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情万里 不忘初心育桃李
发布日期 : 2018-09-15 点击次数 : 来源 : 《山东教育》中学
三尺讲台情万里 不忘初心育桃李
——记“山东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获得者高青三中教师董英前
本刊通讯员 张忠考
一个拄着双拐上课、踮着脚走路,却集“常胜将军”和教学成绩“三大拿之一”于一身的人;一个为了学生,不顾病魔缠身和面临瘫痪危险再三推迟和放弃治疗的人;一个家访20多次把濒临辍学学生挽救成为考入高青一中实验班的人;一个学生毕业多年,全班至少还有35个以上家长仍然和他保持联系与沟通的人;一个暂时不是班主任却胜似班主任,敢于说“这个班就是我的了”的人;一个总在敬畏和良知的拷问与驱使下,昂首致远,戮力前行的人……
这个人就是高青三中语文教师董英前。
在点亮孩子们青春光芒的同时,我的生命也因奉献和付出而更加光彩照人。
——董英前
上天总是用磨难来考验一个人。2000年,从淄博师专毕业后,董英前被分配到高青县木李镇初级中学任教。2004年底,董英前开始感觉手脚麻木,行走不便。2005年3月,他被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确诊患有椎管肿瘤,医生建议必须马上住院做手术。此时,正值学期初,工作千头万绪,学生急需收心归位,这时做手术会影响对学生的管理,他思索了一下说:“我实在放心不下我的学生,等到暑假再做手术吧。”听到他的话,医生表现得异常惊讶,但看到他坚定的目光和神情时,又在惋惜和无奈中充满了理解和敬佩。就这样,一直到2005年暑假他才到山东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做了肿瘤摘除手术;后复发,又于2006年暑假做了第二次摘除。术后,腰部以下神经大部坏死,走路极不灵便,跑、跳、踮脚这些对常人来说极其简单的动作,对他却已成为奢望,连大哭、大笑、擤鼻涕,都会让他大小便失禁。被相关部门评定为三级残疾。
2008年9月,董英前被选聘到高青三中。高青三中是县委、县政府实施城区布局调整的第一所学校,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高青三中给予格外关注和高度期待。带着兴奋和忐忑的心情,他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刚刚建校的高青三中,头绪繁多,紧张忙碌程度可想而知。2009年春,在一次带领学生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中,他的左脚跟不慎扎入一枚铁钉,因下体神经坏死并无痛觉,未能及时发现就医,直到伤口感染后才到医院医治。医生建议住院治疗,并特别说明因神经严重损伤,无法预计康复时间。为了不耽误学校的工作,为了不耽误自己的学生,让医生简单处理伤口后,他又拄着双拐回到学校上班了。整整三年半,他没有为学生耽误过一节课。直到2012年暑假,他所带毕业班的学生顺利毕业后,他才在淄博中心医院对自己的伤口进行了治疗。当时,伤口深至脚跟骨,感染多种病菌,已经转化为骨髓炎。虽花掉了近两万元钱,仍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出院后,得知因几个女教师休产假,学校教师紧缺的消息,他主动要求提前回到学校上班。因为长时间的站立和走路,脚上本来已经愈合的伤口,再次崩裂,创伤裂口能放进一根手指。他每晚回家都要清洗浸满血迹的鞋袜;次日早晨,自行消毒后再强忍剧痛拄着双拐到学校上班。其间,仅碘伏就用掉50多瓶。
刚开始,学校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没有安排他担任班主任工作,他总感觉作为一名教师的责任没有尽到。2009年9月,他主动要求担任了初二(3)班班主任。接手时,这个班综合考评在级部20个班中倒数第一。接手后,他首先从强化学生纪律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抓起,每天早晨6:30到校,晚上9:30回家,并把自己的办公桌搬到教室里,课间和自习都在教室内办公,及时了解班内动态,掌握学生情况,不给学生违纪的机会。为了学生管理的全方位、无死角,每天中午和晚上他都在学校值班,坚持每晚到学生宿舍巡视一周,直到看着学生平安入睡之后,才拖着疲惫的病体回到家中。据粗略计算,他每个工作日在学校的时间均超过12个小时,几乎每天都是“两眼一睁,忙到熄灯”。妻子的工作夜班较多,他经常把孩子带到办公室,自己去上晚自习;有时天气不好,就骑着电动车冒着风雨带着孩子回家。
