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校文化时刻充盈着激励上进的力量 ———东营市第一中学育人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发布日期 : 2020-05-10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让学校文化时刻充盈着激励上进的力量
———东营市第一中学育人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本刊通讯员 季俊昌 蒋世民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浩浩黄河水,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这样强调黄河文化的重要性。
九曲黄河携巨量泥沙汇入渤海,冲积形成了广袤无垠、生机勃发的黄河三角洲。山东省东营市第一中学就坐落于这方年轻的土地上。学校创办32年来,发扬黄河奔流不息、孕育万物、亘古常新之精神,始终秉持“文化育人”教育观,不断培育促进学生健康、可持续成长的生命场域。
“文化是壮大学校最温暖、最柔韧、最挺拔的力量。在完善育人文化生态的过程中,我校始终围绕价值认同、课程育人、师生关系三个方面,积极构筑精神引领、课程化育、师生共进的实践育人体系,让学校育人文化时刻充盈着激荡心灵、激奋精神、激活思想的激励能量。”第二届齐鲁名校长、东营市一中校长史本泉不无感慨地说。
一、高举愿景之旗:让心灵看得见、向往之
东营市一中高度重视师生共同价值观建设,凝练打造了符合自身实际的办学理念。“做面向学生未来的教育”这一教育理念,不仅仅是落到纸上、贴到墙上、喊到嘴上,而且通过各种参与式体验活动,让师生感受、理解、认同,融化到心灵深处,成为一面让心灵看得见、向往之的愿景之旗。
“我校最重要的四个涉及办学价值观的内容:一是‘敬学’精神;二是‘激励’内生力;三是‘立己达人’的奋进志向;四是‘三高’(教师生活的高品位、学生发展的高素质、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奋斗目标。站在‘人本发展’的立场,学校为其注入了切合实际实践的理念和内容,以此引领全校师生深度理解、心灵契合、躬身践行。”史本泉校长在2019年6月15日学校承办的“中国卓越校长峰会山东名校行———走进东营市一中”大会上作专题报告时如是说。办学理念“做面向学生未来的教育”所蕴含的价值观,可以概括为“1123”:
一个“哲学基础”,即“敬”。程颐说:“人道莫如敬,未有能致知而不在敬者。”“敬”,是一种精神信仰,一种修行方法,一种体验过程,一种生命存续的样态。东营市一中倡导的“敬学”,敬的是学者、师者和德者,敬的是学问、知识和真理,敬的是学习、实践和探索,敬的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为学之道。心中装着一个“敬”字,才能专心致志、一丝不苟,才能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学校师生以“敬”为根,以“学”为本,“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遵循的是回归本原的教育规律,展现的是回归初心的师者风范、学生本色。镌刻在学校教学楼门柱上的一副楹联,不仅对“敬学”内蕴与指向做了深刻说明,而且彰显了学校“返本开新,引领未来”的宏愿和气度。楹联为:“敬是立身之基,学为致知之本,桃李三千蒙化雨;海容百川不溢,河历九折不回,云程十万趁东风。”
一个“育人之道”,即“激励”。王阳明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东营市一中不仅仅把激励当作一种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更从本体论意义上,视其为教育的价值旨归和深层内核。激励的核心意义在于激发、唤醒学生的主体精神,让学生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产生一种自觉,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主动发展、自主成长。学校教师认为,激励是一种温暖的向上的内生力量,“激励教育”能够凝聚人、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鼓舞人。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顾明远先生在深入了解东营市一中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观之后欣然题词:“敬学理念引领人,激励教育促进人。”
