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观约取,不负黄河万古流———记将优秀黄河文化植入学生心田的“东营篇章”
发布日期 : 2024-05-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博观约取,不负黄河万古流
———记将优秀黄河文化植入学生心田的“东营篇章”
季俊昌 齐方国 李洪光
“黄河流!黄河流!黄河万古流,万古流!流过峰峦、流过平川、流过心头,流出民族魂魄,华夏春秋;流过欢悦、流过悲壮、流向大海,流成中华血脉,天长地久……”聆听着大河雄浑奔流里的韵律,面对滔滔黄河,面对璀璨绵长的黄河文化,作为黄河人,我们究竟要“留”住什么?如何将黄河文化基因植入学生心田?作为黄河口教育人,如何厚植家国情怀,让黄河文化以什么样态流向未来?下面就跟随笔者循迹黄河口研学育人的实践,探寻别样的“东营篇章”。
黄河口研学让学生亲近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时代内涵和育人价值。借助研学这一育人实践载体,开发利用好黄河文化育人资源,切实发挥好黄河文化在教育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中的作用,是新时代赋予东营人的重大责任和光荣使命。
在研学实践中,人们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因为学生对黄河、黄河两岸的景点、风土人情等太过熟悉,反而对黄河文化的独特性与丰富性缺乏深刻的认知,“熟视无睹”的现象阻碍了黄河文化在少年儿童群体中的传承。
必须找到一条路径,找到学生与黄河文化之间产生美的恰当距离,让学生发现身边的宝贵文化资源;必须创造一个传承黄河文化的教育“场域”,让学生徜徉其中。这就需要教育人站在育人角度,用黄河文化浸润教育生活,引导学生发现“熟悉”中隐藏的“陌生”,“通俗”中蕴含的“深刻”,从而让学生愿意走近黄河文化,主动去了解和习得黄河文化的内在价值。
充分挖掘研学项目,让学生看见身边的黄河文化元素
近年来,东营市教育局首先注重挖掘研学项目,积极搭建各类研学实践活动平台,助力和推动各学校将“黄河文化育人”融入学校发展规划和文化建设之中,纳入学校校本教研和课程建设之列。如东营市胜利第二小学的校园改造建设,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和文化育人作用,突出独特的城市精神和地域文脉。方形院落层层外展的姿态,红砖格栅强烈的律动感,建筑元素融入蜿蜒盘旋的黄河意象,油城抽油机的符号转译,都彰显了深厚的黄河文化和油城文化表征。东营区文华幼儿园以黄河流域“文字的演变”为课程主线,充分挖掘其教育价值,建构了“追溯文字”“感知文字”“创想文字”三部分课程内容,通过主题推进、环境跟进、家园共进的实施模式,采用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丰富幼儿对“汉字”的感知和理解,了解文字起源、发展、变化的过程,品悟黄河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其次,引导学校加强与黄河口生态旅游区、黄河文化馆、东营市历史博物馆、黄三角农高区、胜利油田等单位的对接合作,积极打造以黄河入海、兵家孙子文化为核心的文化研学品牌,以石油文化、自然生态、农业科技为重点的自然研学品牌,以及以红色历史、工业科技、吕剧文化、非遗传承、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区域优质研学实践平台。目前,全市建成1个国家级、13个省级、49个市级研学基地,评定117所市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了以市研学旅行协会、研学旅行网和黄河口研学服务中心为支撑的“三位一体”管理服务架构,每年组织学生开展黄河文化主题研学30余万人次。
最后,以研学实践平台建设撬动全环境立德树人。东营市教育局与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积极推进“非遗在社区”试点工作,结合地域优势,充分挖掘“千年黄河历史·百年油地共融”的文化元素,让学生在游历中感受黄河口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一是在垦利区垦利街道开展先行试点工作,并将经验推广至全市城市社区。二是积极推动试点工作向农村社区延伸,打造利津县“老街长巷”非遗文化街等特色文旅项目,多措并举、统筹推进,形成了非遗活态传承、社区文化繁荣的浓厚社会氛围,蹚出了一条真正让非遗传承“活”起来、社区活动“火”起来的环境育人之路。三是充分凸显校本课程的育人作用,拓宽非遗传承的宽度。如东营区文华学校的扎染校本课程《二十四韵染流光》,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将扎染艺术传承创新。东营区黄河中学把非遗剪纸引进课堂,开发《纸月剪影》特色课程,采用“非遗+文创”的创新模式,将吕剧精彩内容作为剪纸创作的题材,两大非遗艺术跨界融合,将非遗文化镌刻在孩子们的心灵中。东营区弘文小学把空竹、西商锣鼓“九龙翻身”引入课堂,将抖空竹和体育活动完美结合,“九龙翻身”和音乐课程完美融合,真正让非遗文化贯穿于课程教学始终。