经过一学期的努力,这个班的班风正了,学风浓了,纪律、卫生、成绩样样领先,期末总评由原来的级部倒数第一一跃成为正数第一,并一直保持着。2012年中考,他的班升入高青一中43人,刘雯雯和孙涛同学分别以749分和739分的高分,位列全县第二名和第四名。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和进步,他由衷地感受到为人师表的幸福。“在点亮孩子们青春光芒的同时,我的生命也因奉献和付出更加光彩照人。”董英前深情地说道。
只有用心的呼唤和爱的奉献,才能走进学生心里,才能达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效果。
——董英前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学生学习是这样,做学生思想工作更是这样。“只有用心的呼唤和爱的奉献,才能走进学生心里,才能达到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教育效果。”这是董英前经常说的一句话。为走进学生心里,针对不同的孩子他会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扮演不同的角色。
对缺少关爱、性格孤僻的学生,董英前就做一个无微不至的慈父。班里有一个男生,性格内向孤僻,无法融入集体生活中去。2009年,这个学生的母亲遭遇车祸去世,家里只剩下爸爸和他相依为命。这种家庭状况给这个幼小的心灵带来了难以言表的重创。他的自卑心理日益严重,与班里的其他同学越来越格格不入。本来成绩优异的他,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而且厌学情绪严重。平日里,董英前就利用课余时间跟他谈心,鼓励他好好学习;天冷了,提醒他添加衣服;节假日,督促他及时完成作业;上课时多关注他的课堂表现,并适时进行表扬鼓励。在董英前的坚持和努力下,这个学生终于从家庭的阴影中走了出来,端正了学习态度,明确了学习目标,成绩也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学期末,成绩滞后的他一下子考入了班级前列。
对父母溺爱,习惯不好的学生,董英前就做一个家庭教育指导师。班上有一个长得很乖巧的小男孩,成绩在10名左右徘徊。平时很积极,但好动,上课不专心,爱讲话。通过了解,董英前得知造成这一状况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家庭教育不当,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董英前查阅了大量有关家庭教育的资料,咨询了多位家庭教育专家,在找到原因和掌握了家庭教育的一些理论与方法后,他通过“师爱进万家”家访活动和电话联系与QQ在线沟通的方式,对这个学成的家长进行了细致的家庭教育指导,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让家长对孩子进行陪伴教育。孩子在家读书学习、做作业的时候,起码要有一个让家长拿本书静下心来坐在孩子身边,最好是两个家长同时看书陪伴,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营造一种温馨浓厚的学习氛围。同时,他还专门安排了几个家教比较好的家长,定期与这位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一学期下来,这个学生的自律意识和纪律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学习成绩突飞猛进,一跃成为班级第二名。事后,家长多次来到学校,向他表示诚挚的谢意。现在,孩子虽然毕业好多年了,这位家长仍然和他保持着联系。