两个“育人指向”,即“立己”“达人”。孔子教导我们,“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首先,教育是“立人”的事业,欲“立人”须先“立己”。对教师而言,“立己”必须做到两点:一是提升自我修养和专业素养,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立德、立言、立行、立身;二是通过成就学生来实现自我价值。其次,所谓“达人”,指的是己欲达而先达人,在与他人的合作互助中发展自己、成就自己,进而成就事业。承继先哲圣言,东营市一中将校训定为———“在奉献他人的同时,也在成就自己;在修养自身的同时,就在完善社会”。基于“立己”“达人”的育人目标和工作要求,学校不仅引导教师树立献身教育的大爱情怀、孜孜以求的专业态度、成就他人的合作精神、和合共生共成长的职业品格,更以此警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校致力于培养的,不是心胸狭隘、独善其身的小我,而是胸怀世界、兼济天下的未来优秀公民。因此,在聚力于促进学生个体成长成才成功的基础上,教师要具有职业使命感、敬业爱业的责任心,把成就个人和奉献他人、完善社会有机地融合起来,做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三个“奋斗目标”,即“教师生活的高品位、学生发展的高素质、教育教学的高质量”。真正的好学校应当是师生鲜活生长、情感洋溢的生命共同体,教师、学生、学校三者谁也离不开谁,谁也不是谁的工具,相互独立而又荣辱与共,彼此支撑,互为助力,共同发展。“三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教师高品位,教学才能高质量,学生才能高素质。反过来,教学相长,高素质的学生也激励着广大教师追求高品位的工作和生活,彰显着学校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璀璨成果。
在“做面向学生未来的教育”这一育人理念引领下,东营市一中自建校以来就怀抱教育梦想,砥砺前行,奋力争先,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4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先后培养了4名山东省文理科状元;教育教学质量持续上升,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数逐年攀高,仅2013年以来,就有40余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本科录取率超过96%。学校已经发展为一所具有家国情怀、世界眼光,科学发展、特色发展、高质发展的现代化品牌高中。2019年9月,东营市一中被人社部、教育部联合表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二、发掘成长之“源”:让课程释放生命的活力与味道
东营市一中作为一所蓬勃生长着“育人文化”的学校,已成为师生改善心境、愉悦精神、丰富心灵、激发心志、爆发创造潜力的所在。近年来,学校通过实施课程教学改革,营建课程育人文化生态系统,从“育分”到“育人”,回归课程价值初心,开发实施“敬学”育人课程,激活师生的求知热情、探究潜力,促动每个人不断提升学习力和创造力,使课程育人文化成为一种持续生长激励力量的教育。
深刻理解课程育人的价值和蕴含的育人能量,让课程充分释放生命的活力,是东营市一中积极营建课程育人文化的行动基点。课程作为学校育人的载体,也是学校的“产品”;没有好的课程,就难以实现好的育人。课程如同河水之源,只有源源不断、持续更新,并与生命高度融合契合,才能为学生健康成长不断注入活力和动力。
课程究竟是什么?是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还是学生参与体验的活动?对该问题的不同回答,往往代表着不同的课程观念和育人文化。在探索“课程育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东营市一中达成了以下共识:课程不应当简单地等同于有待于传递、灌输进学生大脑的纯粹客观的学科知识,也不应当仅仅是外在外显的实践性体验活动;课程应当是师生共同经历、共同体验和相互陪伴成长的心灵印记和经验获取,即使是对学科知识的认知,也是基于并通过生命经验而理解、掌握和升华。在这一过程中,师生是课程的创生者和体验者,是高度情境性、经验性和个性化的。没有生命主体的充分参与,课程只能是徒有其表的形式化存在。只有那些真正为学生经历、理解并接受了的东西,才称得上是课程。在这种维度上,课程才与生命一体同存、融合存在,自然地包含和释放生命的活力与味道。
朝向学生的核心素养,探索课程育人校本实践体系,让课程充分释放生命的味道,是东营市一中积极营建课程育人文化的关键。“基于以上课程理念,近年来学校积极探索形成了‘126课程实践育人体系’。所谓‘1’,即一个育人目标,立德树人、立己达人;‘2’是指两类相互补充促进的课程体系,即研学课程与修学课程;‘6’是两类课程体系包含的六维课程形态,研学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修学课程分为必修课程、选修课程、自修课程。”史本泉校长解释说。