2020年10月,东营市被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全国“非遗在社区”试点城市。在这样一座散发着浓郁黄河文化气息的城市,不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在享受文化的熏陶。为全面展示黄河流域文化传承及文创产品成果,东营市积极创新各类关于黄河文化传承的活动,“春季黄河大集”“‘沿着黄河遇见海’———沿黄九省(区)手造民俗展”相继启幕……在烟火气和艺术味中引导广大市民和教育工作者讲好黄河历史故事,引领学生品味黄河文化魅力。
积极建设研学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具身体验中拥抱黄河文化
地域文化无疑是烙印在人的生命里最浓郁的底色。黄河文化博大精深,如何让它流淌进学生心田?最优的方式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只有在走出校园见山见水、见世界之后,才能有更广阔的视角认识社会和自然,才能对脚下的土地生发独特的情感,我们希冀的家国情怀才能从一种“概念”内化为学生对家乡一草一木的真实情感及对国家、对民族的衷心热爱。
黄河口研学无疑成为链接学生与黄河文化的重要纽带。研学课程内容蕴含着黄河口人最具活力的精神基因、最具特质的精神标识,是其与生俱来的文化软实力。黄河口研学课程的建设及实施,有利于东营中小学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广大青少年学生从中汲取智慧和思想精华,包容、创新、坚强、开放等文化基因通过课程的学习,自然而然地融入学生生命中。学生走出学校,走进田园、场馆,走到黄河岸边,通过“石油”“湿地”“黄河”等课程,他们触摸到黄河口的发展史、奋斗史,用心感知这片热土的沧桑巨变,感知黄河口人的坚韧与包容,对国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在研学课程学习中潜移默化地得以孕育、萌发。弘扬先辈精神、保护和繁荣黄河口的历史使命感如一粒种子,扎根在学生心田,让黄河口文化精神传承不息。如东营市胜利实验小学的黄河口研学课程《行以躬耕·致以秋实》,通过到田间了解黄河口植物,秋日挖地瓜掰玉米,做玉米烙地瓜饼,遇见扎染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体验农耕之乐。再如,东营区实验幼儿园的研学课程《探寻黄河之美》,让幼儿走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大自然中感念黄河母亲,感恩养育自己的这方家乡热土。
黄河口研学热潮之下,各类研学路线、研学课程纷至沓来。“乱花渐欲迷人眼”,学校需要拿出很多精力考察和甄选,以确保研学质量。为系统和规范地开发利用研学基地资源,东营市教育局强化顶层设计,出台了《东营市研学旅行课程开发指导目录》《东营全域研学旅行专项规划》等方案和文件,为学校开展研学提供了制度遵循和机制保障。同时,为避免出现“研而不学”的问题,围绕东营市研学资源,市教育局与市文旅局联合打造了东营市全域研学“一三九”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以“行走黄河口 生态大课堂”为核心理念,以黄河文化、孙子文化、石油文化为研学主体文化,重点推荐东营市九大特色研学线路,为广大学生提供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广阔天地。而以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为特征的《全市中小学研学课程实施分类指导方案》的即将实施,又为进一步规范以课程实施为标志的研学实践提供了指导。
目前全市已开发成型的黄河文化育人主题课程就达3000余种,并打磨出一大批精品课程,如以黄河生态为主题的《黄河入海,大美湿地》《母亲河边的足迹》,以兵家文化为主题的《亲历孙子文化》《历史故事里的孙子兵法》,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宣言之光》《红色的足迹》,以非遗文化为主题的《吕剧》《齐笔文化》,以海洋文化为主题的《盐让生活百味生———探求盐文化的前世今生》等等。2022年12月,东营市黄河口研学服务中心组织专业力量编撰的《黄河口研学课程》正式出版发行。
截至目前,东营市先后评定三批市级研学基地、六批市级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在研学中感知黄河文化的丰富、深厚和壮美。在每年春秋两季常态化的研学实践中,各学校结合在地资源,通过不同主题的研学将“课堂”搬进大自然,搬进场馆,搬进特色村镇。学生在黄河研学中,逐步了解了黄河文化中蕴含的团结奋斗、百折不挠、自强不息、无私奉献、惠泽包容等优良精神基因。在湿地研学中,芦荻飞雪、百鸟翔集的壮阔与优美,不仅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家乡的美丽,更提升了其审美与亲近自然的意识与素养。
