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润物无声 高阶思维水到渠成

发布日期 : 2022-03-01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刊

 山东省威海市羊亭学校   陈   学

新课程改革以来,在初中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些现象,严重影响着思政课程高阶思维的深入实践。例如,有的为追求情境的生动性,不断上演各种形式的“真人秀”“情景剧”,把情境教学最有价值的部分活生生做成了“夹生饭”;有的为求宏观立意,过于追求高大上的典型个例,却忽视了现实生活中的凡人小事,割裂了个性与共性的差异,忽视了普遍性的存在,久而久之,令学生感到课堂离自己越来越远,逐渐开始怀疑课堂的真实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也越好。”笔者认为,要改变以上的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坚持回归思政课立德树人的学科本位,做到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理论性和实践性、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将理论、知识、技能的显性教育融入情境的隐性熏陶中去,借境育情,以情感人,共鸣立人,把显性的知识内化于无形的素养之中,让学生在无形中铸就有价值的人生追求。

一、创设生活“真”境,开发思维广度

怀特海说:“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指出:“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只有植根于生活的沃土,教育才有活力。为此,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创设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到情境真实可信,情感自然生发,真正达到润物于无声的境界。

 例如,笔者在讲授《生活处处有情趣》一课时,开篇采用微视频展播的形式,将学生在校园内外的学习活动、社团活动、合唱比赛、研学旅行、趣味运动会等真实的生活镜头组织在了一起,不仅让学生回顾了自己的多彩生活,也让学生看到了不同生活中的乐趣、情趣,勾起学生对充满情趣的生活的无限向往。

当然,在情境教学实施过程中,把握真实原则,就要最大限度地避免“真人秀”式的“虚假”学习,创设的情境无论是选取于现实生活,还是改编于现实生活,都必须在呈现过程中符合真实的“生活逻辑”。

例如,2019年威海市中考就设置了一道评价学生道德品质成长的题目“修身立德———润成长之根”。题目选自威海市初中生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一段真实经历,从翻越“逃生墙”、整理“分内事”、巧创“新模型”三个方面进行创编,呈现了初中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突破自我、锤炼品格的各种难忘经历,让学生在这种恍如昨日的真情实景中踏寻成长印记,品味温暖的力量,从而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实践证明,真情实景,才能让学生感到亲切而又温暖,才能触碰到学生最真实的生活实际,才能为学科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愿意参与、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探究。

二、创设问题“曲”境,提升思维深度

意贵乎远,不静不远也。境贵乎深,不曲不深也。一勺水亦有曲处,一片石亦有深处,中国古典美学讲究广远的意境、宽阔的想象空间,其实教学情境的创设莫不如此。将问题寓于情境中,依托情境的烘托渲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问题的驱动下,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寻问题的真相。

在单元主题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把“生活”作为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起点,然后或是在生活化的情境中提出问题,或是将一个好的问题植入生活化的情境中,形成驱动性的学习任务,再依据学科素养提出学习目标,这样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学对自己生活的价值意义。学生在具备了这种学习的动机后,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就会主动学习、积极发现、解决新问题,获取、内化新体验,使解决问题的过程成为思维品质提升的过程。

例如,笔者在执教毕业年级的复习课《寻找最美》时,就以“最美人物”作为主体,挖掘身边的平凡人物,找准其最能打动人心的一些日常生活情境,如“每天按时洗衣、做饭、照顾家里生病的老人”等。在这一看似平凡而普通的事情中,老师剥离出普通的问题:“猜一猜,这个人在家里是什么角色?”引发学生思考。而当学生们沉浸在思考中,或认为是父母,或以为是社区的好心人,正要议论纷纷时,教师接着呈现真实的情境事例“央视2015年媒体特别关注孝心少年”一例。在恍然大悟中,让感知外在的情境与思维深度思考巧妙地碰撞,从而让一个小情境延伸得更广更远,也就让孩子的思维走得更远,课堂教学的体验指导也就变得水到渠成。

当然,问题化情境的创设,关键是如何提出问题。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能激发学生的积极体验,要使学生有勇气和信心去主动探寻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问题解决的过程是学生“拨开云雾见月明”的洞悉过程,更是思维由感性走向理性的过程。

三、创设冲突“奇”境,激发思维难度

当今社会价值多元化,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理想与现实、道德与法治、利益和操守等诸多冲突,这些冲突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更影响着人们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这也成为道法课堂需要突破的难题之一。在教学中,我们不仅不能逃避这些难题,反而应该以严谨的态度、正确的视角、合理的方式去设置好情境,让这些剧烈的矛盾冲突在情境的牵引中得以找到正确的位置,起到综合育人的效果。

例如,笔者在课堂中引用“小悦悦”的不幸事件,让学生分别评析十八个路人和陈阿婆的行为。某位同学说:“救了也是残疾人,既增加社会负担又让小悦悦一辈子生活在阴影之中,不幸一生不如不救!”此观点遭到全班其他同学的反对。之后,教师仍然又鼓励式地探问该同学意见,尤其是在该同学回答“老师,同学们说的有道理。可我不知道我哪里错了”以后。教师没有从其他同学的角度去和该同学进行探讨,而是充分地利用该同学的问题情境,进入该同学的深层次的价值观层面进行剖析。教师最后这样去引导学生:“你持这种观点有你的理由,作为女生你很在乎外在的美也无可厚非。但生命与外在美之间孰轻孰重呢?‘不救’是违背人的良知的行为,与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格格不入!哪怕是你呼喊一下,哪怕是你打一个电话,都是在救助,为什么不呢?为什么先考虑那么多的不幸后果呢?事情已经发生,我们不能为当时的冷漠找借口、为道德的失位找理由!老师和同学们的立场与你的立场相比,你会选择哪个?”

其实,当学生没有走在我们为其规划的认知道路上时,最大的障碍不是认知中的疑难点,而是学生思维深处的一层窗户纸还没有被捅破。这个时候,通过合情的问题,结合合理的情境来引导学生,更能够体现出教学的智慧。

四、创设韵味“美”境,丰富思维涵养

李吉林说:“情境课程以美为境界,以美育人,通过美的形式、美的内容、美的语言,让美滋润儿童的心灵。”换言之,就是道德与法治课应该创设如春风般的美境,让学生在无声无息的浓郁氛围中,不知细叶已裁出。

例如,在讲授鲁人版七年级上册《多样的情趣多样的生活》一课时,笔者选取许渊冲在朗读者中的一段视频故事,通过看视频、抓观点、讲感受,挖掘许渊冲老前辈在生活中的情境韵味,提升学生对于文化感知的层次性;而有的教师则巧妙采用行走之旅的方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知“你行走的范围就是你的世界”,启发学生交流在社会生活、自然美景、休闲娱乐等不同视角、不同方面的感触,设置五个打卡地———威海、天津、香格里拉、北京、维也纳,挖掘不同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景观背后的韵味,给学生一种游学的氛围,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情趣的广阔性和丰富性。

2020年至今的疫情,犹如一次没有硝烟的战争,期间发生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涌现出很多平凡却勇敢的人物,这也为教师创设各类情境提供了一个契机。但如何把学生眼前看到、听到和感悟到的信息以恰当的方式呈现,如何设置一个个具有价值吸引力的问题,让学生探究疫情这一重大事件背后生命的成长、与他人国家的关系等核心问题,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研究。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情有味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有思维含量问题的设计,使学生依境悟道,通过问题驱动,启迪学生的思维,使我们的课堂情真意切,思维张扬,真正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素养。

 

 

 

(《山东教育》202212月第34期)

 

 

栏目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