东营市一中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全课程、开足课时的基础上,组建科研团队,加大学校课程开发力度,先后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职业生涯规划课、北大先修课程等校本“自助餐”。作为山东省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国家安全教育示范基地,学校编写了《国家安全教育读本》,普及国防安全知识,提升了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依托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区位优势,充分挖掘社区资源、家长资源,努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力求适合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顺应普通高中发展的世界趋势和现实要求,在办学内容和办学模式上积极探求新的发展和突破,积极开设高中国际化课程,为学生提供融合中西教育之长的高中教育,培养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独立学习者,提升学生适应时代和社会高速发展的生活技能,发展学生多元文化的融会贯通能力,给具有潜质的学生创造冲击世界顶级大学的机会。
东营市一中坚持时时处处育人的理念,不放过任何一个育人机会,并把每一个机会都当作课程来精心设计和经营。比如,学校高度重视每年高一新生的开学典礼和高三毕业生的毕业典礼,将其当作最重要的微课程来精心设计、组织实施。对于每个学生来说,这是生命中一段十分重要的人生经历,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我校的开学和毕业典礼,仪式隆重、热烈、典雅,从环境布置到环节设置,每一个细节都认真设计、精心策划,凸显教育人、激励人的效果。”团委书记丁子勇介绍道,“其中学生代表、家长代表和教师代表的发言以及校长的致辞,更是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无论是开学典礼还是毕业典礼,学校想让学生认识到,人生没有终点,他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奋斗起点上,幸福美好的未来等待着他们用青春的激情和汗水去奋斗和获取。”学生普遍反映,这两次典礼已深深地镌刻在脑海深处,成为值得终生品味的两堂精彩大课。
以活动架构课程,活动课程化、课程活动化,是东营市一中营造课程育人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品格和能力,学校开展了大量励志修身类活动。其中,“七个一”成长活动备受欢迎:每个学期指导学生确立一条激励自己的人生座右铭,必读或重读一本励志书,向同学讲述敬慕的一位英雄的故事,选择一位比学赶超的优秀同学,持续参加一项受益终身的体育项目,培养一种愉悦身心的艺术爱好,至少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再如,2016年学校抓住老校搬迁这个契机,精心设计,给广大师生创造了一个沉浸式参与的育人场景,取得了显著的育人效果。广大师生既对老校恋恋不舍,又对新校充满向往。为此,学校认真策划了“告别老校,难说再见;乔迁新校,再创辉煌”搬迁季主题系列活动。在“眷恋与感恩”环节,设计了“全家福”“故事汇”“时光集”三个板块。全体师生合影留念,追忆动人故事,描述生活点点滴滴,让校园重新呈现出灿烂的颜色,再度焕发出温暖的力量。搬迁到新校区后,学校又策划了“爱我校园,建设美丽幸福新一中”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五个一”:开展一次主题班会、举办一次摄影比赛、开展一次主题征文、举办一次演讲比赛、进行一次文明学生评选。广大师生广泛参与,用美的眼睛发现美的景致,用善的心灵寻找善的事物,营造了相互关心、和谐上进的良好氛围。通过老校搬迁与新校入驻两次激励教育活动,师生主人翁意识明显增强,爱校情怀和集体荣誉感显著提升。
为使“课程育人”有效落地,东营市一中积极营造课堂精神家园,丰富学生生命体验。文化性是课堂育人本质属性;课堂育人文化就是以人的自由、选择和价值为核心,运用文化的体验、陶冶等方式营造文化育人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在场体验,具身认知,陶冶情操,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实现“完整人”的教育目标。学校积极探索实践学科育人课堂模式,做到“一个阵地、四个统筹”。一个阵地,即学科课堂。四个统筹,即统筹各学科,统筹教学各个环节,统筹名师、骨干教师优势,统筹校内外资源。学校正在推行的“翻转课堂”微课程教育,是一种在信息化环境下,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进行学习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在信息化环境中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流程,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因材施教和自主学习,这是一种接轨未来教育的重要课堂教学形式。
东营市一中倡导教师要做学生成长的参与者、引导者、促进者,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探索,把阅读、想象的空间交给学生,把质疑、发现的机会留给学生,把交流、创造的舞台还给学生。“历史上的今天”是赖声平老师多年探索的课堂模式创新,其中所渗透的,不是技巧,而是师生之间真诚的情感交流,以及交往背后所蕴含的砥砺与激励。校友刘凯旋回忆赖老师时说:“‘历史上的今天’是正式上课之前的‘暖场’和‘开胃小菜’,却比大鱼大肉吃起来更有滋味。赖老师展示的一张张老照片、一句句短文字,让历史重新鲜活起来,让我们的心灵震撼感动。”