站在学生角度去设计研学活动,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热爱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东营市在传承、发展与创新黄河文化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让黄河文化教育更加契合学生认知水平。
为避免黄河文化教育中的泛化和形式主义问题,全市举办的黄河文化教育实践案例、微课、教学设计以及各类关于黄河文化教育的观摩,都强调基于学生视角,站在学生立场,时刻考虑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所以,每一项课程内容在走进学生视界之前,必须经过反复揣摩:假如我是学生,对课程资源的“兴趣点”在哪里?学生成长的“需求点”在哪里?课程资源与学科知识的“联系点”在哪里?课程资源对学生思想品德、个性心理、个体成长等方面发生作用的“教育点”在哪里?经过这样一个对课程资源“千淘万漉”的过程,最终,黄河、湿地、石油、鸟类等,这些具有标志性特点的课程内容融入黄河口研学课程。
学生视角让东营市的教师在选择课程内容、设计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时,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储备背景,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学生喜欢为价值取向。当下,很多学校偏重学科课程学习,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扎实,但在自主发展和社会参与方面相对薄弱。基于此,东营区黄河中学、东营区二中、垦利区实验二小等六所学校联合开展了“厚植家国情怀的黄河口课程建构及实践”研究,以培育家国情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宗旨,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育人目标,在“黄河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立足学生视角,传承黄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构建了符合核心素养基本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现学校育人目标的研学课程体系,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效果。
黄河口研学课程除了有吸引学生的温度,还拥有着眼当下、面向未来的深度和厚度。黄河口研学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校外实践的机会,弥补了学校在培养学生自主发展、实践创新与社会参与方面的不足,促进学生在实践创新中不断锤炼意志品格,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涌现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厚植家国情怀的黄河口文化教育研究与区域实践”被立项为2022年度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2022年7月,东营市教育局报送的《立足地域 校级联动:厚植家国情怀的黄河口课程建构及实践》获山东省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3年10月,《母亲河边的足迹———黄河入海口四日研学之旅》等3项研学课程,被山东省教育厅、山西省教育厅等九省区教育行政部门评为第二批黄河流域精品研学课程或优秀研学课程。聚合专业团队力量,立足实际需求,出版了《指向核心素养的黄河口课程开发与实践》等书籍;在《中国德育》等国家级教育期刊发表了《黄河口文化教育课程化的区域实践》等10余篇文章。
省内外黄河主题旅游业的兴起,催生了大量着眼研学的机构,它们都想在研学领域作出新业绩。比如,各类免费场馆、各类农旅项目、新型海洋养殖、盐碱地新科技农业、非遗项目等等,让人眼花缭乱。针对这一现象,2023年,东营市文旅局、市教育局组织专家队伍反复论证,确定了黄河元素显著的研学主题路线,设计了适合青少年研学的课程。下一步,东营市将进一步规范研学工作,利用信息技术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构建智慧研学服务平台。学校利用该平台上传发布研学需求,平台设计路线和方案供学校选择,教育主管部门、研学基地、服务机构根据各自的角色定位和职责需求,在线实现提报和审核,逐步实现学校研学自始至终设计规划一站式菜单服务,在规范和提升研学管理水平的同时,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黄河口研学将黄河文化融入学生心灵
黄河文化丰富多彩,哪些可以转化为学习资源融入课堂和课程中呢?根据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要求,东营市秉持“黄河文化育人”理念,注重加强黄河文化与学科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引导教师以适切的方式将黄河文化嵌入学科课堂,融入学生心灵,推动“黄河文化”元素在学科教学实践中落地生根。
