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 课程领航 共享生命成长———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学校课程建设综述
发布日期 : 2024-12-20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素养导向 课程领航 共享生命成长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学校课程建设综述
李建全 李 娟 李 林
山东大学附属中学校长赵勇常说的一句话是:“从山大附中毕业的学生要成为懂得幸福,并具备终生追求幸福能力的人。”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多年以来,学校立足培育核心素养,以课程改革推动教学方式变革,将课程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经历和课程体验,着力打造横向融合、纵向贯通、螺旋上升的创新人才培养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供支持性课程
为了培育学生的创新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个性化的“土壤”,学校构建了高原课程、山脉课程和山峰课程三类课程。
“站在高原望平川”:推动素养导向的教学方式的变革
高原课程是全体学生必修的国家课程,通过素养导向课程设计实现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实施,整体提升学生的创新水平。学校依据国家基础教育阶段的育人目标和素养模型,探索符合各学段特征的课程结构,整体架构了十二年贯通式课程体系,以主题式和项目式学习为主要形态,开发适合不同学段的、整合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的课程,实现国家课程在学校的创造性实施。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过程中,学校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真实情境为载体、领域知识为基础、学习方式的变革为根本途径,构建“以主题式、项目式学习为核心的深度学习体系”。目前,学校各年级、各学科编写了主题式、项目式教学指南、学习指南100余册。其中,有将济南市德育品牌活动与课程教学完美结合的语文项目《亲人小传》和化学项目《制作十四岁生日庆典火炬》,这些项目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的过程中经历成长;有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问题的数学项目《制作教学楼立体模型》、历史项目《早期中华文明国家宝藏展》、物理项目《自制乐器》、道法项目《中学,你好!》、生物项目《种一粒粟 收万颗子》等,这些项目超越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的深度参与,让学生在“做中学”,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高原课程的建设上,除了变革教与学的方式,学校还积极探索跨学科学习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小学低段探索主题统整课程。该主题统整课程围绕“回归儿童生活”的课程理念,基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关系,选择有价值、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主题,整合道德与法治、劳动、综合实践活动,以及班队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等相关内容,将学科知识融入生活主题,让学生走出校园,运用已经和正在学习的相关学科知识,亲自去研究、体验与实践,由此提高生活理解力与创造力,形成直面生活的态度、热爱生活的情怀和勇于担当的责任感。二是在初中段开发“行德·智创”综合实践课程。该课程涉及四大领域,分别是社会考察课程、社会服务课程、设计制作课程及职业体验与其他课程。活动主题真实,均从学生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活动方式多样,以调查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活动体验为主,进行跨学科实践性学习与社会体验。活动目标明确,指向培养“负责任的创造者”,重点培育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三是开发指向关键能力培养的假期项目式学习课程。该课程以全面育人为方向,以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为主题,以学科思维为根基,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以复合型项目学习方式为抓手,以多元化、关联性的评价为保障,形成系列化课程。假期项目式学习课程特别强调学生在真实问题情境中探究,在探究中实现认知的自我建构、合作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激发,从而提高学生关键能力。截至目前,课程组研发了“疯狂的鸡蛋”“无敌小纸人”“星系逆航”“小纸牌大世界”等多个假期项目式学习课程并在各校区实施,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
“条条山脉可登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多元选择