“一个孩子的失败,对一个老师来说只是几十分之一的失败,而对一个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的失败。”对个性极端,看似无望和濒临辍学的学生,董英前就做一颗不抛弃不放弃、锲而不舍、坚持到底、盯上靠上、久久为功的钉子。班里有一个女生,聪明伶俐,成绩良好,但是个性很强,经常出现厌学情绪。初四新学期,刚开学班里就没有了她的身影。董英前几乎每天都给她的父亲打电话。一开始,家长总是答应明天就带孩子来学校。可两周后,孩子仍没到校,家长也拒接他的电话。他就骑摩托车找到了这个学生的家。没想到,孩子早就躲了出去。家长也是含含糊糊、闪烁其词。最后了解到,孩子经常会拿离家出走和死来威胁家长,致使家长束手无策,胆战心惊,不敢管她。虽然毫无进展,他还是坚持每周去这个学生家一次。前后两个多月,直到董英前家访20多次后,才见到了这个学生。那天下午,董英前与她进行了推心置腹的谈话,问原因,究根源,找措施,定目标,可谓苦口婆心、掏心掏肺。直到天已经黑得看不清道路,这个学生终于扶着一棵树号啕大哭。最后,她说了这样一番话:“老师,我回去,我一定学出个样来。我发誓,不给你丢人!”那晚回到家里,董英前双腿抽筋,疼痛难忍,妻子和老父亲轮番为他踩压了一个多小时,老母亲在一旁心疼得直掉眼泪。他安慰母亲:“娘,你别哭,你儿子又挽救了一个孩子。”最后,那个学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高青一中实验班。
对于家庭困难、经济拮据的学生,董英前就做一个乐善好施的慈善家。他所带的毕业班有个品学兼优的男生,叫陈玉来,母亲是云南人,家庭条件很差,每周的生活费不到30块钱,根本不够一个毕业班孩子的营养所需。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从每周的下半周开始,董英前就自己拿出钱来给陈玉来买饭。当陈玉来在学习或其他方面有进步时,董英前还会以奖励的方式给他发奖金。有时家里做点有肉的菜,董英前就会把陈玉来叫到家里或送到教室让他吃。尽管妻子没有固定工作,父母长年有病,家里只有董英前一个人的收入,他却一直把陈玉来资助到初中毕业。最后,陈玉来以稳居班内前两名的优异成绩考入高青一中。
对于患病的学生,董英前就做一个悉心照料的守护者。在他的办公桌的抽屉里,一直放着一个纸盒,里面放满了PPA、感冒药、胃药、创可贴、碘伏、红糖。因为自己经常出入医院,久病成医,常见的疾病,如肠胃炎、胃疼、阑尾炎、低血糖等,他一看症状就能确定是什么病,并懂得一些基本的急救措施和护理常识。所以,他班里的学生,很少因为头疼感冒等小病而请假耽误功课的。有一次,在他的语文课上,班里一个女生突然从座位上溜到了地板上,班里的学生乱作一团。他急忙跑过去,发现孩子双眼紧闭,面色苍白。他问该生的同桌,这个学生早晨吃的什么,回答说,她早晨没吃饭。这是很明显的低血糖。他立刻安排学生,跑到他的办公室,把他抽屉里的红糖拿来,冲了一杯糖水给这个学生喝下。然后,又安排学生给她买来一些零食。不到10分钟,孩子就完全恢复了。一个雨天的中午,有个既不是他班也不是他所任教年级的学生突患重病,他急忙把这个学生扶到卫生室。校医说病情非常严重,必须送医院。在没有任何雨具的情况下,他赶忙脱下自己的外套给病人遮雨,骑着摩托车,一手扶住学生,一手扶着车把,冒雨将病人送到了医院,并支付了医药费。
对于自理能力较差的学生,董英前就做一个尽心竭力的呵护者。小宇同学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家中只有父亲和年迈的奶奶,生性胆小,自理能力较差。为了防止他把生活费弄丢了,董英前就为他代管生活费,学生需要花钱就到他这里来取,周五放学再把钱交给学生。
此外,董英前还扮演着其他更多的角色。班上的小坚和小凯是两个自制力和学习自觉性比较差的学生,他就安排品学兼优的刘雯雯和李婷婷同学,分别与他俩结成帮扶对子,进行一对一的帮扶。小凯的自制力和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小坚则顺利考上了高青一中。
2011年暑假,董英前的病情进一步加重,去北京天坛医院检查,发现肿瘤再次复发。医生建议马上住院手术,但当得知三次手术后自己有可能终身瘫痪,再也无法登上讲台时,他犹豫了。“说实话,我真的舍不得那群可爱懂事的孩子,真的舍不下自己挚爱的课堂。”他情感的天平又倾向了心爱的学生。
当他从北京回来准备手术的第二天,十几名家长带着孩子来到他家,他们是来给董英前送行的。但他们的话却再次动摇了董英前赴京手术的决心。
“董老师,我的孩子原来在班内是中游学生,级部300多名,自从您教他以来,成绩突飞猛进,现在已经到了全校第二名。老师,谢谢你!”