多举措促进黄河口研学育人文化建设
作为黄河生态文化的标志地之一,东营充分发挥入海口独特区位和生态研学资源优势,形成了以石油文化、湿地文化、海洋文化、红色文化等交融并存的黄河口研学育人文化,并以黄河文化创造性转化为抓手,在融合中创新实践黄河口研学课程,逐步探索出了黄河口研学育人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一是积极推动各区域教育管理部门、各学校结合在地资源创新性转化黄河文化。东营市各县区都有自己独特的黄河文化教育资源。比如黄河口区域文化底蕴深厚、自然资源丰富,根据历史发展脉络,黄河口文化可用一线三色三区概括。所谓一线,是指纵贯远古石器时代到崭新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文化链;三色,是指黄河入海口区域特有的三种自然生态资源,即黄河(黄色)、渤海(蓝色)、石油(黑色),由此生成的黄河文化、海洋文化和石油文化,架构形成黄河入海口黄蓝黑三色交汇、独具特色的黄河口主流文化;三区,则是指以东营市广饶县为中心的包括傅家遗址、孙子故里、吕剧等在内的传统文化区,以东营市东营区为代表的城市文化区,以利津县、垦利区和河口区为主的湿地文化区。
在总体规划设计的同时,东营市鼓励各级学校注重黄河文化教育特色化,目前基本形成以县区为特色的黄河文化教育。广饶县着力打造兵圣孙子文化,以研学为依托,逐步将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渗透其中;县域内学校借助孙子文化园研发与军事主题相关的校本课程。垦利区的学校依托黄河三角洲湿地公园、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研究黄河口鸟类、湿地、植物,并与艺术教育结合,研发黄河口落子、黄河口舞龙等活动课程。
二是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省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创造性转化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营市积极组织全市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校园”活动,并邀请有关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和现场指导等,让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体验感悟黄河文化的魅力。东营区第一中学依托沿黄河非遗项目,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九龙翻身”特色艺术团、吕剧艺术团等社团,精心开发和实施了《黄河古韵》特色校本课程。该课程由“‘黄河工笔’中国味”“剪纸黄河人家”“芦苇画”“草编”“艺术葫芦”“巧手泥塑”等子课程构成。学校还开发了《小金剪非遗传承工作坊》等精品走班课程,《励志远足之旅》等黄河文化研学旅行特色课程,在创造性转化黄河文化的实践中,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效。由于特色鲜明、成效显著,东营区第一中学等5所中小学被评为全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广饶县大王镇实验小学等6所学校被评为全省首批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东营市通过组织各类基于“学生学”的黄河文化体验活动和示范学校评比活动等,大大提升了学生对黄河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营造了良好的黄河文化育人活动氛围。
三是为高位推进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东营市聚焦“开发黄河文化教育资源”“讲好黄河故事”等内容,创设“黄河讲堂”,举办“全市黄河文化教育大讲堂”,并推出“微宣讲专列”“半晌讲台”等一系列基层学校特色宣讲活动,形成了“教育干部带头讲、专家学者精准讲、普通教师参与讲”的大宣讲格局,在全市营造出传承与创新黄河文化的浓厚氛围。市教育局除组织参加东营市承办的“黄河国际论坛暨首届黄河口旅游文化博览会”“沿着黄河遇见海———黄河口国际观鸟季”“黄河文化论坛”等活动,还以市政府名义承办了“沿黄青少年学生研学实践活动暨黄河流域研学联盟成立大会”“第四届黄河流域教育高质量发展论坛”,与省教科院联合举办了“全省黄河文化育人资源的整合与运用现场会”。这些活动极大地推进了黄河文化的健康有序传播和黄河文化教育成果的推广。
多维度促进黄河口研学育人教育课程化