山脉课程是选修课程,全体学生根据个人兴趣、爱好、特长等进行选课,目的是开拓视野、激发动机、发展特长,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山脉课程的建设上,学校致力于打造丰富、多元、贯通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个性化成长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在小、初、高三个学段开设了近百门选修课,包括人文社科类、自然科学类、科技创新类、艺术修养类、生活实践类、运动拓展类、学科拓展类等。在此基础上,学校不断加强选修课的课程建设,具体举措如下:一是学校不断丰富选修课课程内容。每位教师都要开设一门选修课,各个年级的学生每个学期要选择2-3门选修课。每年学校都会利用山东大学、学生家长及社会等资源去丰富、充实、调整原有的选修课内容。二是学校在小初高选修课的贯通上下功夫。学校以小初高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选修课一体化设计,既尊重教师的个人兴趣,又在不同学段固化一定数量的选修课,逐步实现小初高选修课的贯通式设计。三是以固化的选修课为切入口,推动优秀选修课课程方案和课程资源的修订与完善,结集成册,发挥优秀选修课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打造学校选修课的特色品牌。
此外,学校为全体学生开设“大家讲堂”,定期邀请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海内外著名高校取得卓越成就的名家、大家为学生作报告、开讲坛,让师生不出校门就可以领略到大家、名家的风范。同时“大家讲堂”也邀请在各自领域有独到见解的学生家长、精通自己专业的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校园,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生命的底色。
“站在山峰望云海”:满足有特长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山峰课程是山脉课程的深化和延续,是面向有特长的优秀学生开设的个性化课程。在山峰课程的建设上,学校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一是“多元导师”协同配合。学校形成了“高校培养+校内强基”的培养体系,选派业务精湛的学科教师作为英才学员的学业导师,与校内的成长导师和高校导师一起,共同对学生的日常学习、课题研究、实验技能、项目式学习、生涯规划进行指导,凝聚多方面资源,形成育人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二是“高校+中学”联合育人。学校积极与山东大学进行交流合作,共享高端实验室、图书馆、工程训练中心、科技馆等基础设施,与山东大学各学院建立工作机制,共同制订英才学员、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案。学校定期组织学生走进大学,邀请高校导师开办讲座和选修课,充分发挥了山东大学优质资源的辐射作用以及高校科学家的引领示范作用。三是丰富课程资源。学校将“英才计划”纳入本校研究性学习课程、学科拓展课程、科技选修课程、创新实践课程等,率先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构建了创新实践课程体系,促进了学科融合,积极开展项目式学习,让学生进行真实性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护航学生全面成长提供多样性活动
学校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和《山东省中小学德育课程一体化实施指导纲要》为指导,构建起山大附中“一体一贯多元”德育课程体系并付诸实施。“一体”意味着德育课程有整体性的理念、目标、内容等的设计和筹划;“一贯”明确从小学到高中各学段课程功能定位,尊重学段的差异性和递进性,形成贯通十二年的德育课程体系;“多元”是要兼顾各个层级德育课程的不同特征,同时也发挥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为此,立足学校“经历即成长”的活动理念,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学校设计了一系列德育活动课程。
丰富多彩的研学旅行课程
学校组织了市内研学旅行、省内研学旅行、国内研学旅行及国际研学旅行,让学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明德立志,修身追梦。每年清明节期间,学校组织初一年级学生徒步十公里前往烈士陵园扫墓,初二年级学生进行三十公里远足活动。每年国庆节期间,学校组织自行车文化之旅活动,历时四天,骑行千里,五条线路,多种主题,教师带领学生一路骑行,磨炼意志,深度感受孔孟文化、齐文化、黄河文化等。每年学期中及寒暑假期间,学校基于多学科内容整合,设计并实施国内外研学课程。目前,国内研学已经形成了“跟着课本游江南”“重走丝绸之路”“魅力江西”等各具特色的研学路线。学校还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加拿大、日本、印度、以色列、新加坡、泰国等多个国家的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设了国际研学课程……一系列研学旅行活动的实施,让学生真正在经历中成长。
“生命·成长”系列活动课程
学校在中小学开展的“六岁开蒙礼”“十岁成长礼”“十四岁生日庆典”“十八岁成人礼”等序列化课程,鲜明地体现了“一致贯通”的课程特点。其中,“十四岁生日庆典”入选济南市第一批德育品牌。学校组织相关人员依据国家课程内容和德育培养目标等精心设计方案,给初二的学生集体过生日,提出了“成长、责任、感恩”的十四岁生日庆典主题。整个生日庆典分室外和室内两个阶段。室外阶段,通过传递火炬让孩子感受一代代人的责任与传承,父母展示孩子从小到大的照片,回忆一路走来的酸甜苦辣。现场展示校长、教师寄语,教师回顾孩子的成长,还穿插了一些表现师生情和同学情的舞台节目。室内阶段,家长拿到了孩子耗时两个月、精心撰写的上万字的《亲人小传》;迎接孩子的是摆在他们桌上的一块小蛋糕、一支小蜡烛,还有一封家书。孩子到了青春期,也许很久都没有与父母心平气和地促膝长谈,读着父母用心写的家书,不少孩子悄悄抹着眼泪。当孩子读家书时,一旁的家长也在阅读孩子撰写的《亲人小传》,很多家长在细细品读的过程中泪流满面。孩子在整个生日庆典中感受到亲情、友情、师生情,懂得自己长大了要有担当。活动中,撰写《亲人小传》是整合国家统编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的内容,让学生进行的“为亲人写传记”的学科项目式学习。学校将此项目与十四岁生日庆典活动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完整体验从不知“写什么”到考虑“怎样写”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应用”,在“应用中感受”,从而将教育教学与生活经历完美结合在一起,既落实了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又教会学生如何去体验生活,发现美好。