“老师,你能不能再教孩子,孩子说了,只有在你的班里,他才有考上一中的可能。”
“老师,三班不能没有你,我们爱你,我们离不开你,你真的丢下我们,不要我们了吗?”
在家长和孩子们感激的目光中,他看到更多的是恳求、期盼和信任。这份厚重不是他说走就走得了的。艰难地抉择之后他选择了留下。他心里很清楚,这份选择意味着的就是生死相许。
我对不起我的孩子和家人,但我对得起几百个孩子,对得起几百个家长。
——董英前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让学生喜欢敬重的老师,必然是一个教学业务出色出彩的老师。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他总是精益求精地认真研究和揣摩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直到自己完全吃透,直到感觉满意和到位为止。每次上课前,他总是在自己充分备课的基础上,再和本学科组的老师进行集体备课,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适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案,力求把每一堂课都上成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和进步的精品课。立足学生“读、写、说、演”能力的培养,他特别注意把一些鲜活生动的创新元素,运用于语文教学。根据教学内容和课时安排,及时组织开展课本剧展演、课堂辩论赛、现场读书竞赛、写作沙龙、精彩日记评选等活动。对作文教学,他在坚持逐字逐句批改的基础上,通过重点标注、特色批语、“我与学生同作文共分享”等形式,力求给学生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学生在乐听、乐学、乐用、乐写的情感体验中投入写作。
面向每一个学生,是他课堂教学雷打不动的信条。在每一堂课上,他都会对学困生坚持做到“四个一定”,即:一定要有适合他们的题目,一定要有让他们有一分收获的做法,一定让他们有一次发言或展示的机会,一定要有一次关爱他们的举动。有一次上记叙文作文课,初一(1)班的孙嘉乐同学面对一堆素材不知如何去写,迟迟不能动笔,一脸的茫然和焦急。他赶忙走到孙嘉乐面前,首先引导他找出了重点素材,然后给他点拨了一下详写和略写的关系。在他的指导下,孙嘉乐同学顺利地写出了作文。
“董英前老师教我们如何学习,让我们受益终身,原以为记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去,但猛一回首突然发现,心灵深处的那些片段反倒因岁月的沉淀而愈发清晰起来!”全县中考第二名的刘雯雯同学如是说。
“我的孩子读初中的时候,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董英前老师,原本挺努力,成绩却不怎么好的他,学得越来越轻松,成绩也越来越好,还考上了一中,真的非常感谢董老师。”以全县第四名考入高青一中的孙涛的母亲流着眼泪说。
2013年春节前后,董英前利用寒假再次到北京求医,转遍了北京的各大医院,花光了家中所有积蓄,换来的却是专家们统一的结论:“建议放弃手术,趁还能站着走路,仔细点活吧。”
想想求医的艰难,想想自己对家庭的拖累,他心中满是自责。看着儿子熟睡的小脸,一股愧疚之情涌上心头。可是对学生他却问心无愧。他经常会问自己:1和50哪个大?不自觉间,爱的天平总是偏向50。
自从来到三中,他没有请过一天假,家里再大的事都是让家人去做。即使在妻子生孩子、坐月子的那一段时间,他也没耽误过一节课。五岁之前的儿子对爸爸的概念一直很淡漠。偶尔回家早些,看到玩得正酣的儿子,蹲下身来想亲亲他的小脸,孩子总是一句“我不要你”,然后扭头跑开,边跑边哭着喊妈妈。自己对家庭的不负责任,竟让孩子和自己生疏到这种地步。想起这些,他鼻子总是酸酸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现在他的孩子已经是一名四年级的小学生了,但是,由于对孩子的关爱和指导太少,孩子的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基础很差,学习非常吃力,自理能力、学习成绩都被其他同学远远地甩在后面。对儿子的这份亏欠,成为他最大的痛楚。
“回想起来,我所任教的每一个班级,即使学生毕业好多年了,至少有35个以上的家长仍然认识我,并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和我保持着长期的联系与沟通。我想,这就是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最大荣耀和最大价值。”这的确是董英前最引以为傲的地方。