三、善待生命之“缘”:让师生关系饱含爱与激励
师生关系是校园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要素。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新西兰教育学者约翰·哈蒂对影响教育教学效果的因素进行了大规模实证研究,归纳出了138个影响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其中“师生关系”列第11位。可以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一门需要深入研究和践行的教育艺术。
东营市一中一直高度重视和谐师生关系的营建。一开始,学校探索实施“赏识教育”,初步建构起“分时期、有重点、分层次、成系列”的德育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从最初的“赏识教育”深化提升到现在的“激励教育”。如果说“赏识”主要在于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的优点、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那么“激励”更侧重于激发唤醒学生内在的潜能和主体性精神,让学生能够自主发展、主动发展。对此,结合实践撰写并出版了专著《激励教育论》的史本泉校长体会颇深。通过实施“赏识教育”和“激励教育”,学校逐步建立起了以“赏识”“激励”为底色的充满关爱、充满力量的师生关系。
首先,学校要求教师把激励融入学生的日常点滴生活之中。教师简单的甚至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会投射到学生心灵深处,激荡出各色各样的涟漪。孙璐瑶同学给记者讲述了他班主任的一个故事:“在一个雪夜,一位同学突然找不到了,班主任四处寻找,最终在操场上找到了。那同学围着操场走,一言不发。那夜的雪很大,很冷。班主任也一言不发,只随着学生一圈圈地走。很快,他和学生变成了雪人。最后,学生终于回到了教室,继续埋头学习。”那夜,同学心上的雪被那份无言的关爱所融化,这无声的“润人”格外动人。郑涵月同学说:“于细微处改变学生,潜移默化地给予正确的引导,这便是徐老师的教学理念吧。我总时时想起他写给我的评语:‘我坚信你的实力,只是需要你去调整、去把握;坚定脚下的路,高不足喜,低不足忧。’这些鼓励的话像火把,照亮我前行的路。”
其次,学校时刻提醒教师,在某些特殊时刻、特殊场景,更要及时给予学生宽容、理解和鼓励。2009级学生刘东奇说,在参加学校组织的一次演讲比赛中,由于准备不充分,加上临时紧张,导致演讲卡壳,草草结束,黯然离场。在他最沮丧的时候,朱老师带着同学们一齐鼓掌,向他献上了鼓励的掌声。刘东奇说:“我输了比赛,却享受了冠军才有的凯旋仪式。”2015级12班学生王辰歌在作文中记录了这样一个场景:“那年六月,又是一个高考日,第一场语文,校车上坐满了人,偶尔几声低语。随着车子缓缓停住,大家一个接一个跳下车。老师目送学生们走进考场。人群里突然冲回来一位女生,跑到老师面前。老师紧紧抱住了学生。这样有力而短暂的拥抱,胜过千言万语,为那位学生输送进无穷的力量。”
第三,学校经常告诫教师,唯有充满真情、关爱和激励的师生关系,才能从深层次上影响着学生的心灵和行为。2014年6月24日,东营市一中学生邢思睿不顾个人安危,把一名跌入清风湖的女子救了上来,不留姓名悄然离去,引发了全城寻找最美女孩大行动。后来,共青团东营市委授予她“东营市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邢思睿说:“平常日子里老师的无私关爱和鼓励,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的心灵。最美的不是我,是教我正确做人的老师们。”焦宇晨于2014年考入清华大学,她在回忆母校时说:“校园的每一处景观和老师的每一句激励,都有效地激发着我的自我意识,让我充满自信,保持乐观。今天,我仍然受益于此,明天也将继续受益于此。这是母校送给我的毕生受益的最美礼物。”
对此,史本泉校长认为,他们的探索与实践一次次证明,学校的最大魅力在于育人文化中所散发出的激励力量无处不在,润物无声地感染、熏陶和激荡着广大师生的心灵。同时,他信心满满地说:“2019年6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对于我校进一步明确学校育人文化建设路向,强化建设措施,创新建设路径和载体,真正改革育人方式,都将起到方向引领、思想指导、精神激励和政策支持的巨大作用。”
在东营市一中校园的“希望大道”上,醒目地耸立着一座用21本红色巨著旋砌成DNA螺旋结构的21米高巨型雕塑———“智慧之光”,周围矗立着21位科学巨匠雕像。它像指引方向的灯塔,像熊熊燃烧的火炬。广大师生每当仰望或追忆这座“智慧之光”,内心油然而生的是蓬勃的文化激励,是创造未来的澎湃力量。此时,由史本泉校长作词、作曲家戚建波作曲的校歌《心向未来》便在师生的耳畔回响:
大河自远方来奔流到海
黄蓝交泰的浪花激情澎湃
不同的你我相同的期待
用歌声拥抱绿色的时代
我们从八方来欢乐开怀
敬学之道的光芒大放异彩
别样的年华同样的情怀
把希望种在美好的未来
心向未来梦在未来
与未来相约相约精彩
一中沃土梦想花开
这芬芳世界与爱同在
(《山东教育》2020年4月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