跨学科项目化劳动教育课程
劳动教育如何才能有趣、有用?为此,学校构建了跨学科项目化劳动教育课程。项目化劳动教育课程包含“生活自理”“社会服务”“职业体验”“考察探究”四个模块,将劳动学习项目和生活联系起来,以劳动实践为载体,通过设置与生活相关的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走进真实生活,解决真实问题,培育核心素养。其中,“科学种植”项目荣获山东省“跨学科主题学习”典型案例征集一等奖。DIY蔬菜大棚是学生自主设计、施工搭建的“大型工程项目”,这背后离不开学生在劳动过程中对作物生长的观察与思考,而大棚的搭建也是在实践中明确需要后提出的想法。立柱的高度计算、立体图形与实物的结合应用、时间的统筹规划等也有学科知识的支撑。学生家长在了解活动后也十分感慨:“在城市的高楼大厦之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对于自然生命的理解或许仅仅来自教科书,他们或许知道米饭来自稻子,但是稻子长得什么样、有多高,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可能只能靠想象。学校给学生开辟的这样一块生命的体验田,对孩子的生命教育、劳动教育大有裨益。”经历即成长。学校让学生将目光投向远方,投向更为辽阔的星空,亲近自然,走进社会,在参与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践行。
为提升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提供保障性服务
为保障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学校调整组织架构,创新工作机制,形成各种“场域”,不断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一是构建团队,形成“对话的场域”。学校将教师划分为不同团队,各团队间分工合作,协同推进课程建设。课程专家团队进行高位引领、顶层设计;课程核心教师团队制订具体的教学指南和学习指南体例;课程骨干教师团队形成具体的教学指南、学习指南、评价指南,并对课程实践教师团队进行培训;课程实践教师团队实施单元设计案例,并不断完善、丰富案例,形成成熟的课程实施成果。二是研教一体,营造“练习的场域”“创造的场域”。教研、教学、课程三部门联合,对课程的研究、开发与实施进行一体化构建、一体化管理,自上而下促进研教一体。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反思—再探索”的过程,需要教师开展深入研究,敢于创新突破。在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过程中,学校逐渐形成了课程建设、教研、教学“三位一体、三步闭环”的研修模式,即在“研中建、建中教、教中研”,营造了成果创造的场域和课程实施的场域。
学校形成了“学术领导、行政服务、项目管理”的运行机制。在课程建设中,教师在专家、教授的指导与引领下,研读相关政策文件、文献书籍,以科研的态度、科学的精神和学术的意识进行课程建设工作,保证课程建设的科学性与连续性,形成了浓厚的“学术领导”氛围。在课程建设的推进过程中,学校各部门统一联动、协作研究,通过完善课程建设实施与评价机制,提供课程建设立项经费支持,实现课程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与落实,组织研发成果的鉴定与推广,为课程建设做好后勤保障等“行政服务”工作。在课程建设的工作过程中,各个课程建设团队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开展工作。项目组长作为主要负责人,通过提交课程开发项目立项书与预期成果登记表,申请项目经费,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保证课程建设的整体推进。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施,学校“指向批判性思维的‘数学质疑式学习’养育系统建设”荣获2018年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指向关键能力的项目式假期作业研究”荣获2022年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基于教育信仰的家校合作课程体系研究”荣获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山大附中指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式学习课程建设与实施》《教育评价的“破与立”》《聚焦课程新变化 开拓育人新天地———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建设与实施》《坚守学校主阵地,提升“双减”工作效能》等50余篇高质量文章发表;开发了363个涵盖中、小学段的学科项目和跨学科项目;编写了100余册“以项目式学习为核心的深度学习体系”教学指南和学习指南;出版了《素养本位的假期作业》丛书、《素养本位的项目式学习》丛书、《基于学习科学的有效教学》丛书等18册著作。
在学校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山大附中在研究中改革,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师生共享生命成长。“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学校课程建设的实施,让一批批山大附中的学子成长为懂得幸福并具备终生追求幸福能力的人。
(《山东教育》2024年12月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