只要我还能爬上讲台,我就不会离开课堂,就不会离开学生。
——董英前
董英前虽然有对不起孩子和家人的遗憾,但他无怨无悔。新学年,他主动要求担任备课组长,只要是听说那个老师有什么事情,他都会主动替人家上课。考虑到不少老师评职称班主任年限不够,年轻教师也需要锻炼的实际,近两年他已不再担任班主任工作。但他仍然以班主任的标准要求自己,只要有需要就会冲上去。开学第一周,一有空就到教室转转,对还没有进入学习状态的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初一(2)班班主任段付强老师担任地理学科教学,由于任教班级较多,有时班里顾不上,董英前就主动帮助他做好班主任工作,并说“这个班是我的了”。只要一有空,董英前就会去帮助班主任处理违纪学生、家访,主动和学生谈心,帮助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质量,帮助划分学习小组。这个班里有两个学生总是完不成作业,他就主动与家长联系,并专门把家长请到学校,搞清楚学生完不成作业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教育帮扶措施,直到这两个学生能顺利完成作业。段老师过意不去,想把一部分班主任费给董英前,他谢绝了,并说:“我是在尽一个教师应尽的职责,不是为了什么报酬。”
新学年,“一对一”数字化教学实验是一个新生事物,探索进取和挑战未知的欲望激励吸引着他,他主动要求为实验班上课。为增强汉字书写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他把网络视频运用于汉字书写教学,每月组织一次网络书法比赛。“传图识字”是方便教学的一款新型数字化软件,他反复琢磨、深入研究,很快就掌握了这款软件的使用技术,并通过学校工作群在老师们中进行推广,极大地方便了老师们的教学。
大循环是新学年学校在教师任课安排上的一个重要变化,看到许多多年送毕业班的老师缺少初一语文教学的资料和经验,董英前就主动把自己多年积累起来的试卷、资料、备课心得、学生工作经验等,毫无保留地全部拿出来,与其他老师分享;并主动帮助刚任教的新教师听课指导,自告奋勇为学校新教师培训班上课。
为了照顾董英前,学校想适当减少他的工作量,并要在一楼给他安排办公室,他婉言谢绝了。看到他家属工作较累,学校想给她安排一个较为轻松和方便的工作,他也婉言谢绝了。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人生誓言。
人们听到董英前激情澎湃的讲课声,看到他拼命三郎的工作劲头,不了解他的人认为他是一个健康的正常人,知道他有病的人以为他的病已经好了。其实,他心里最清楚,他得的是不死的癌症,病情正在持续加重,用医生的话说,他早晚要瘫痪在床或与轮椅为伴。但一想到可爱的学生和他挚爱的讲台,他就平添了与病魔抗争的力量。平时,他坚持参加阳光大课间活动,乒乓球、篮球是他和学生们同乐、同锻炼、共交流的大舞台,为了练好打乒乓球的某一个动作,他反复琢磨、反复训练,课外活动还要到篮球场和学生们练练定点投篮。他要把一个坚强、乐观、阳光、进取的董英前展示给孩子们,他要用一个坚强、乐观、阳光、不向病魔低头的董英前影响孩子们。
现在的他,每晚回到家里,都会双腿僵直,疼痛难忍;但一来到学校,就能因为设计一期室外板报,滴水不进,站立8个小时,而导致双腿失去知觉,瘫坐在地。但他还是那么坚强,还会因为一次跑操比赛,早晨5点半骑着自行车,带领学生苦练队列队形……
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
“回顾这些年的工作,虽然很累、很苦,但心里感觉很充实、很幸福。”董英前先后被评为高青县教育工作先进个人、高青县青年岗位能手、2012年感动淄博年度人物、2013年淄博市先进工作者,荣获淄博市“五一劳动奖章”、淄博市第四届道德模范、山东好人、第20届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寻找身边的山东好青年十大典型人物、2016年淄博市最美教师。
“只要我还能爬上讲台,我就不会离开自己的学生,我会一如既往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建设‘五个高青’,为办好人民满意的高青教育,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这就是董英前。
(《山东教育》2018年7、8月第23、24期)