东营市教育局在推进黄河口研学实践时深知,黄河文化教育在进入学校课程的过程中,需要彰显其内在的教育理念、育人气息,体现出文化的“可育性”;黄河文化教育在由理念向现实转化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思维水平、身心发展规律和现实发展需要,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增长点,彰显文化的“可教性”。因而指导学校在遵循教育理念、服务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理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确保厚植家国情怀育人理念的有效落实。
黄河文化教育课程化,是推进黄河口研学育人实践的主渠道。近年来,东营市教育局、市教科院指导学校开展黄河口研学育人实践活动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自主研发黄河口文化教育校本研学课程、与其他课程整合建构黄河文化教育校本研学课程、创生出新的黄河文化教育校本研学课程。
第一阶段是自主研发黄河口文化教育校本研学课程。在这个阶段,各个学校的黄河文化育人研究仅仅停留在“有”这个层面。黄河文化教育资源课程化的问题、课程实施的课时问题、与其他课程的内在联系、课程内容系统化的问题、课程育人价值等,并没有做到全面设计、深入研究。这一阶段黄河文化教育浮于表面,是因为缺乏区域统筹规划与指导,自主研发的动力不足。尽管黄河、湿地、红色教育资源等课程实践样式多样,但内容过于单薄,不能长久而深入地嵌入课程体系,育人效果一般。
第二阶段是与其他课程整合建构黄河文化教育校本研学课程。经历了自主研发黄河口文化教育校本研学课程的井喷期,各学校逐步回归理性。黄河文化教育如何融入当下课程,黄河文化教育校本研学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如何进行统整,是这一阶段重点关注的问题。这一时期,黄河文化资源作为拓展学习、深化学习内容出现在课堂中。比如,整合历史教材中有关黄河文化的内容,设计贯穿中国历史的黄河历史课,让学生深刻体会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学习有关黄河的古诗词,教师会设计相关主题实践课程,让学生通过诵读、书法、绘画、歌唱等形式了解黄河。或者在学校开设黄河口落子、黄河口美食、黄河口植物栽培等课程。这个阶段,黄河文化教育的传承基本以校本课程的方式存在,零散、随意,且课程并不严谨与规范,缺乏对课程价值的深度思考。
结合黄河文化在学校传承、发展、创新中出现的问题,东营市将“黄河文化育人的课堂实践”作为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将黄河文化育人融入教学与研究全过程。在全市教研员定点联系学校、“强镇筑基”送教助研及各类教学教研评定活动中,东营市将“黄河文化育人的课堂实践”研究融入其中,并将全市黄河沿岸学校和教师列为重点指导范围。通过策划组织以“黄河文化育人”为主题的教学资源整理、教研活动开展、学科融合教学等活动,深入开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教育高质量发展”教学专项课题研究。鼓励教师围绕“黄河文化育人的课堂实践”开展教学改革研究,撰写研究论文,以“黄河文化育人”丰富教学与研究的内涵,提升教学改革的品质。
第三个阶段是在课程学习中创生出新的黄河文化教育校本研学课程。在市域层面强力推进之下,各县区教研部门、学校和教师对黄河文化教育传承的认识逐渐走实走深。此阶段关于黄河文化教育的校本研学课程经历了一个“筛选”过程,那些有利于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那些激发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课程逐步沉淀下来,成为学校精品课程。比如关于“黄河”“湿地”“飞鸟”的课程,学生能以自主探究的方式学习,加之这类课程具有沟通课内外、链接古今的特点,逐步成为最受欢迎的课程。
如,东营市胜利六中充分挖掘师资潜力,成立了“真朴坊”手工工作室,结合黄河入海口资源特色,开发“黄河湿地景观手作”课程,采用超轻黏土及软陶等材料,以黄河入海口特有植被、动物等为创作主题,开展了独具一格的手工制作训练。再如,东营市胜利五十九中开发实施的黄河口研学课程《河海交汇》《鸟的乐园》《黄河口植物》,展示了黄河口独特的地理样貌、自然环境和动植物。又如,东营市胜利实验小学开发的研学课程《万里写入胸怀间》,从黄河文化主题化的视角,整合黄河文化传承、黄河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水资源保护利用和黄河口民间艺术、黄河科技创新等方面资源,对语文、数学、科学、美术等相关课程所蕴含的黄河文化元素进行提取、整合,系统设计了1—5年级学生适用的上下有序、内外衔接的跨学科黄河文化教育校本研学课程。
在此阶段,教师从课堂出发,拓展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尤为可喜的是,学生也逐步成为课程研发者。比如,在科学学科“植物的种植与栽培”的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了解和观察黄河口植被的特点。通过到黄河三角洲湿地公园研学,学生不仅了解到黄河变迁影响植物的种类,而且还发现黄河口鸟类的变化也与黄河变迁息息相关。跨学科的项目化课程“黄河变迁中的神奇变化”由此诞生,并且这门课程发展为一门开放课程,不同年龄的学生自觉加入新的研究内容,如黄河变迁中黄河口农作物、昆虫、鸟类的变化,黄河口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变迁等。在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不仅感受到黄河口土地的神奇变化,而且综合素养也在这种自主探究与深度思考中得到提升。
