面积为29595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为137787.9平方米。新校区建成后,将为师生创造一个教学设施、办学条件一流的现代化教育环境,将全面满足学生的学习成长需求。

学校被省环保厅、团省委、省教育厅联合授予“省级绿色学校”称号;被省食安办授予“食安山东”餐饮服务示范单位称号。

莒县一中大门右侧是刘勰广场。迎客松下,巍峨的刘勰铜像执椽端坐,目视前方。这位出生在莒县、撰写了《文心雕龙》的古代著名文学理论家,时时激励着年轻学子奋发学习。

“学生为本,教师第一”的教育实践已经让莒县一中这棵教育大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莒县一中在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康庄大道上正阔步向前,去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

(《山东教育》2020年10月第41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