这个阶段,黄河口研学课程指向学生发展的需要,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融合,创生出新的研学课程。教师为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的空间,黄河口研学课程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课程与学习方式都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实现了迭代发展。
多元评价促进黄河口研学育人实践走实走深
任何一项教育活动健康持续、高效高质量的开展,都离不开评价的“保驾护航”。黄河口研学活动(课程)的丰富与发展及其功能的发挥,同样离不开评价的介入。研学旅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校及教师的研发能力与取得的成效,如果不能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进行评价,就容易导致学校、教师、学生对研学活动(课程)的关注度与学习兴趣降低,研学就成为一门可有可无的活动(课程),缺乏创造性发展的动力与后劲。东营市结合实际,综合黄河口研学实践经验和相关专家的建议,创新评价内容和方式,从单维度到多维度、从单一评价主体到多主体参与评价、从单一评价内容和方法到由多种评价内容和方式共同组成,最大限度地激励学校、教师、学生参与黄河口研学的情感愿望与动力。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东营市各学校在黄河文化教育传承和创新上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东营市教育局充分尊重学校因地制宜、一校一特色的做法,坚持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和“有所为亦有所不为”的指导原则,促进县区、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研讨,达到相互促进和学习的目的。如,把成果展示、经验推介等作为评价的一种方式,从不同角度提供展示平台,让更多黄河文化传播的优秀典型案例被“看见”,让案例的研发者获得荣誉感与成功感。在市域层面多频次召开黄河文化课程育人优秀案例评选、课堂教学展示、专项改革项目研讨、黄河文化艺术作品展览……从校园文化、校本课程、跨学科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不同角度,促进学校对黄河文化的学习、传承、发展和创新。通过在市域层面为学校、教师创设和搭建各类平台,促进县区之间、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相互切磋学习,不断激励其挖掘地方特色教育资源,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
如,在全市黄河文化育人课程资源评选中,东营市胜利第四小学开发的《戏出东方———皮影》校本课程资源获一等奖。该校美术、音乐、语文教师通过编写跨学科大单元整合教案和联合授课,不仅形成了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更使学生了解了非遗文化“皮影”的起源、掌握了制作技巧。学校为此组建了皮影演出社团,该社团表演的经典剧目在东营市第五届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评中荣获小学集体组一等奖。特别是小演员们在“山东省黄河文化育人资源的整合与运用东营现场会”的精彩表演,赢得了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再如,由东营区黄河中学精心打造的“吕剧·传承”项目,在东营市第四届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评中获一等奖。该校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将黄河文化课程建设和特色发展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依托“吕剧·传承”课程,丰富三级课程内容,逐步形成“五育融合”的课程实施模式。“吕剧·传承”课程面向各年级、各层次儿童,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适应性、发展性、创造性和综合素养,而且为全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校本实践范例。
为了做好研学评价,东营市教育局专门成立了“教育科学和研学研究室”,具体负责全市黄河口研学的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能之一,就是通过对黄河口研学工作的评价,强化区域管理与支持,突出以科研为中心,优化课程研究,以联动机制激发县区、学校参与信心,并将县区、学校评价结果纳入督导考核范围。同时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激励教师持续探索黄河口研学,为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和发展关键能力提供有力保障。
黄河口研学让黄河文化走进学生生活
深入推进黄河文化教育,关键是让这种教育“活”起来。而能促使黄河文化教育“活”起来的重要载体,就是黄河口研学。
深化黄河口研学实践,需要有源头活水的注入。在这一方面,东营有着得天独厚的先天条件和争先创优的后天努力成果。起源于黄河三角洲的吕剧是山东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也是国家级非遗项目。东营市深入村居、社区、学校,抓好黄河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开展一系列“非遗进社区”活动,组织吕剧、短穗花鼓等惠民演出,还将非遗与社区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学校课外课程相衔接,实行非遗传习多元并行,拉近了非遗和学校的距离,让优秀传统文化“活”在师生中间。目前,“非遗在社区”全国试点工作通过评估,部分街区入选2022年“全国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优选项目名录”。在黄河口研学活动的带动下,学生走近那些传统的非遗项目时,不再有“土气”“老古董”这样的认识,他们开始去探究这些非遗项目产生的历史和社会原因,甚至还利用直播和短视频现场介绍、传播非遗文化。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东营各学校更是将黄河文化、身边的黄河文化印记、黄河英雄等融入其中。同时,开展“黄河文化大集”“黄河书画展”及以黄河为主题的其他艺术活动,逐步唤起师生对黄河精神的追求。2024年2月20日,东营市教育局把“建设黄河流域研学实践数字云平台,持续打造全省高质量研学实践教育示范区”“打响‘行走黄河口’研学品牌”等作为年度工作要点之一,擦亮黄河口研学品牌将进一步激发黄河文化育人效能的发挥。
黄河口研学品牌之所以能光灿亮丽起来,不仅因为东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更缘于东营市委、市政府一系列传承弘扬黄河文化的重大举措。如,围绕黄河口国家公园创建重点任务,东营确立了“一园一城,一廊一带”的空间格局,加快推进黄河国家文化公园东营段建设,打造黄河文化集中展示平台,叫响“黄河入海 生态东营”文化旅游品牌。又如,东营助力推进“山东手造”工程,将黄河文化元素融入“山东手造”设计开发全链条,系统梳理并挖掘剪纸、面塑、大闸蟹等地域特产资源,推出黄河口草编、中华齐笔、东王泥陶、刘氏布偶、留年旗袍等具有鲜明地域文化属性的手造产品等等。这些举措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更成为东营推动文化“两创”的崭新“文化符号”,赢得省内外各界人士的好评。所有这些,都为黄河口研学品牌建设提供了强大的原动力。
黄河口研学品牌的打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过程。东营市教育系统在“前”与“往”上做足了文章,教师、学生、家长主动传承黄河文化的意识明显增强,教师在备课、上课和组织实践活动、进行爱国教育、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时候,能够主动与黄河、湿地等相联系。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主动去审视、研究,理性地思考黄河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意愿逐步增强。新的黄河口课程形态逐步出现,在生态文明教育与科学教育中,基于跨学科、超学科的“黄河口研学课程”学习悄然诞生。它倡导学生链接校内外所学知识,用学科实践活动唤醒学生的认识。一些课程活动成为学校固定的经典项目,比如:春季,研究黄河口的植物,如赤碱蓬、红柳、罗布麻;夏季,郁郁葱葱的湿地和种类繁多的鸟类进入学生学习的视野;秋季,研究黄河岸边的蒲草和黄河口的昆虫,并以自然笔记的方式记录这些动植物。
在东营校园里,目之所及都能看到黄河文化的身影。每个教育人都专注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让心灵丰富从容的力量。黄河文化的种子已经扎根于心田,在每个平凡的日子里滋养着每一位教师与学生,并生成新的黄河故事。
万里黄河奔流向大海。回溯历史,最终是为了奔向更广阔的未来。东营市将在探索打造黄河口研学实践高地,打造黄河口研学教育品牌,生动讲好黄河文化育人故事“东营篇章”的道路上,守正创新,行稳致远。
(《山东教育》2024年5月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